冶金矿产
矿产勘查,精英产业还是大众产业?
2023-12-25 12:47  浏览:16

当下,新一轮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正在发力。在此,请业内人士正面回答一个问题,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究竟有没有信心?“有!有!有!”“有”是肯定的,但底气是足还是不足?无论说“足”还是说“不足”,不能仅说一句话吧?在此,请您先思考一个问题,矿产勘查,是精英产业还是大众产业?

为什么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基本原理所要求。如果这个问题没搞明白,那么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所构建的组织体系则必然“跑偏”。
航空航天肯定是精英产业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航空航天精英们的顶层设计无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那么,用这种方式去发展餐饮住宿产业可否灵光?结论必然是否定的。那么对矿产勘查呢?笔者认为,尽管矿产勘查目前已开始进入高科技的行列,但其大众产业的基本属性并没有改变。现实的症结至少包括如下:
第一,顶层设计者的野外实践相对缺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一系列的战略矿种及数不清的成矿模式,没有几个领军人才能够亲临现场、精准掌控。不得不承认,在野外工作时间这一考评指标上,当代地质工作者远远无法与前代地质工作者相媲美。
第二,行业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前代地质工作者的前半生大多在野外摸爬滚打,现代的行业管理者,越来越多是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即便是地质学专业的博士,也未必具备野外的真功夫。更何况目前有的省的地勘行业管理处室居然没有一个是地质学专业出身。
第三,基层从业者的责任意识相对缺乏。当下,国有地勘队伍的专业技术人员仍在经历改革的阵痛。在生存压力之下,项目经费的多少左右着他们的思维。即便明知没矿,窗户纸也不愿意捅破,因为一旦把话说清楚了,也就“飞鸟尽良弓藏”了。
上述说的是此时此景。放眼全球,更是如此。矿产勘查成果的一般统计数据是,100个普查项目,历经祥查进入勘探的不足5个,最后找到大矿好矿的也就1个左右。因此,必须得有一大批的地质工作者去“趟雷”。计划经济时期,尽管组织体系阵容强大,但群众报矿确是不可小觑,甚至大张旗鼓地去鼓励。在市场经济国家,大型矿业公司的找矿效率远远不如初级勘查公司,因此他们不得不将主要投资用于从草根勘查者手上去购买探矿成果。因为矿产勘查铁的客观规律决定,众多人的多元化思维是最终决策的前提条件。或者说,没有了群众基础,精英们的运筹帷幄,必然要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
笔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近一个时期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反映,我们当前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越来越像计划经济了。如果说完全是计划经济,那么还能让笔者有一点点信心。但如果计划经济管理的精华丢掉了,市场经济管理的精髓没学到,“四不像”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怎能让笔者充满信心?上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成果究竟有多少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至少笔者所处的层级看不到准确的数据。因此,我们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狠下功夫。毋庸讳言,在地质勘查领域,市场化的进程不但脚步放缓,甚至已经在走回头路了。当前,新《矿产资源法》酝酿颁布在即,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啊!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