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个性与才华的你还在等什么?
岁聿云暮,日月其除。不知不觉中,2023年已接近尾声。这一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行至岁尾,回看全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ICT产业在2023年实现了韧性增长,为拉动经济回升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事实上,ICT行业增速已经多年保持高于GDP增速的水平。
面对内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ICT行业能够持续发挥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离不开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特别是在2023年,以数据为代表的新生产要素、以算力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生产力的发展,深刻改变了行业的底层逻辑和规律,在催生新发展范式的同时,更是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新生产要素:数据要素
继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之后,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能够不断提升传统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加速社会资源的大规模整合,重塑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充分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回顾2023年从年初贯穿至年尾的热点话题,非数据要素莫属。
2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强调了数据资产体系的重要性;
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组建国家数据局;
7月,原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被任命为首任国家数据局局长;
10月,国家数据局正式挂牌成立;
12月,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6年底数据产业年均增速拟超过20%,数据交易规模增长1倍。
上述举措稳扎稳打,步步深入,为数据要素产业发展明确了顶层设计、制度基础、推动主体。
实际上,这样的重视一以贯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充分肯定数据在生产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022年,《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进一步推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23年,伴随着一整套“组合拳”的出台,我国数据要素政策逐渐完善,产业基础日益巩固,产业生态趋于繁荣。
作为数据要素的提供者、使用者、中间机构,电信运营商广泛参与了数据要素产业的各个环节,为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中国电信打造灵泽2.0数据要素平台,推出融合AI能力的大数据平台,以探索数据空间建设;中国移动联合产业界共同发布《数联网(DSSN)白皮书》和数联网服务平台,以促进数据要素流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中国联通推出了“资治”政务大数据平台,已为20多个国家部委、20多个省级政府、100多个地市级政府提供大数据技术与运营服务。
不过数据要素潜力的发挥需要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刘烈宏认为,目前数据持有者普遍存在“不愿开放”“不敢开放”“不会开放”的难题。他建议探索数据“三权”分置落地,让数据放心“供”出来;培育多层次数据流通交易体系,让更多数据“活”起来;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让数据安全“动”起来。
毋庸置疑,从“孤岛”到连接、从独占到共享、从静止到流动,数据要素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一旦“肠梗阻”被打通,那么数据要素作为新生产要素所释放的“乘数效应”将非常可观。
新生产力:算力和人工智能
如果说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那么算力和人工智能日渐成为新的生产力。
随着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算力迅速成为“当红炸子鸡”,被业界普遍视为新型生产力。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算力已经成为继热力、电力之后新的生产力,能够提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活跃度,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激发实体经济各环节的数字数据价值。”华为公司董事长梁华认为,算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将有力推进数字技术使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步入2023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爆火,算力概念进一步升温。不过在具体方向上有所收敛和聚焦。众所周知,算力包括普通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2023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升温,智能算力一路“狂飙”,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30个城市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巨大的算力需求吸引了众多企业进入智算领域,中国移动更是透露正在构建亚洲最大的单体智算中心。
为了加强计算、网络、存储和应用协同创新,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算力对数字经济的驱动作用,10月工信部等发布《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强调高质量发展,杜绝低水平的无序扩张。《行动计划》还提出,到2025年我国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除了算力,2023年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圈”,也成为最耀眼的事件之一。伴随着OpenAI的ChatGPT横空出世,各行各业纷纷跻身大模型,一时间百舸争流千帆竞,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百度文心一言、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以及中国电信的“TeleChat”“星辰”、中国移动的“九天”、中国联通的“鸿湖”等。
2023年,人工智能大模型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通过对近乎全量知识的汇聚和积淀,形成接近人类的理解表达、逻辑推理能力。人工智能正由助力千行百业提质增效的辅助手段,升级成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加速“+AI”向“AI+”转变。随着技术迭代创新,人工智能将通过赋能各行各业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范式:“第二曲线”和科创转型
当生产要素、生产力等基本要素发生改变时,传统的发展逻辑和范式也必将发生深刻变革。
这一年,运营商继续高扬“第二曲线”,以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着力点,打造数字化转型的“第二曲线”,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的“蓝海”空间。从三大运营商第三季度财报看,中国电信的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5%,中国联通的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2%,中国移动的DICT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4%,由此可见“第二曲线”已经成为运营商业绩增长的“火车头”,成为其业务发展的另一个基本盘。
“第二曲线”的发展也对运营商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的需求。相比通话、上网等传统业务,“第二曲线”业务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算力、人工智能等,而运营商的人才结构侧重于传统的经营模式,科创人才比重较低;从产业合作看,“第二曲线”业务涉及各行各业,这些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技术实力不均、数字化需求各异,运营商需要具有过硬的技术功底才能在拓展垂直行业市场时,充分了解需求、顺利开展合作;从长远发展来看,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算力、人工智能等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运营商只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让“第二曲线”持续上扬。
如果将视线投向更广阔的范围,你会发现新要素和新生产力带来的底层逻辑改变更为深刻。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我国拥有完整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先进算力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这些是新型工业化的变革力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023年,数据、算力、人工智能等改变发展范式、带动经济发展的“飞轮效应”已经显现。展望2024年,新生产要素、生产力将加速演进和渗透,并进一步改变行业规律。ICT产业要乘势而上、奋辑逐浪,深度挖潜数字经济“新红利”,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号外:靳幸民正在启动“知识分享计划”,详见:【约稿】“知识分享计划”来了!让每个有知识的您,撰写文案得到收益!,合作有偿哦!~有意愿进行知识分享的朋友们可以加小编微信jin-xingmin聊聊。
转发分享是最大的支持 !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打开文尾“阅读原文”查看陕西联通宽带资源
来源: 通信世界,在此致谢!
阅读是种品味 点赞是种友谊 分享是种美德
感谢您抽 分 秒阅读
请分享、点点赞、亮在看、刷广告、写留言、勤赐稿!
【聚焦】好马配好鞍,好云配好网——政企上云就选中国联通云网融合
【网络】ping、arp、tracert三大命令详细用法,弄懂立马成大神
【服务】您身边的通信专家15619160238伴您继往开来!
【招聘】智慧生活需要您的参与
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公众号就是人类进步的电梯!点击微信右上角的“+”符号、“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框搜索靳幸民,微信-发现-搜一搜“靳幸民”,点击该文章标题下蓝色靳幸民,点开靳幸民公众号名片,或识别靳幸民公众号二维码,均可关注靳幸民;再打开“接受文章推送”和“置顶公众号”或设为星标 ★,与靳幸民一起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