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
行业大咖齐聚晋江,共话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路径
2023-12-28 11:21  浏览:25

新技术革命正在重塑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和发展边界,“科技+”成为推动行业新旧动能转化的强有力引擎。以高性能纤维、生物材料为代表的材料创新,以智能纺织品、功能性纺织品为代表的产品创新,以及以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为代表的装备创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现的路径。

近日,2023中国纺织科技成果对接峰会暨第十届“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发布会在晋江举办。来自纺织服装产业链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的行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展示纺织服装科研成果,共话产业发展路径。

细分领域谋新发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其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对于全球纺织服装市场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的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8%,增速比2022年同期下滑10.8个百分点;服装产量负增长,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服装产量145.09亿件,同比下降9.39%,降幅比上年同期加深7.73个百分点。同时,存在出口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效益严重承压、投资信心仍显不足等问题。

尽管压力重重,在国家促消费系列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场景全面恢复、居民收入及消费信心逐步回升等积极因素影响下,国内服装销售市场保持良好恢复态势,市场活力持续回升,消费需求逐渐释放。

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纺织服装行业要如何发力?

“在科技赋能下,市场细分与产品细分纵深开发正在加速。我们可以看到近3年来,依然能保持增长、发展得比较好的企业,如比音勒芬、安踏等,都在细分领域做得很好。”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杨金纯分析,接下来,男装领域的个性化定制将快速增长,要加快单品创新、加强与设计师协作;女装领域,市场的细分需求将逐步增加,中高端女装市场消费潜力将持续增强,要持续加强设计研发团队建设;童装领域,中高端童装、小童装和婴童家居用品将成为童装企业重点布局的细分领域,要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倡导可持续时尚和绿色消费理念;休闲运动装领域,品牌的年轻化、差异化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集中优势做强核心品类,进一步加强与高端运动品牌的合作。

高质量发展不仅仅只是体现在科技上,还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元素的碰撞,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使中国品牌时尚内涵与产品东方美学价值不断显现,正成为消费市场认同的价值根源,在产品、渠道、品牌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而广泛。

“我认为行业将更深入地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价值,将先进技术、流行趋势、多元文化融入产品设计、传播流通、商业模式等多个关键环节,通过文化创意赋予品牌和产品新的精神与情感共鸣,促进时尚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杨金纯说。此外,随着新业态的发展,元宇宙时尚消费逐步走进生活,行业将加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设计、虚拟主播、跨界游戏等新技术和元宇宙科技,研究定位目标消费群体的市场需求,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深层次链接通道,实现从线上互动到线下快闪,在数字资产、数字体验、游戏、平台、虚拟世界等方面赋能品牌发展,促进服装产业数字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创新激发产业新活力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这也对纺织服装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认为,纤维新材料是支撑智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她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其中,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新材料的基础支撑、先导引领作用,制定了新材料发展战略和计划,积极布局前沿新材料,继续主导材料原始创新,抢占制高点;中国新材料产业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向定制性、复合化、多功能化、更耐极端环境、更趋近于性能极限发展。与此同时,也注重提高新型结构材料强韧性、提高温度适应性、延长寿命及材料的复合化设计,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绿色、低碳纤维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化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王玉萍说,低碳消费将成为下一个消费升级的风口,成为一种新时尚。未来,商品的碳排放信息可能会像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一样强制公开在商品的醒目地方。

在关注绿色环保的同时,消费者也愈加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在市场中,具备特殊功能的纺织品更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场,北京叠加态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钟飞鹏带来的“革命性保暖材料”Y-warm纳米闭孔绝热新材料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

“在服装行业,对绝热材料的研究一直没有停过,包括大量国外企业。由于安全性、柔性、环保性等诸多条件,很多优秀的绝热材料无法在服装行业应用。”钟飞鹏说,Y-warm纳米闭孔绝热新材料创下了三项世界第一,即首次突破了限制纳米多孔材料近百年的力学性难题,使材料结构可受压可回弹,具有良好的柔性及一定的拉伸性;全球首款具备透湿、速干功能的绝热材料,完全匹配了服装对材料的湿热管理综合需求;历史首次将绝热材料成功应用在服装中。

“应用新技术、使用更节能的环保材料,是不同产业达成的共识。材料创新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基石。”钟飞鹏说。

以“智变”应万变

从全球视野来看,纺织服装产业正在经历一场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产业的价值高度,更拓宽了其应用广度。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正成为主流,带动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纺织服装产业的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此次大会颁布的“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奖”“中国十大纺织科技·新锐科技奖”“中国十大纺织科技·产业推动奖”“中国十大纺织科技·绿色先锋奖”获奖名单中,不乏一些智能化设备、生产线、系统等项目入选,诸如“数字驱动织造全流程智能工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一次成型纺织双面数码印花技术、装备及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织物疵点检测系统研制及应用”“纺织经编生产计划与调度智能管理系统”“基于物理仿真的面料3D数字化系统”等项目。

其中,由浙江理工大学与浙江鑫兰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申报的“数字驱动织造全流程智能工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成功斩获“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奖”。浙江理工大学新昌研究院副院长吴威涛介绍,“织造是纺织品面料最主要的生产形式,呈现出‘小企业、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良性发展状态。但分离式自动化设备形成的织造孤岛化生产已无法满足企业‘多品种、小批量、订单化’的加工需求,全流程数字化加工和信息化管理成为织造业必然发展趋势。”

对于这一趋势,杨金纯深表认同。“科技赋能将持续在设计、生产、运营等多维度发展中得到凸显,全面重塑产业形态和产业结构。更多延展将从新材料新科技的大货探索与量产、新工艺新装备的工程化应用、新设计新场景的开发与渠道结合等方面显现。”杨金纯认为,服装行业将进一步提高两化深度融合和综合应用水平,大规模推广三维量体、三维设计、智能自动裁剪、吊挂输送、自动模板缝制等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加强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仓储物流、客户服务等各环节智能模块化单元的集成应用,建立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提升产业的智能化水平。这有望企业实现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生产,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独特性和差异化的追求。

“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纤维新材料技术稳步发展,但纺织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不高,这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党委书记李陵申表示,希望大家可以进一步推动纺织服装行业的科技创新,引导挖掘优秀的专利价值,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的有效联动和深度融合。同时,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