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点组的所有研究课题中,除了在微生物上的突破,另外一个重大的发现便是:茅台酒是由三种典型体构成的。
典型体的发现人是李兴发,他因此成为茅台酒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是茅台镇当地人,1952年“华茅”与“王茅”合并的时候就被招进了酒厂,因为表现积极,成了第一任团支部书记。1956年,26岁的他跟郑义兴和王绍彬一起被提拔为技术副厂长。王绍彬是荣和烧房的老酒匠,主管烤酒,李兴发主抓勾兑。郑义兴搞师徒制,收的第一个徒弟便是李兴发。
这个人年轻老成,不爱说话,为了勾酒,终生不吃一根辣椒,甚至在烧菜的时候也不放酱油。他是一个为酿酒而生的人。他的家就在厂区内,他常年泡在酒库里,把不同轮次和年份的酒进行勾兑和比较。
在所有的中国名酒中,茅台酒是唯一以酒勾酒、不加一滴水的。也正因此,茅台酒勾兑是历代酒师的不传之秘。在郑义兴所撰的“茅台酒的生产概述”中,唯独关于“勾兑”一项,无法用文字准确表述,只是笼统地说:“成品经相当时间陈酿之后,可进行勾酒,将各种轮次及各段时期的酒适当掺和,经品尝认可后,再静置,方装瓶出厂。”
郑义兴教给李兴发的秘诀是“看花”:把酒在碗里晃动,根据酒液泡沫的大小,判断酒精度和酒的品质。酒花根据形状大小不同,分为“鱼眼花”“堆花”“满花”“碎米花”等等。这种“看花”的本领,就全凭酒师的直觉和天赋了。
所以,勾兑工艺如果无法被定性和定量化,那么,白酒就永远处在经验阶段,是匠人型的手工业。
李兴发有做笔记的习惯,他在多年的勾兑试验中,记录了大量的酒样数据。在摸索中,他发现茅台酒的基酒可以按照感官指标分为三种,他把它们取名为:窖底香、醇甜香和酱香。
据老茅台人回忆,“酱香”这个词是大家闲聊时提出来的,就是“有一股酱油的味道”,之前并没有这个词。当时参与讨论的,有李兴发和检验员聂镜明等人。
李兴发按嗅味区分白酒呈香成分的办法启发了周恒刚,使之猛然意识到,“香味极有可能来源于功能微生物的代谢物”。
香味与代谢物这两个反差极大的领域,就这样被周恒刚捏到了一起。
大喜之余,周恒刚立即安排试点组的林宝林、汪华等人采用纸上层析法,对李兴发提供的三种典型体基酒进行理化分析,很快又有了重大发现。
在对窖底香酒进行层析的时候,他们发现己酸乙酯的含量比较突出。周恒刚随即提出,取来泸州老窖的样酒进行比对测试,结果出来,同样是己酸乙酯含量较高,而且单体气味相近。
周恒刚由此得出结论:泸型酒,即后来的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就是己酸乙酯。
“三种典型体”理论的提出以及己酸乙酯的发现,如同一道闪电刺破漫漫长夜,让白酒业向工业化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摘自吴晓波的《茅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