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由设立于1958年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发展而来,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现在已经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工程教育认定通过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内蒙古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本专业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以装备制造业的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人文修养、职业道德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开发、装备制造、自动化控制、应用研究、技术管理、运行维护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热工理论基础、数控技术、机电装备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计算机辅助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企业设计制造实例、工程训练、专业实习、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
就业前景:紧密结合国家对装备制造特别是机电装备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生产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注重工程教育、设计制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能力。
本专业注重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业面广、适应性强。毕业后能够在机械、电子、能源、化工、水利水电等领域的设计院、研究院、企业等相关部门从事智能化装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以及应用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也适于从事机械加工生产与组织、生产设备运行与管理、机械设备的升级改造等工作。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专业以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为基础,融合传感检测技术、机电系统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等有关技术,强调机械动手能力与机电控制能力相结合,以“本科生导师制”与开放性实验室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构建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任教师相互融通交流的学习、实践模式。本专业以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为契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机械、电子、控制和计算机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机电系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工程应用、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能从事机电装备设计、制造等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能够在航空航天装备、农牧业智能装备、矿用机电装备以及机器人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数字图像处理与机器人视觉、伺服运动控制、机电系统设计、机器人技术、专业综合设计、创新创业课程、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毕业后适合在与机械、电子、控制以及机器人等机电一体化产品相关设计部门、技术公司、工业企业从事技术推广、应用、研究、设计、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近三年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平均为95.73%,就业率居学校前列。
专业特色:“本科生导师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引导每一位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在保证专业知识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较早介入导师的科研训练中,积极探索专业学科前沿理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创新训练实验室”,实验室配置了西门子智能制造系统、仿生机器人、“探索者”智能控制套件、慧鱼机器人系统、小型3D打印机、简易数控机床等研究实验设备,专业教师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创新培训,机电专业同学参加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华为杯”电子设计竞赛、“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大赛、“华罗庚”杯数学竞赛、“开拓杯”CAD建模大赛等科技学科竞赛,近3年共获得各级创新竞赛奖励221次,参赛同学453人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自治区品牌专业、校级品牌专业和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建设类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2007年本科一批招生。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传感、测试、控制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仪器科学、智能感知等行业从事计量及质量检测、测试测量仪器及智能装置、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研发、运行维护、试验及管理工作,能够解决典型测控技术与智能感知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开设机械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开设电子信息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等;开设仪器科学相关的专业课程,如工程光学、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虚拟仪器、测控专业导论、计量学基础等;开设智能信息处理相关的专业课程,如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概论、视觉测量技术、DSP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等;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如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实习、单片机实训、传感与测试技术实验、光学与视觉测量实验、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以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为基础,融合光机电算控等多学科知识,在机械、电子、信息、能源、环境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和发展前景。本专业是自治区乃至西部地区仪器科学、计量质监、智能制造、物联网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生毕业后可在制造业、质监系统、电力等新能源、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仪器仪表、自动化装置、智能系统相关的研发、制造、应用、维护等技术和管理岗位。
机器人工程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新工科专业,立足内蒙古,面向国家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特色,以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为导引,培养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机器人专业知识及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创新意识,能在机器人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项目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概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机器人工程导论、机器人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器人机构学、图像处理与机器人视觉、机器人驱动与运动控制、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机器人综合应用实验、创新创业课程等。
就业前景:机器人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主,融合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优化、系统控制与设计、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模式等相关技术。该专业旨在面向各类机器人系统的工程设计、开发及应用,培养掌握各类现代机器人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研发、集成应用以及检测与维护、生产运行与管理等技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平均为90.75%,就业率居学校前列。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立于2019年并当年招生,为新工科建设专业、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建设类专业。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主,融合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等相关技术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优化、系统控制与设计、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模式等相关技术,以自治区经济结构与产业特色为背景,以“本科生导师制”与开放性实验室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抓手,构建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任教师相互融通交流的学习、实践模式。
机器人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主,融合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优化、系统控制与设计、智能感知、人机交互模式等相关技术。该专业旨在面向各类机器人系统的工程设计、开发及应用,培养掌握各类现代机器人机构及控制系统设计、研发、集成应用以及检测与维护、生产运行与管理等技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紧密跟踪国内外发展动态,立足自治区经济特色与产业结构,依托自治区在能源、矿产、畜牧业、航天以及乳业等产业优势,围绕相关智能装备中的机器人应用问题,构建机器人结构与优化设计、系统控制与设计、智能感知、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专业知识体系,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新工科专业。本专业面向国家、内蒙古经济发展,以及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注重培养学生智能制造的意识、理念和思维方式。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善于学习实践,探索创新的高素质交叉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制造智能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工艺设计、数据技术基础、工业物联网、制造执行系统技术及应用、传感与测量技术、智能数控技术、工业大数据分析、智能数控技术,智能运维与健康管理等。
就业前景:本专业注重工程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面大、适应性强。毕业生能够在智能制造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智能制造系统和产品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工业设计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工业设计专业于2000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从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拥有自治区科研平台——内蒙古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具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早的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依托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以工作室+导师制教学模式,融合学习、科研与创新创业联合培养发展需要,与英国斯特格莱德大学、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和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进行合作办学(2012年获教育部批准国际化合作办学专业)。
本专业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培养具有宽广的文化视野、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具有良好的主动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管理能力,掌握工业设计理论知识与应用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工程制图、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力学基础、Python语言、工业设计心理学、美学与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调研、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形态设计、产品语义设计、工业设计史、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设计手绘、产品结构设计、模型制作、开源硬件应用基础、增材制造与创新设计、产品设计与开发、工程训练、专业实习、专业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在机械、装备制造业、汽车、家电、生活用品等设计领域就业,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图文设计、项目策划、设计教育、多媒体动画及图形处理等工作。毕业生校友遍布于联合利华、联想、阿里巴巴、腾讯、美的、飞利浦、海尔、海信、内蒙古一机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以及各大著名设计公司,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