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玩具
案例分享:首次工艺验证肯定不会顺利,即使有那也是假象
2024-02-21 16:42  浏览:21

关注并星标智药公会

SPRING FESTIVAL

我公司是一个拥有药品生产许可证C证的企业,当前业务主要是接受委托加工,当然自己也有研发产品,仿制药也注册申报了几款,但现在还没有批下来,所以目前只能走代加工来维持企业运转。两个月前我们开始合作加工一制剂品种(简称ABC),该品种目前已经进入了工艺验证阶段,前期的中试生产,过程很顺利,所有检测结果和生产过程均按照中试方案中预想的结果来展开,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检验结果都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也就是说整个过程非常顺利。MAH方简要总结后,就和生产部想着尽快进行验证批的生产,以便尽快进行注册报批。早一天申报,意味着会更早地批下来,见效益也会更快。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本月初开始进行工艺验证,本次工艺验证的批量就是商业批批量,比中试阶段要大一倍。但经过MAH与我们生产部各位领导的充分论证,都说没有问题,批量在设备生产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内。所以本次中试试验结果符合预期,下一步将采用此次确定的处方工艺进行连续三批验证,证明处方、工艺的可重现性。

很快所有工艺验证用物料都已到厂,生产部安排的是,做工艺验证的相关生产线的设备生产任务结束后立即清场,将这个新品种的三批工艺验证插进去,保证在本月底完成。由于前期工艺中试试验非常顺利,给了MAH方极大的信心,但工艺验证真的也会顺利吗,不一定吧。

这样我们很快开始了第一批工艺验证,生产过程中,在第一工序总混干混过程中就出现含量不合格,各取样点的混均匀度不符合要求。此时MAH方人员也没有给出什么好的建议,大概的意思就是想复测,也就是他不认这个结果,觉得这个结果不是工艺的真实反应,想通过复测得出满意的结果。并且他们认为干混取样点也就是在工艺验证时才会取样,正式的生产过程中,都是取制粒后的颗粒含量均匀度,以这个为准。他们想把样品不合格都推到取样上。人员取样误差。取样容器问题,还说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测定值10.2%,理论值是12.5%,二者相对偏离18%。这个是不可能的结果,远超误差允许范围。最终结论就是判定该结果不影响后续生产,产品不应该有问题。因为已经过中试的验证了,现在的操作和中试时是一样的,所以产品后面应该是合格的。我们用后续工艺步骤的N多个检测结果无异常,评价上一个工序检测结果属于异常,应该是可行的,并且,该工序后续的样品复测也无异常。

还说产品越到后面会越均匀,果不其然总混的混合均匀度真的符合要求,但也并不是说很完美,因为混合均匀度要求不超过5.0%,但实际检测值已到了4.75%,那就继续吧。MAH方坚持进行下一工序,那就是制剂胶囊充填了。

胶囊充填过程中出现装量不稳和漏料现象发生,因为中试批批量小,很快就充填完成了,但中试批量变大了,料斗内的物料随着重力会直接下来,设备暂停后填充螺杆不转时,药粉还是会落下来。再一个就甩粉现象严重,直接导致物料损失过大,产品成品率低于预期。胶囊外观也不好,顶坑、劈粒等占比较高,但经过评估,经挑选后的胶囊送样检测成品,含量符合要求,所以就利用这些物料进行包装,做稳定性实验。在胶囊充填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胶囊壳岔劈、锁合部位露白边的问题。经现场分析,原因是计量盘太厚,装入的药粉高度超出了胶囊壳体的高度,部分料粉被挤出胶囊壳,产生了白边情况。后期再购买合适的计量盘就不会发生这样的现象了。

接着进行包装,到了最后一步,咬牙也得走下去,至少得把稳定性给考察了。包装形式为泡罩包装,铝塑包装,但在包装过程中还有意外发生,那就是胶囊壳在包装过程中会打开,药粉颗粒散落出来,影响泡罩包装板表面的光滑度,气密性还好,真空测试无泄漏。都合格,但就是在板子表面因颗粒散落有一些突起,卖相不好。继续走吧,关键气密性合格就行,就是成品率低了些,只有理论量的50%,以后就这样干不得赔死。但合作方却说现在是考察阶段,行先这样吧,以后正式生产再接着试车。三批工艺验证就在这种跌宕起伏中生产完了,最后生产部也就不说啥了,因为所有的物料和人工人家都出费用了,所以说谁花钱谁做主。以后正式生产不行了,损失多了再说吧。

智药研习社
直播、研习会预告

来源:智药公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