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小兵商业地产系列文章《园区工业地产概论》连载之叁佰肆拾贰(342)
标准化工业园区,也可称之为产业社区,这类产业园发展经历正着功能单一到复合,空间割裂到融合的转变。产业社区概念的诞生与完善,标志着设计关注度从生产内容本身向更宽泛的需求转移: 人的需求,生态环境需求,科技赋能需求等等。
从前端参与项目定位与策划,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想象力的空间场所,为产业发展构筑可持续的快速发展轨道,是衡量设计价值的重要维度。另一方面,政府,高校,企业,地产开发商等,带着不同需求来到开发主体的角色上。协同城市发展方向,满足科研功能,彰显企业精神,实现销售价值最大化等等,一个个更为明确的诉求,构成单一项目最核心的出发点。
当今产业园区的规划要想克服弊端、与时俱进,必须在规划过程中系统性协调好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之间的关系,避免在建设过程中重蹈传统园区产业-空间关系失衡的覆辙,为营造未来可持续的产业园区的理想范式提供更多坚实的支撑。传统建设模式下,由于对产业和空间关系的研究不足,导致许多产业园区的发展面临产业、空间关系失衡的问题:
重城轻产。由于规划研究和管制的完善程度远远滞后于产业园区的扩张速度,传统产业园区的规划模式大多以招商为主导,采取圈地卖楼的粗犷开发模式,这直接导致了许多产业园区地产化,产业园区理应作为优质企业可以依托的经济生产空间这一根本属性反而遭到忽视,地产化的产业园区成为了没有企业进驻的空壳,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产业规模效应缺失、产业空间无序、产业资源配置低效等问题接踵而至。
重产轻城。在一些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园区选址远离旧城生活中心,导致园区周边居住、商业、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功能先天不足,而后天产业园区内部没有为园区内人群规划足够的生活配套设施,导致出现“生活空间建设滞后于生产空间发展,城市功能建设滞后于产业功能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发展”的现实困境,最终引发职住分离、产城空间混杂、园区空间品质低等诸多问题。
产城空间不匹配。此外,还有一些产业园区的产业空间关系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对等,但仍然存在深层次的产城空间不匹配的现象,最终导致城园割裂等区域失衡问题,不利于园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科创-孵化器集群
孵化器集群是通过整合政府、大型企业、专业孵化主体等孵化资源,打造多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尤其是垂直型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科技创业者、创新极客提供全面的空间及配套服务。
②科研-研发企业集群
研发企业集群是通过引入一系列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技术中心、研发型企业,并为其提供数据共享、仪器共享、技术咨询等服务,其核心功能是通过高效协同创新,加速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未来教育、生命健康等未来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进程。
③科教-科教培训中心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驾驶、基因组学等新兴技术兴起,专业岗位的对口人才缺口巨大,培训中心正是面向全球人才对于技术提升的迫切需求,针对多批次、小班制的技能培训机构,打造共享教学中心,提供共享图书馆、共享实验室、共享教室、共享公寓、共享体育场馆,降低运营成本。
④科贸-科技贸易中心
科贸包括科技产品贸易和科学技术贸易两个部分,其中科技产品贸易又可分为关键零部件的展贸以及科技产成品的展贸。在整个科技创新的链条中,专利技术需要几经易手、充分整合才能最终形成产品,如专利从高校到科创企业、从科技小公司到大公司等,技术贸易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科技综合体中的科技贸易中心就是发挥科技交易媒介的功能载体,重点包括网上技术交易平台、线下技术展示平台、线下服务平台。
⑤科技-共享制造工厂
此处定义科技综合体的科技环节实际上指的是量产制造环节。之前的量产大都由独立制造工厂完成,具有投资大、灵活度低、壁垒高等特点,很难支持现在的科技创新。诚然,现有的量产环节仍主要以独立制造工厂承担,但随着3D打印技术、工业4.0技术的不断突破,新型的共享制造工厂已经出现。
代建业务通常为轻资产运营模式。项目所有人负责项目开发及建设所需资金,与之合作的房地产代建公司是项目的服务供应商,代建公司负责业务包括房地产项目代建,并有权参与决策流程,如确定第三方承包商、设计公司、供应商等。相关建造成本由项目所有人承担,代建公司无需承担这部分成本。代建模式通过对土地、资金两个核心资源以及行业业务链条上的开发、建设、后期物业管理等的专业化分工,逐渐将房地产行业进一步细分化。选择与专业代建服务商合作,对国有企业而言至少有以下优势:
1、国企内部程序合规程序合规:代建服务商的选择一般通过国企招投标产生,在合作初期双方会明确权责划分,涉及项目预算决算、重大决策等都由委托方评审确认,分工明晰、流程合规、风险可控;
信用对等:以绿城管理为例,穿透股权结构,其母公司作为现代混合所有制企业,拥有央企征信背书及市场化主体信用,在项目接洽时,能与国企委托方主体对等,在合规审计时,也能让委托方更加安全稳健;
2、提升国企社会效益品质保障:成熟的代建服务商具备完善的产品谱系和优秀的产品品质,助力委托方打造标杆项目,为所在地区带来品质住宅,提升百姓满意度和幸福感,维护国企口碑;
利益相关者文化:代建企业本身属于服务方,其“利益相关者文化”能实现委托方、业务、供应商等多方共赢,为社会和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社会效益:国企也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如绿城管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政府代建服务商,政府代建累计交付面积超3150万㎡,惠及近20万户原住民,与此类代建服务商合作,能助力改善百姓生活条件,赋新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国企社会效益。
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风险可控:代建无论从参与方式、合同约束等维度,都只是国有资本采购的第三方服务,收取的也仅是合同约定的“服务费”,不存在股权让渡,不会被质疑国有资产流失;
管理赋能:代建依靠管理创造价值,成熟的代建管理能满足委托方对成本控制、节点管控、营销去化等多方面的定制需求,助力控本提效、提升经济效益;
资源增值:代建服务商沿袭品牌房企的品质基因,能带来品牌溢价;同时为委托方整合强大的供方体系,及政府、媒体、金融等各方资源,输出全方位知识体系,助力委托方树立标准、培养团队,共同成长。
代建是房地产行业黑夜中的一束光,提振经济、增强信心。在这个国企掌握大量开发土地的时代,国企在房地产行业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未来,国企将持续与优秀的代建公司合作,这是共赢得选择,也是挽救房地产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
与传统产业园区的垂直分工模式不同,创新型产业集群以企业的共同需求为纽带,围绕特定的创新要素形成产业集群,要求园区能够提供满足创新的人才、资金和土地等条件,从而促成企业共同需求环境的建立。企业主导型产业社区这里指,企业因业务发展扩张所需自用生产型园区或研发总部办公。物理空间设计需匹配新时代背景下,人/物/环境的创新发展需求。设计在关注生产/生活线下服务平台搭建的同时,为大数据的接入提供可能性,通过提升园区虚拟空间配套,形成内外开放、资源整合的产业生态圈。
所谓产业集群,不包括那些企业之间仅仅存在空间共享而没有产业功能联系的产业集聚现象,而应是在产业之间既有垂直或水平的功能联系,或在价值链环节上相关,又具有在企业诚信和合作愿望基础上的社会联系网络。在以往的产业园区规划中,往往把本地经济的发展问题简单地归结为“产业链条短,延伸不足”。传统的技术手段采取“微笑曲线”法则,从现状产业环节出发向上下游环节拓展延长产业链,结果是在缺乏终端产品或缺乏原材料市场的前提下,企图强制拓展延长本地产业链。
转型期,我国产业园区重产轻城、重城轻产的建设模式难以为继,产业、空间关系的协调发展成为规划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产业、空间关系的协调不能仅仅依靠规划中单一环节的发力,而应将科学系统的理论运用与创新贯穿产业园区规划的各个环节,实现产业发展和空间规划充分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产业和空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
撇开各种细分主题的科技园区,科技园区/科创园区应可以分解为“科创、科研、科教、科贸、科技”五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五大层面的协同发展。同时,“五科”中的某一个维度亦可单独支撑一个科技地产项目的体量,将“五科”中的一个或多个做大形成集群效应,是一个科技园区构建产业生态、打造科创品牌的关键。
在产业园区规划的初期,为保障园区未来发展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应从产业集群的基本特性出发,构建产业筛选原则,明确园区产业功能体系。主要为以下四点特性:
① 特定区位条件下众多企业的地理集中产生空间共享;
② 具有统一的主导产业或紧密相关产业;
③ 同一产业链内可通过特定的产业供需联结模式实现采购本地化;
④ 不同产业之间能够建立紧密的社会与创新联系。
我国大多数产业园区都不是产业集群,将传统的产业园区转化为具有功能联系的产业集群并非易事,而转变为拥有物流、技术孵化器和创新中心的系统环境就更难。基于构建可持续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需要通过地租经济手段与规划手段引导具体的产业或企业选择合理的区位开展活动,并构建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目前我国代建制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委托代建制”,由政府专门成立的代建机构,受政府委托,负责代建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如安徽成立的安徽省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中心,陕西成立的陕西省统建管理办公室。二是公司代建制。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从具有综合实力强、信誉度高、能够承担履约职责的公司中择优选择代建单位。
国内导向上能给代建行业更多政策上的明确和市场化的指引,比如说现在各地对代建的理解不一样,对全流程的咨询理解不一样,各地差异性很大。还有各地对资质的要求也各不一样。建议国家层面加快完善“代建制”相关政策法规和流程建设,持续促进代建市场成熟、规范、健康发展。
目前有关代建制的国家级政策法规较少,相关规定比较笼统模糊。自2004年国发[2004]20号文鼓励“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理建设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运营管理”至今,仍缺乏比较成熟的法律法规直接规范代建制的发展路径。
全流程代建,意味着以品牌房企同类物业的标杆作品为基础,从项目规划设计环节起,整个过程中的设计、监理、施工等工程建设都涵盖在代建范围内。
招投标则可以选择房企或土地方自行邀请招标方式完成招标,但原则是不管是代建方还是业主方推荐,招标单位都需符合代建人的选择单位的相关标准,方能参与投标。尤其是对于需要带品牌输出的代建项目中,品牌房企通常还会强制要求招投标的选择标准必须参照其设定的标准严格遴选,否则无法保证项目建设管理品质。
作为代建方,项目建设、使用或资产管理单位(委托单位)通过直接委托、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代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项目)全过程中的建设管理职责,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委托单位的制度。其建范围与内容,归纳起来分为前期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后期管理。
包括前期资料获取、完成规划设计及优化、前期工程事项的准备(如勘察、监理、采购等相关招投标及相关合同的洽谈签订等)、完成前期四证及各项细化审批事项的报批报建等等工作。
对于代建房企来说,前期管理最核心的是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及设计理念输出,是代建能力及品牌影响力的着重体现要点之一。
每个代建房企对于设计输出的计费各有不同。有些房企将规划设计费一并计入整体代建费中统一核算,但出于费用处理方式以及抵扣税费的需要,多数房企的常用做法是,设计费作为一笔独立费用,计入项目的正常工程成本中进行支出,而且代建房企一般要求项目公司在招投标中只能选择代建房企指定的下属设计单位完成规划设计工作。
也即设计费依然是代建房企计收,但不再合并到代建费,而是单项支付并独立出票。在代建前期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除了规划设计及相关图纸优化由代建房企主导解决之外,其他所有的事项牵头人、招投标等组织人以及合同签订人都是原地主方。
即使原业主方存在任何原因不能完成牵头或组织工作,相关工作宁愿暂停,代建房企也不应该主动接茬。这不仅是项目合作能够平稳推进的直接需求,更是在作为乙方的代建房企与地主方进行责任划分的时候能够分清管理界限的最根本方式。
施工过程管理包含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建材人员、成本控制等)、工程款项预算及支付管理、施工方案变更及审核等。因当前的施工总包分包早已形成专业化的业务体系,因此所谓施工管理,基本上也是由代建房企遴选合作已久且对其产品体系熟知的建设总包单位进行项目建设,拥有旗下独立的工程建设公司的房企并不多,因此这个环节建设内容基本大同小异。
不同且造成后续产品品质存在本质区别的,就是工程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要素就是管理团队及管理理念。同一套模板和建材,团队对施工工艺、技术经验以及应急预案等熟悉与否将直接导致最终施工成果的巨大差异,优秀的代建房企往往有一整套施工管理守则、管理标准和技术体系。
近年来,各地拿地与开发主体中城投、国资企业及金融机构越来越多。他们的主业和强项并非地产开发,也没做过产业招商,对项目定位与规划研判模型不熟悉,也没有团队来做这件事。更何况产业园项目对前期产业调研与定位专业性、精确性的要求,比一般的住宅、商办项目都要高得多。
在咨询代建基础上加入代招商,就是建设+招商的打包模式,这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合作方式,需求主要来自于完全没有任何开发经验与产业招商资源的土地方。比如华南地区一些旧厂的工厂主和旧村村委,就是这种模式下的典型需求方。
从华南地区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梳理中可以看出,有不少项目包含了工业厂房与研发用房的指标。而工改工项目则针对性更强,许多旧厂更新项目规划的产业用房指标占比,超过70%都算是常见的。但对于村委、工厂主来说,他们不仅没有能力做工程建设,而且也没有足够的产业资源,去支撑一个产业园区。
在过去产业园代建赛道还很冷门的时期,有些土地方选择独自揽下这些活儿,自己去找工程方做改造。但由于缺乏专业定位与招商能力,除了地段极佳的更新项目之外,多数项目改造后都没能得到妥善盘活,只能常年空置或租给支付能力低、合约不稳定的商户,勉强运营。
如今一线城市的旧改模式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对城市的渗透也越来越深入了。今日的旧村村民和工厂主最不情愿看到的,就是手中物业空置、价值贬损,他们对建设+招商的打包式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只有引入富有经验的房企,一次性解决物业改造与招租的问题,才能实现资本对未来物业升值的期望。
价值分享计划是绿城管理和委托方分享品牌价值、管理价值及资源整合价值,通过专业的运营管理和严谨的合同承诺,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致力于为委托方创造更多利益。在工程代建基础上搭配前期咨询服务,是产业园代建领域更常见的需求。在咨询+代建类项目中,有过产业地产开发与操盘经验的房企,不仅能做好开发管理,还能输出专业的产研成果,为园区定位与规划工作提供科学支撑,将定位和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进行匹配。
在这个过程中,代建商的专业价值会加倍凸显,带来更高的服务溢价。招商蛇口、中新集团等专业园区开发商,都在全国各地面向政府、企业主体开拓这种模式的合作。另一方面,以做产业地产见长的民营房企,也在从中寻求机会。基于过往成熟的产园开发与运营经验,他们切入代建业务是比较容易的。
当前参与代建行业的公司越来越多,每个公司都基于已有的资源,在开发适合本企业的代建业务。企业若想在代建市场长足发展,应该立足自身现有资源,对照标准,补齐短板,才能有长远的发展,立足市场,锤炼资金的竞争优势,才能获得快速的发展。
在未来竞争中,品牌力强的代建服务商有望为园区开发运营商提供更多溢价空间、信用资质和综合服务能力(包括多品类项目的建设管理能力和后期运营能力),突出的企业有望在多层次住房产品供给和多维度开发运营资本供给的新模式转型中捕捉更广泛的业务机会。
目前我国代建制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委托代建制”,由政府专门成立的代建机构,受政府委托,负责代建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如安徽成立的安徽省公益性项目建设管理中心,陕西成立的陕西省统建管理办公室。二是公司代建制。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从具有综合实力强、信誉度高、能够承担履约职责的公司中择优选择代建单位。
国内导向上能给代建行业更多政策上的明确和市场化的指引,比如说现在各地对代建的理解不一样,对全流程的咨询理解不一样,各地差异性很大。还有各地对资质的要求也各不一样。建议国家层面加快完善“代建制”相关政策法规和流程建设,持续促进代建市场成熟、规范、健康发展。
目前有关代建制的国家级政策法规较少,相关规定比较笼统模糊。自2004年国发[2004]20号文鼓励“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理建设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运营管理”至今,仍缺乏比较成熟的法律法规直接规范代建制的发展路径。
全流程代建,意味着以品牌房企同类物业的标杆作品为基础,从项目规划设计环节起,整个过程中的设计、监理、施工等工程建设都涵盖在代建范围内。招投标则可以选择房企或土地方自行邀请招标方式完成招标,但原则是不管是代建方还是业主方推荐,招标单位都需符合代建人的选择单位的相关标准,方能参与投标。尤其是对于需要带品牌输出的代建项目中,品牌房企通常还会强制要求招投标的选择标准必须参照其设定的标准严格遴选,否则无法保证项目建设管理品质。
以绿城代建4.0体系为例,这一模式是对园区开发代建模式的一次创造性变革与标准升级。内容主要包括品质信用协定(QR协定)与价值分享计划(VS计划)。品质信用协定是以客观专业的标准认定体系及品质授权管理、独立运作的品质保障基金、地产基金、涵盖园区全生命周期的保障体系,为代建模式下的园区项目建立客观、清晰、系统的品质标准与服务保障。
作为代建方,项目建设、使用或资产管理单位(委托单位)通过直接委托、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代建单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项目)全过程中的建设管理职责,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委托单位的制度。其建范围与内容,归纳起来分为前期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后期管理。
包括前期资料获取、完成规划设计及优化、前期工程事项的准备(如勘察、监理、采购等相关招投标及相关合同的洽谈签订等)、完成前期四证及各项细化审批事项的报批报建等等工作。
对于代建房企来说,前期管理最核心的是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及设计理念输出,是代建能力及品牌影响力的着重体现要点之一。
每个代建房企对于设计输出的计费各有不同。有些房企将规划设计费一并计入整体代建费中统一核算,但出于费用处理方式以及抵扣税费的需要,多数房企的常用做法是,设计费作为一笔独立费用,计入项目的正常工程成本中进行支出,而且代建房企一般要求项目公司在招投标中只能选择代建房企指定的下属设计单位完成规划设计工作。
也即设计费依然是代建房企计收,但不再合并到代建费,而是单项支付并独立出票。在代建前期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除了规划设计及相关图纸优化由代建房企主导解决之外,其他所有的事项牵头人、招投标等组织人以及合同签订人都是原地主方。
即使原业主方存在任何原因不能完成牵头或组织工作,相关工作宁愿暂停,代建房企也不应该主动接茬。这不仅是项目合作能够平稳推进的直接需求,更是在作为乙方的代建房企与地主方进行责任划分的时候能够分清管理界限的最根本方式。
施工过程管理包含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建材人员、成本控制等)、工程款项预算及支付管理、施工方案变更及审核等。因当前的施工总包分包早已形成专业化的业务体系,因此所谓施工管理,基本上也是由代建房企遴选合作已久且对其产品体系熟知的建设总包单位进行项目建设,拥有旗下独立的工程建设公司的房企并不多,因此这个环节建设内容基本大同小异。
不同且造成后续产品品质存在本质区别的,就是工程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影响要素就是管理团队及管理理念。同一套模板和建材,团队对施工工艺、技术经验以及应急预案等熟悉与否将直接导致最终施工成果的巨大差异,优秀的代建房企往往有一整套施工管理守则、管理标准和技术体系。
如仁恒高品质产品往往擅长将现代化住宅审美理念植入产品打造过程中,仁恒内部本身有一整套匹配现代化产品打造的供应链体系和工程管理体系,多用铝合板,多铺设大面积落地玻璃面;
朗诗则擅长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完善的设计管理要求,提前预留或预设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接口空间;星河湾则注重对于园林标准和内装用料的极度要求,并为一些特殊用材创设专门的施工工艺。这都是企业内控管理的软实力,也是管理优势的最强大的体现。同时,管理理念则是普通产品与高品质产品拉开维度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朗诗则擅长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完善的设计管理要求,提前预留或预设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接口空间;星河湾则注重对于园林标准和内装用料的极度要求,并为一些特殊用材创设专门的施工工艺。这都是企业内控管理的软实力,也是管理优势的最强大的体现。同时,管理理念则是普通产品与高品质产品拉开维度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后期管理包括工程竣工及消防等各项验收及报批报建、建设资料的审核及收集归档、工程竣工结算及成果移交、建档移交及办理房产物业相关合格证件等。后期管理事项相对于前期和过程管理来说相对简单,主要对于建设成果的后续流程及办证手续加以完善,相关环节往往受制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复,在管理技术和理念来说都没有预留给企业太多的管理主动权。
代建合同的履约完成大多都设定在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代建费用的主要大额支付节点也在于这个阶段。因此在代建方与土地方都不具有太大的主动权的完善阶段,根据竣工验收及办证进度设置费用支付比例和节点就需要双方合理协商了。
后期管理包括工程竣工及消防等各项验收及报批报建、建设资料的审核及收集归档、工程竣工结算及成果移交、建档移交及办理房产物业相关合格证件等。后期管理事项相对于前期和过程管理来说相对简单,主要对于建设成果的后续流程及办证手续加以完善,相关环节往往受制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核批复,在管理技术和理念来说都没有预留给企业太多的管理主动权。
园区工业房地产的工业厂房代建商是需求响应型企业,除了面向消费者外,更要面对各类型委托方,代建产品需求的多样性要求工业厂房代建商搭建更为开放的平台,是一个共享、开放的体系;在周期性方面,传统开发企业的业务有较强的周期性,市场向好时,通过加杠杆,拿地扩张;市场下行期进入业务萎缩期,去杠杆收缩规模。
整体来看,园区工业房地产的代建市场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首先,是竞争性问题。对于代建业务而言,更加依赖房企的品牌影响与操盘能力。对于一些还未入局的龙头房企而言,其本身就具有潜在代建实力,切入市场难度不大。未来若更多品牌房企涉足代建行业,势必造成行业竞争性加大,行业的高增长难以为继,利润率水平也或将下滑。
另一个方面,则是成长性问题。由于目前的代建行业主要客户群体是中小房企。在当前强者恒强的房地产市场下,未来房地产市场或将更多由更具实力的龙头房企所主导。在此背景下,中小房企或将面临行业洗牌与淘汰,而作为中间环节的代建行业,其未来增长空间或受一定限制。
对于工业厂房代建商而言,资本代建或是未来突破行业瓶颈的新一类方式。资本代建中的项目拥有人主要为专注于房地产投资的金融机构。由于这类机构可能在房地产开发中没有实际业务,或还未取得标的土地使用权,因此这类代建模式还需要提供投资咨询、成立项目公司、运营前管理等等。
相较于传统地产,代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土地和资金的依赖度小。在项目运作当中,工业厂房代建商走轻资产运营模式,更专注于行业业务链条上的开发、建设、运营、销售及后期物业管理等专业化运作,因此可以在提升业务规模的同时,维持较低的财务杠杆。
目前资本代建已成为不少发达国家房地产开发的主流业务模式之一。随着国内金融在房地产行业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开展园区工业房地产的代建,在商业资本代建业务或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此外由于金融机构拥有强大的集资能力,而园区工业房地产的工业厂房代建商则提供经营及管理房地产项目方面的经验或能力,能形成更好的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