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资讯
中国会展教育论坛上发生的那些静悄悄的变化
2024-05-01 00:25  浏览:8
以“会展教育:重构与提升”为主题的2024中国会展教育论坛(CEEF)于2024年4月25-27日圆满召开。诸多嘉宾尽管都已离开长沙,陆续回到所在的居住城市,但一直有些意犹未尽。回顾过去的三天行程,我们试着细细总结一下今年的中国会展教育论坛,可比较轻松地找到一些新亮点,而且很值得在今后继续加强与提升。

主题与议题设计

更具系统性
论坛主题和议题的选择,对论坛的精彩举办而言特别关键。毕竟,主题设计是点睛之笔,为本次教育论坛明确定下了基调。“会展教育:重构与提升”,表明了本届教育论坛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新一届论坛应承担的历史使命,“重构”一词特别生动地传递了本届教育论坛将告别过去陈旧的一些模式与思维禁锢的信息,争取以全新的状态积极推动中国会展教育的发展。“提升”更是喊出了教育界的最新心声,意味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作为,为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教育界的特有贡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商务部展览业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曲维玺

在论坛主题一而贯之的前提下,形成相对系统性的各类议题则是主题的坚定落实。假设对此不做深入思考,论坛的内容与形式或许仅仅只能老生常谈。在这次论坛上,策划者在具体分论坛层面动足了脑筋,具体的内容包括:全国会展专业师资集训班 ,职业教育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会展专业建设经验分享  ,全国会展专业新型教材编写圆桌会议,《活动研究》辑刊编写研讨会,全国会展院校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联席会......显然,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属于首次登场,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也对参会代表充满了不少的吸引力。


在这样的基础上,嘉宾演讲与对话环节相关的议题也就脱颖而出。产学研融创 、会展学科建设、社会经济变革与会展教育、会展+传播、数智化如何赋能会展教育教学等内容都让参会者感受到浓浓新意,对“重构与提升”起到很强的支撑。“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与就业”和“数智化与会展教育教学创新 ”的两场嘉宾对话过程特别精彩,让参会者深刻感知到新形势下学生培养的新动态与新特色,感知数字化对会展教育的冲击与课程体系创新的时代价值。

主持人与嘉宾选择

更有侧重点
在确认议题之后,嘉宾的选择则是落实议题的重要一环。首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对出色的主持人,这决定了独立板块的精彩性与时间把控的准确性。从这一次运行中,看得出每一板块主持人都对此作了艰辛准备,因而整个过程相对比较流畅,内容也比较充实。不过,在时间的把控上,这次还有一些努力空间。
主题演讲板块主持人:杨征
(南昌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

展专业建设经验分享板块主持人:褚玉静 
(上海范大学旅游学院会展与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嘉宾对话环节1主持人:张晓明
(浙大城市学院品牌与会展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

嘉宾对话环节2主持人:耿松涛
(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嘉宾选择,意味着论坛内容的精湛性与对参会者的足够吸引力。著名学者、重要嘉宾等不可缺少,毕竟意味着论坛的层级与亮点。学界是重点,业界也需要,学会与协会领导也不可缺少。老面孔需要,新面孔照样值得,这是论坛的精彩组成。本科需要,高职同样不可缺少。就在这样的一种有些纠结的选择中,形成一份合适的嘉宾名单其实很不容易。无论选择谁,都要有代表性,都要对议题形成坚定的支撑,只有这样,论坛才能足够精彩,如磁力一样对参会代表形成思维冲击。在这方面,本次论坛的策划者花了大量心思,因而也得到了诸多与会者的很大程度认可。


马勇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国家虚拟教研室主任、教授)

姜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兆峰(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崔德明(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这样的嘉宾阵容,也就保证了整个论坛的进度与精度。主持人和其中的每一位嘉宾都特别地尽心尽力,让整个论坛浑然一体,充分反映了中国会展教育界的最新动态。他们在整个论坛中的精彩表现,为论坛的高质量举办奠定了基础。

各个环节参会代表

发言更务实

针对本次论坛的发言,主办方可谓用尽心机,基本上让绝大多数的主流学者都拥有发言的机会,不断促成了很多的思维碰撞机会。对于每一个环节,嘉宾们也相对特别专注,充分把握发言机会,让更多新观点与新思路在论坛上得以展示。在主题演讲环节,姜淮、夏光蔚、任国岩、孟奕爽、程治刚等嘉宾分别就《产业发展及其对会展教育的新要求》《发挥数字化转型优势 融合产业教学创业 协同育人促发展》《中国特色的会展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会展传播交叉融合的思考与探索》《数智化如何赋能会展教育教学》等精彩内容进行分享。

任国岩(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万里学院教授)

孟奕爽(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在会展专业建设经验分享板块,梁增贤、张健康、孙佳媛、曾三军、王江英、侯雪艳、吕玉龙等专家针对《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与会展人才培养改革》、《“外语+会展+前沿”: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和思考》、《基于国际合作平台的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与实践教学创新》、《会展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多元协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创新与实践》、会展专业项目育人实践分享高水平会展专业群建设探索与实践》等话题展开演讲。

梁增贤(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张健康(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吕玉龙(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教授)

王江英(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在嘉宾对话环节,王新生、汪秋菊、徐勤、钱小轮、郑嬗婷、郑晓星和潘涛、尹明远、薛山、刘建军、周栋良、于艳等两组专家与领导分别就“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与就业”和“数智化与会展教育教学创新”两大内容展开深入的研讨,整个现场十分精彩。 

全国会展专业新型教材编写圆桌会议和《活动研究》辑刊筹备会议等更多会议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展教育专家们同样跃跃欲试,畅所欲言,取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现场气氛一度很热烈呈现了十足的百花齐放同时又不失议题的集中与逐个攻破

整体的活动组织

相对更细致

论坛是否能成功,除了以上要素之外,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组织工作的精致程度。对于一个大型论坛而言,需要重视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是很多的。除了嘉宾邀请、议题设置、场面控制等主要内容之外,场里场外需要注意的观测点特别丰富。每一个内容的顺利进展,才能促成一届精彩的论坛。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整个论坛的进度。总体上看,这一次会议的组织比较有序,每一个环节的人员组织都相对系统而有机,保证了每一个平行分论坛的成功举行。

王春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一个论坛要想成功举办,事前的嘉宾邀约环节与演讲内容的充分沟通至关重要。开一个会,并不是按部就班进行那么简单,很多的工作都是交错进行的,这就对会议的组织工作提出挑战,要求能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逐步推进。建群、电话、专题沟通、专程拜访等,对于一个论坛的顺利进行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次会E人的团队和湖南师范大学师生团队,对于会议成功举办都有大量的付出。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教育培训指导委员会王春雷教授更是亲力亲为,为论坛的精彩呈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蔡卫民(湖南师范大学会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武 君(会E人创始人、北京优联信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很多环节需要有机组织,并且要注重活动之间的相互衔接,更何况很多的嘉宾都会参加多个环节,因而平行论坛的设计与组织就十分富有挑战性。从总体上看,这一一次论坛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会展教师们参与积极性很高,从多个分论坛会议看,相对时间还不够充裕,即便时间到了有时想发言的教师还很多,充分体现了本次论坛的全新面貌,因为大家都想改变,都想在未来有更多的教育作为。

李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旅游分社社长)

本次论坛还有最后一个创新举措,就是充分利用了数实融合空间技术,在现场搭建了几十个虚拟场景供参会者合影留念,据会E人现场工作人员说明,目前已经在十余所高校落地,支持会展专业完成校内各种成果展示,和自身仿真实践教学的应用落地,现场体验参与热烈。虽然主编没有时间亲自参与成了遗憾(希望下次组委会议程安排可以稍微宽松一些),但通过了解后得知,该项技术自身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高颜值的特点,应该可以快速在国内得到全面推广。
临近尾声之时,主编想说一句,主办方辛苦了,各位专家与领导辛苦了,全国的会展教师辛苦了。谨以此文对为本次会议付出积极贡献与努力的同行们表示由衷的致敬。是你们的精彩付出与积极参与,才成就了这一届会展教育的足够精彩。留恋,互动,提升,作为!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在会展教育论坛上再相逢。
相关链接:

产学共融 理论和实践互衬 中国会展业发展再出发

重构新时空  提升大格局  中国会展教育再出发——2024中国会展教育论坛三天后于长沙揭幕

中国会展教育长沙论坛正在迎接全新的四大挑战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