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绕不开的食品安全,这种东西是绝对不能忽视的问题。
实际上,一直以来,大众对于这方面的追求还是很低的,比如不吃坏肚子就行,甚至吃坏了,也认为其实没多大事。不过这件事也确实很难界定,譬如因为自己暴饮暴食,喝了太多酒,引起各种严重症状。
随着各种法律标准的完善,如今地沟油等等或许比过去少了一些。但食品行业的监管,是存在难度的,你总不能派出大量执法人员持续密集型突击检查,餐饮行业太多了,这种疲劳消耗和校长巡视的作用没有太大区别。
法律只是框定了一个范围,但实际操作上有很多空子是可以钻的,以及很多地方其实是没办法管理的,全靠商家自觉。
过期食品改日期,添加某些调料来浑水摸鱼。
从生牛乳的冷链运输到蔬菜水果催熟剂的合理使用。
有的人可乐只喝无糖,但他不知道阿斯巴甜的危害可能要大于果葡糖浆。我一直很好奇,既然都喝可乐了,为什么还要无糖,我喝可乐就是为了爽啊,难道在乎这一瓶所谓的热量么,好像喝瓶可乐就能长个十斤一样。
这么说吧,只要不是你自己做出来刚端上桌的,其他食物你很难判断它究竟卫不卫生。好在大部分人的胃还是挺强的,毕竟人也是生物,也没那么脆弱,你看那老虎吃生肉,喝生水都没事对吧doge。秃鹫,科莫多巨蜥吃腐肉都没事,这地球上的生命确实神奇。
饭店的菜板有的是不是生熟不分,烤鸭店的鸭子不知道哪一年的速成鸭,水果店的水果拼盘可能都是坏的。直接装熟食的塑料袋是不是可以用。这些基本上是监管不到的。
拿前段时间的淀粉肠来说,很多人是依赖这个维持生计,他首先考虑的是赚多少,至于这个别人吃了会怎样,你认为他会考虑吗?因此他也不可能去了解这个肠的来源和厂商,理论上,进货价格越低越好。甚至很多卖这个的都是老头老太太,很多人不买了,他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因为餐饮业很特殊的一点,就是食物会腐败,就像星巴克,麦当劳的食品在加工完成后的时限内没有售出,就会倒掉,这个是真的倒掉,是完全性质的浪费,当然也有改标签的情况,所以被爆出来了。但大型商家的食物丢弃是普遍的。
从经济学角度上,这个是连锁店可以承受的正常经营损失,但对于个人商家来说,如果卖不出去,那可能真的是一天白干。
从道德上,人是贪婪的,对于商家来说,如果目的只是获取利润,他不会嫌弃赚的少,如果说提高食材的品质,那么价格就会更加高昂。只有少数已经获得了口碑,积累了一定回头客的老店才有可能做到物美价廉。当然这个很大程度也取决于老板的道德水准。
试想,一个厨师如果做的食物自己都不吃,那么这东西你觉得还会有保障吗?
从污水横流的外卖黑作坊到看似卫生但存在诸多食材污染的流程。有些东西你暂时吃完的确没事,但长期来说真的危害明显。
这里就涉及到真正的环节,本质上还是经济学,就是商家的投入成本和回报率,当你看着那种店十分忙,说明食材更新的快,或许食物会新鲜一点。但同时也有可能另外一种情况,菜不洗等等,比如我小时候,就看到那种龙虾,就已经是熟的,结果用三轮车直接在路上开,我当时一愣。那条路灰还是挺大的。
所以非特殊情况,就是实在很想吃某种东西,自己又做不出来,我才会去吃的,即使它不干净。
因为自己做饭和外面吃可不是一种概念,对于喜欢这个过程的人,可能是享受,但大部分人也没有时间和力气做吧,所以说,也挺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