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应然范式与使然路径
2024-05-18 06:38  浏览:12

分享是美德,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一、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应然范式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是集契合产业发展、实体独立运作、综合功能凸显、多方共建共享等内涵特征于一体的新型办学实体。产业学院建设应走出“概念丛林”,回答产业学院“应为何样”的根本性问题。

(一)扎根于联动保障的组建基础

组建基础保障是产业学院建设的外部环境。产业学院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弥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端和教育口之间的人才“断崖现象”,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和产业人才需求不对称问题。产业学院建设离不开区域产业、政策、投入等多要素构成的发展土壤。

1.产业支撑度

“产业”二字不仅显现了产业学院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职责使命,更体现了产业学院建设所扎根的外部产业环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将“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作为产业学院建设举办的前提条件。不难看出,产业学院的顶层设计、发展目标、建设举措等建设蓝图的规划,都应该与区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

2.政策供给度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产物,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国家和地方在政策、制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充分释放的政策红利可以为产业学院的利益相关者创设规范而独具吸引力的外部环境,明晰多方主体的责权利边界,真正保障参与方的权益;也可以为产业学院建设提供良好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参考,使不同地域、不同类别、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学院在制度框架中规范化、特色化发展。

3.持续投入度

教育体制的核心主要是举办主体、投入机制和产权制度。当前,政府仍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和投入主体,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活力还未充分释放。然而,从组织属性来看,产业学院具有较强的市场属性,更需要面向产业及市场需求办学。政府、行业、企业、产业园区等都应被鼓励成为产业学院的举办主体。充分发挥多主体在土地、人力、资金、设施设备等要素投入中的差异化优势,确保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

(二)厚植于要素完备的组织运行

组织运行机制是产业学院运转的内部遵循。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园区等多个相互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子系统协同整合组建的新有机体。从现代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看,管理和运行机制是组织形成的核心要素,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在充分考虑多方主体管理模式差异的基础上,形成良序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1.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组织流程运转、机构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依据,是组织运行的顶层设计,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和样态。产业学院理想的运行机制是建立具有独立决策权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执行机构,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理事会管理制度,明晰组织机构性质。

2.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具有稳定性、可靠性、长久性的特点,能够刚性约束各参与主体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保障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有序、稳定运行。在章程统领下实现多主体协同参与,且具有完备的跨部门、跨层级的执行、沟通、管理、协调机制,有利于推动资源在整个系统内部子系统间的跨界互动和自由共享。

3.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通常是指对个人或组织表现进行评估、判断和决策,衡量预期目标与实际目标间的实现程度或偏离程度,从而对决策和管理的行为过程进行评价的结构和制度。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评价机制建立的根本目的应是为不同类型属性、不同建设周期的产业学院提供适用于自评与横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的“体检表”,进而提升项目实施的实效性和提高管理运行效能。

4.权责明确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权责共享的跨界共同体。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产业学院投资主体更为多样,产权更为复杂,产权结构和经营方式更为多元,更为需要明晰的产权制度,明确各主体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各主体的合法利益。由此可见,责权利明晰是产业学院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多主体长期合作的根本保障。

(三)服务于产教共需的职能定位

彰显基本职能是产业学院设立的核心价值。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职能定位,应充分展现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兼顾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园区等多主体利益诉求。

1.人才培养质量

产业学院的多重价值属性,决定了其具有增强教育适应性、激发产教融合内生动力、促进办学机制体制创新等建设价值。虽然产业学院具有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等社会性职能,但人才培养应具有不可被替代的核心价值,是产业学院的本体职能。产业学院建设应充分利用多方的优势资源,构建“育人—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最终达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2.专业(群)建设质量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其核心载体在于专业(群)建设。产业学院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设置急需紧缺专业;对照行业和产业最新发展需求,做优优势或特色专业(群),实现“专业—产业—职业”之间的结构性匹配。

3.课程教材共建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双元”课程、教材的开发。产业学院应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制,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对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和教材。产业学院应以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把真实项目作为教材开发、课程设计的选题来源,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师资队伍共培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有效路径在于打造一支稳定的、具有较强的教学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双能型”专兼职教师团队。产业学院应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和教师激励机制,以灵活的人事制度吸引选聘行业企业高技术技能人才和高水平管理人才到产业学院任教。通过选派学校优秀教师进入企业进行脱产实践,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的无缝对接。

5.产学研用合作

产业学院应促进多主体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共享研究成果;共同推动科教融汇,将研究成果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积极互动,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共同开发创新创业项目,行业企业参与到学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创新创业项目研发与推广、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等工作中;共同打造社会服务平台,推进科研成果不断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将科学研究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优势。

(四)着眼于多方共享的建设成效

产出效益评价是产业学院效力的检验方式。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底层逻辑是“共建、共享、共赢”,其中,“共建”是前期投入的体现,“共享、共赢”是建设产出的表征。从多元主体合作的正和博弈理论来看,产业学院建设成效应兼具教育属性、市场属性和社会属性。

1.凸显学生获得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成为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产业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实现学生“实习—毕业—就业”有机衔接。

2.注重企业效益

产业学院建设必须选准具体服务的产业链、创新链,精确分析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应关系,明确服务定位和发展方向,紧密对接龙头企业、生态企业的用人及生产需求。产业学院应坚持产教同频,着力打造集产、学、研、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教育创新平台,将企业项目营收、合作项目孵化、技术难题突破等纳入评价要素中。

3.聚力学校发展

学校是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支持方和投入方,也是主要受益方之一。产业学院应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办学主体的作用,实现学校与产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通过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训建设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办学特色。

4.关注社会认可

面向产业、植根产业、服务产业是产业学院的基本特征。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坚持产业为要,以社会满意度和学院影响力作为深耕的基础,助推地方产业升级发展、促进人才高水平就业。

综上所述,勾勒出扎根于联动保障的组建基础、厚植于要素完备的组织运行、服务于产教共需的职能定位、着眼于多方共享的建设成效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应然范式理论分析框架(见图1)。

图1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应然范式理论分析框架

二、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使然路径

(一)保持政策投入的支撑性与持续性

从国家层面来看,应加快制定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专项政策,明确产业学院的本质内涵、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保障多方参与的责权利;将持续深度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企业择优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享受产教融合项目政策红利;遴选建设一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改认定制为申报制,对于成效突出的建设单位可认定为国家级产业学院。从地方层面来看,地方政府对于服务重点产业发展的产业学院给予政策支持和专项资金支持,或适当给予产业学院场地补贴、培训补贴、师资补贴等;有条件的地区鼓励产业学院直接建在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内;根据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地方留用率、科技成果在地转化率等指标,给予奖励补助。

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和监管机制,有助于产业学院通过“外部输血+自我造血”实现长远发展。

(二)保持保障的规范性与自主性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产业学院办学方向的基本条件。具体而言,产业学院事项的决策需要通过党组织会议研究通过,并同时接受党组织的监督,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第二,理事会制度是产业学院组织机构运行的顶层架构。理事会代表组成体现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主体的权益,是产业学院制度化设计的分权体现。第三,章程是产业学院多主体管理的行动纲领。健全的教学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等实则确保了产业学院的日常运转。

深化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为产业学院“松绑”,在体制机制上切实尝试“有所破、有所立”。在宏观层面,在政策制度供给中,为产业学院建设发展提供容错机制和试错空间。制定赋权清单,加大办学主体赋权增能力度,充分利用政策与法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实现“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产业学院办学目标。。在微观层面,遵循产业学院独立运作的基本规则,在学校内部切实解决产业学院在课程设置上无法跨院系安排实施、在支付产业导师课时费上无法根据市场调整金额等看似微小却令产业学院发展“束手束脚”的现实问题。

(三)保持职能效益的共生性与共享性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多主体间不同的逻辑与价值判断使其在多重机制逻辑下形成了冲突、竞争或合作的结果,基于要素融合的共同育人、基于知识增值的联合创新和基于价值创造的利益共生构成了现代产业学院的三大基本职能。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多主体间应形成“知识共享、人才共育、基地共用、研发共担、成果共推”的良好生态,充分体现产业学院的教育职能、商业职能和社会职能。这意味着产业学院能够通过知识传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知识创新,赋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提升;通过知识溢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换言之,产业学院应遵循院校行为逻辑,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逻辑基点,实现毕业人才输送与市场人才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遵循企业行为逻辑,保障企业参与投资的利益和诉求,将高质量人才供给与企业适当盈利作为逻辑参照,同时在应用型研发、生产服务、技术改进等关键业务环节为行业企业赋能;遵循政府行为逻辑,协助政府完成民生改善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将高水平人才在地就业与促进地方产业升级作为逻辑遵循,实现“以产促教、以教兴产”。

应逐步探索产业学院独立法人制,赋予产业学院一定的独立决策权、管理自主权和人财物处置权。对各方资源投入的归属建立具体化、可操作的契约制度,将创造价值及其合理分配视为产业学院的基本职能和重要使命。

(四)保持评价的系统性与发展性

第一,建立绩效评价和质量评价双重指标体系。其中,绩效评价不仅关注“投入—产出”效力,而且通过构建多维度、可操作、可衡量的“环境—投入—运行—产出”多维绩效评价体系,发挥绩效评价在过程管理、目标管理上的重要作用。质量评价重点以质量目标达成度为导向,注重评价产业学院建设的效果及贡献度。通过两套指标体系的交叉检验,全面评估产业学院在产业背景、制度规划、资金保障、日常运行、教学管理、可持续发展、学生获得、企业效益、学校发展、社会认可等十个维度的过程性及结果性情况。第二,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制度。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之初,应根据各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和现实期待,综合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转自高职观察,文章节选自《教育与职业》2024年第7期

END

转载旨在分享,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公众号IDkbwdwys001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