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生态4年突破7亿设备 鸿蒙4.0将有三大变化
2023-08-05 19:42 浏览:17
▲关注信息化时代
“回首看,鸿蒙生态走过了艰难的4年,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大家不断的努力,轻舟已过万重山,据最新的数据,华为的旗舰手机也走在回归的道路上。”8月4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说,“鸿蒙生态日新月异,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7亿台设备。”而新发布的鸿蒙4.0操作系统将有三个突破性的变化,元服务、以盘古大模型加持的升级版AI服务以及基于鸿蒙4.0实现的近场通信NearLink(星闪技术)。2019年8月,鸿蒙初开,鸿蒙OS1.0在一年时间内,搭载设备突破1亿台;2020年12月,鸿蒙OS2.0版本发布,以强大的分布式总线能力实现了超级终端的构想;2022年7月,鸿蒙OS3.0版本面世,由于鸿蒙OS3.0又一次升级了万物互联和用户体验,因此搭载了鸿蒙OS系统的手机和电子设备大幅度提升,2022年11月,官方“盖章”已经超过3亿设备。2023年6月,搭载鸿蒙的设备已经超过5亿台,在8月4的发布会上,余承东再次将数据定格为7亿台。据余承东介绍:“我们每年都在持续高速的成长中,有各种各样的搭载鸿蒙功能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设备出现在市场中,鸿蒙开发者数量已经超过220万,同时开发者的主题活动得到大家踊跃参与,开发者覆盖到各个领域,包括学习、出行、教育效率工具等。”目前使用鸿蒙开发工具的活路用户数已经超过40万,API日调用高达590亿次。华为与全国300多所高校共建了鸿蒙生态系统,校园开发者活动覆盖了10万多人次。有三个省率先发布了鸿蒙人才扶持政策。合作伙伴共发布、提供鸿蒙开发人才的岗位超过1000多个。余承东表示,未来要更全面构筑鸿蒙人才的发展和建设。华为也将继续和开放原子基金会共同加固鸿蒙生态的技术底座——Open Harmony。目前Open Harmony开源社区(以下简称鸿蒙开源社区)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鸿蒙开源社区已经成为鸿蒙开源的根社区,提供的代码量已经超过1亿行,是开源社区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有150多个合作伙伴参加,做了350多款硬件,有5100多个社区贡献者。鸿蒙开源社区持续的发展和繁荣,推动鸿蒙真正落地到千行百业各个行业,包括医疗、能源、交通、运输、教育、政务、工业、金融,甚至包括航天领域、POS机、无人机等等各种各样的设备。鸿蒙生态的繁荣离不开创新的体验和服务,而新发布的鸿蒙4.0将有三个突破性的变化,元服务、以盘古大模型加持的升级版AI服务以及基于鸿蒙4.0实现的近场通信能力。在鸿蒙OS2.0时,华为就开始推动服务原子化,把大型APP的各种服务像模块一样分拆出来,例如微信支付,不用进入微信可以直接调用支付功能。鸿蒙OS4.0将进一步强化这一能力,称为元服务。“我们推出的元服务将加速鸿蒙生态的繁荣,它带给消费者卡片式的体验,可以跨设备运行,元服务可以在用户需要的时候主动推送、主动服务,元服务将比传统的手机APP更便捷。”余承东说。这种元服务形态对于一直使用鸿蒙设备的人来说是比较常见的。对于商旅人士,搭载鸿蒙的手机会在出行的当天,飞机、高铁的信息会主动推送到第一屏上。元服务可以跨设备协同,步数、心率、血压等在手机和手表上实时同步。在新版本中,鸿蒙的AI能力将受到盘古大模型加持。盘古大模型是多模态大模型,包括语言、视频、图形等。今天7月刚刚完成最新升级,盘古大模型3.0实现向行业应用进化。鸿蒙OS中加入盘古大模型,余承东表示目前主要是提高华为“小艺”的智力水平,用于提高人机交互效率和小艺的学习能力。“我们推进的是AI辅助能力,而不是用AI做替代、增强和虚构。”余承东表示,“我们会做AI的标注,把高品质的内容体验带到鸿蒙生态中。”近场通信技术已经有很多种,如蓝牙、RFID等。鸿蒙OS4.0的近场通信NearLink(星闪技术)又有什么特点?“它比传统的无线连接技术功耗更低、连接速度更快、使用时间更少、连接更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覆盖能力更强、组网能力更强。”余承东说,“我们把华为在5G标准中被采纳的Polar码作为调制解调技术用于加强近场通信能力,这是在华为30年通信积淀之上实现的。”这种近场通信带来的是系统体验的升级,用一个华为ID,可以登录全场景的所有的设备,一个ID可以贯穿所有的应用来畅想应用和所有的服务,从而让消费者有更好的体验。此前华为曾经推出过华为分享,也实现了近场通信,但主要是华为产品之间;而此次近场通信,是否只要是搭载鸿蒙的设备就可以实现,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End—

注:转载、添加白名单以及商务合作请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不得随意修改及盗用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