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的润滑是为了使轴承能够正常地运转,避免滚道与滚动体表面的直接接触,减少轴承内部的摩擦和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强轴承的性能,同时也能防止因异物侵入轴承内部而导致生锈和腐蚀。
本文介绍的是轴承常用的11种润滑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是最原始的方法,在轴承的润滑油不足的情况下,用加油器供油。
但是这种方法难以保持油量一定,因疏忽忘记加油的危险较大,通常只用于轻载、低速或间歇运动的场合,最好操作的时候,在加油孔上设置防尘盖或球阀,并用毛毡、棉、毛等作过滤装置。
通常用于圆周速度小于4~5m/s的轻载和中载轴承,从容器经孔、针、阀等供给大致为定量的润滑油,最经典的是滴油油杯,滴油量随润滑油粘度、轴承间隙和供油孔位置不同有显著变化。
靠挂在轴上并能旋转的环将油池的润滑油带到轴承中(仅能用于卧轴的润滑方法),适用于轴径大于50mm的中速和高速轴承,油环最好是无缝的,轴承宽径比小于2时,可只用一个油环,否则需用两个油环。
依靠油绳的毛细管和虹吸作用将油杯中的润滑油引到轴承中,主要用于圆周速度小于4~5m/s的轻载和中载轴承,另外油绳在整个过程中能起到过滤的作用。
利用油垫的毛细管作用,将油池中的润滑油涂到轴径表面,此方法能使摩擦表面经常保持清洁,但尘埃也会堵塞毛细孔造成供油不足。油垫润滑的供油量通常只有油润滑的1/20。
这种润滑方法是将轴承的一部分浸入润滑油中,常用于竖轴的推力轴承,而不宜用于卧轴的径向轴承。
依靠油箱中旋转件的拍击而飞溅起来的润滑油供给轴承,适用于较高速度的轴承。
将润滑油雾化之后喷在摩擦表面的润滑方法,适用于高速轴承。
靠润滑泵的压力向轴承供油,将从轴承流出的润滑油回收到油池以便循环使用,是供油量最多且最稳定的润滑方法,适用于高速、重载、重要的滑动轴承。
用油泵将过滤的油输送到轴承部件中,通过轴承后的润滑油再过滤冷却后使用。由于循环油可带走一定的热量,使轴承降温,故此法适用于转速较高的轴承部件。
用油泵将高压油经喷嘴射到轴承中,射入轴承中的油经轴承另一端流入油槽。
当轴承高速旋转时,滚动体和保持架也以相当高的旋转速度使周围空气形成气流,用一般润滑方法很难将润滑油送到轴承中,这时必须用高压喷射的方法将润滑油喷至轴承中,喷嘴的位置应放在内圈和保持架中心之间。
轴承润滑是一项持续的工作,润滑油的更换周期基于轴承的使用条件和油量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在运转温度为50℃以下,灰尘少的良好环境下使用时,一年更换一次,当油温达到100℃时,要3个月或更短时间更换一次。
在经过上述的分析之后,对于各种润滑方式的优缺点都进行了综合评价,所以在轴承的润滑方式选择方面,就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行状况来选择适宜的方式,主要原则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
1)如果轴承的运行速度以及温升指标都比较合理,那么可以优先选择润滑脂的方式。
2)在所有的润滑油润滑方式中,在技术以及经济方面综合指标较高的为滴油润滑,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给予重视。对于滴油润滑来讲,如果说可以将自动化系统应用其中,将滴油润滑控制的更好,那么这种方式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3)如果是转速不高的重载轴承或者是转速较高的空心轴承,那么可以选择压力循环的润滑方式。
4)高速轻载轴承可选择弥散微滴或油雾润滑;高速重载应选择喷射润滑。
5)飞溅润滑与油浴润滑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较低,应尽量少采用或不采用。
6)如果是成套的设备中的轴承,在选择润滑方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其他部件的润滑方式和特点,尽量的采用同一型号或者是同一个品种的润滑剂,这样在运行中,就可以减少很多的运行成本。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使用轴承中润滑脂的是非常重要作用。那就会有人问,是不是可以无限度的使用润滑脂来对轴承进行润滑呢?应该什么时候该换油又应该换多少油呢?其实这些问题是轴承维护技术的复杂的问题。
对于是否可以无限度的使用润滑脂的问题,肯定的回答是不可以的。因为过多的使用润滑脂,是对轴承有很多危害。
润滑脂对轴承具有很好作用,它的黏附性、耐磨性、耐温性、防锈性和润滑性都好,能够提高高温抗氧化性,延缓老化,能溶解积碳,防止金属磨屑和油污的结聚,提高机械的耐磨、耐压和耐腐蚀性。
可是若润滑脂填充量愈多,磨擦转矩愈大。同样的填充量,密封式轴承的磨擦转矩大于开放式轴承。润滑脂填充量相当于轴承内部空间容积的60%以后,磨擦转矩不再明显增大。这是由于开放式轴承中的润滑脂大部分已被挤出,而且密封式轴承中的润滑脂也已经漏失的缘故。
随着润滑脂填充量的增加,轴承温升直线提高,同样的填充量,密封式轴承的温升又高于开放式轴承。一般认为,密封式滚动轴承的润滑脂填充量,最多不得超过内部空间的50%左右。
一般说来,轴承的润滑计划是根据时间定的。设备供应商通常根据操作时间来制定润滑计划。并且,设备供应商在他们的维修计划过程中经常对润滑油的量加入指导。对于工作人员来说,短期更换润滑油是非常常见的事情,而往往添加的润滑脂偏多。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