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会组织改革情况公示
为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下发的《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并结合《关于巩固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改革成果的若干措施》文件要求,接受广大师生监督,现将我校2022—2023学年学生会改革情况公开如下。
一、改革自评表
校级学生会组织

标注“★”为核心指标;标注“▲”为观测指标,2022—2023学年暂不作硬性要求。

二级学生会组织

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章程》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党委”)领导下、共青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团委”)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的全校学生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二条 本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第三条 本会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对同学的政治引领为根本,及时向同学传达党的声音和主张,团结带领广大同学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进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智慧和力量。
(二)面向全体同学,做学校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提升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积极听取、收集同学在学业发展、身心健康、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需求、困难及建议,及时反馈学校,帮助有效解决,维护同学的正当权益。
(三)倡导和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积极开展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学术、科技、文体等活动,促进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四)接受校团委和上级学联的双重指导,明确1名团委专职副书记指导学生会,重点抓好学生会举办各类活动、发布重要信息、开展对外联系、使用经费物资等事项的审核管理;指导各二级学院学生会开展工作。
第四条 本会承认并遵守《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江苏省学生联合会章程》《常州市学生联合会章程》,参加常州市学生联合会,为团体会员。
第二章 会 员
第五条 凡具有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承认本会章程,均为本会会员。
第六条 会员基本权利:
(一)在本会各级组织中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对本会一切决议和工作,有权通过正当途径和方式进行质询、建议、批评和监督;
(三)享有参加本会组织的各种活动的权利;
(四)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时,有权请求本会帮助;
(五)受到留校察看以上处分者,在处分期间不享有上述权利。
第七条 会员基本义务: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遵守校规校纪,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重大问题上政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二)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决议,支持本会的工作,维护本会的荣誉;
(三)积极参加本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四)各级学生会干部除履行会员义务外,必须做到作风正派,努力学习,热心为同学服务。
第三章 组织与职权
第八条 本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本会的组织机构按照职权,依次划分为:
(一) 全校学生代表大会;
(二) 学生委员会;
(三) 校学生会主席团;
(四) 校学生会各部门;
(五) 各学院学生会、班委会等基层学生组织。
第九条 全校学生代表大会
(一)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学代会”)是本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年举行一次,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当选代表参加方能召开。特殊情况下,经校党委批准,可以提前或推迟举行。大会进行选举和通过决议实行表决制。
(二)学代会代表以学院为单位民主选举产生,各学院代表名额根据各学院在校学生总数按比例分配,一般不低于学生会组织所联系学生人数的1%,名额分配需覆盖各个学院、年级及主要社团,其中非校、院级学生会骨干的学生代表一般不低于60%。
(三)学代会行使以下职权:
1.听取和审议校学生会的工作报告;
2.审议并通过学生会章程修正案;
3.选举产生新一届学生委员会委员;
4.选举产生新一届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5.行使应由本会最高权力机构行使的其他职权。
(四)本章程的修正须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在表决其他问题时,须经到会代表的的二分之一以上通过。
第十条 学生委员会
(一)学生委员会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学代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学生委员会的任期自学代会闭会时起,至下一届(次)学代会召开时止。
(二)学生委员会委员由各学院、校团委推荐,经由学代会民主选举产生,任期一年。学生委员会设主任一名,由新一届学生委员会委员在学生委员会工作会议上选举产生。
(三)学生委员会承担与学代会相关的工作职责,代表学代会行使规章制定、重大事务决策、民主监督、学生会主席团个别调整事项和学代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四)学生委员会对学代会负责、受学代会监督,不得代替学生会组织执行机构行使权益维护等日常执行工作。
第十一条 校学生会主席团
(一)校学生会主席团在学代会闭会期间,执行学代会的决议,负责校学生会工作,并通过校学生会指导和监督各学院学生会、班委会等基层学生组织工作。
(二)校学生会主席团由学院团组织推荐,经学院党组织同意,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联合审查后,报学校党委确定,经学代会选举产生。兼任秘书长的专职指导教师直接参与并行使主席团职责。
(三)校学生会主席团人数一般为3-5人,主席团集体负责学生会重大事项,实行轮值制度,不设主席、副主席,设执行主席,根据主席团实际人数以2-3个月为一个轮值周期,执行主席负责召集会议、牵头日常工作。
(四)主席团对学代会报告工作,对其负责,并在学代会闭会期间,行使学代会职责,具体包括:
1.执行学代会决议,主持校学生会日常工作,决定重大事项;
2.决定聘任学生会秘书长,秘书长由专职团干部兼任;
3.决定校学生会机构设置、任务与职责;
4.向学校党委汇报学生会工作开展情况;
5.定期召集各学院学生会开展工作交流;
6. 行使学代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十二条 校学生会各部门
校学生会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立若干个部门,一般不超过6个。根据学校目前情况,校学生会设办公室、权益部、学习部、文体部、联络部、新媒体中心6个部门。各部门是校学生会的办事机构,对主席团负责,报告工作。各部门设负责人2-3人,由主席团依据公开选拔的结果提名、聘任。校学生会主席团动议,报党委学工部同意,可进行机构调整。
第四章 基层学生组织
第十三条 各学院学生会:
(一)各学院学生会是本会的基层组织,遵守并执行本会章程,接受学院党总支的领导,在学院团委和校学生会的双重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院学生会经学院学代会等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学院学代会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召开学代会需报校学生会批准,选举结果应向大会公告,并经学院党总支批准,报校学生会备案。
(三)院学生会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原则上与校学生会对应,由各学院参照本章程规定,报校学生会备案。院学生会各工作部门应积极完成校学生会相应部门交办的任务。
(四)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一般不超过3人,工作部门数量不超过6个,工作人员总数不超过30人。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名单经院学代会选举产生后应报校学生会备案。
(五)学院学生会主席应定期参加校学生会主席团召集的院学生会主席团联席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协商工作事项。
第十四条 班委会
(一)班委会是本会的最基层组织,由班长和委员若干人组成,一般由全班学生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对全班同学负责并报告工作。受院党政和学院学生会的双重指导,接受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
(二)班委会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由院团委和院学生会规定,一般设置学习、生活、体育、文艺、心理等委员,由班长负责全面工作,原则上每学年改选一次。班委会工作情况应定期向院、校学生会汇报。
(三)各级学生干部应积极支持,协助所在班委会的工作。
第五章 学生会工作人员
第十五条 学生会干部选拔标准:
(一)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预备党员)或共青团员;
(二)理想信念坚定,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爱国情感,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品行端正、作风务实、乐于奉献,具有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觉悟和能力;
(四)学有余力、学业优良,无课业不及格情况,学习成绩综合排名在本专业前30%以内;
(五)无任何因违规违纪受通报批评以上记录。
第十六条 学生会干部选拔程序:
(一)报名采用个人自荐与团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个人自荐需经各学院团组织同意。
(二)校学生会工作部门成员由院团委推荐,经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和学校团委按照要求联合开展审核;学院学生会工作部门成员由班级团支部推荐,经学院团委按照要求开展审核。审核结束后应明确符合条件的人员名单并公示,后续组织开展笔试、面试等选拔工作。
(三)根据选拔结果和岗位匹配度,研究酝酿拟任人选,并将候选人基本情况面向广大同学公示。
(四)公示无异议者正式任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考察试用期,一般不超过1个月。
第十七条 校学生会工作人员中来自院学生会的人员一般不低于50%。
第十八条 对于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考核不合格的、违纪违法的以及其他无法正常履行职责的学生会干部,予以劝退、免职或罢免。
第十九条 述职评议制度。校学生会组建以学生代表为主,学校党委学工部、学校团委等共同参与的评议会,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和工作部门负责人每学期向评议会述职,评议会从政治态度、道德品行、学习情况、工作成效、纪律作风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述职评议结果纳入校学生会学生干部考核。院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可参照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学生代表大会有权修改本章程。学生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向学生代表大会提交修正案,在学生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解释权归属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所有。
三、校级组织工作机构组织架构表

四、校级组织工作人员名单

五、校级组织主席团成员候选人产生办法
向上滑动阅览
一、资格审核。学生会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核。
二、竞聘考核。采用笔试、演讲、面试、访谈等多途径考核后,校团委确定拟推荐名单。
三、请示报告。拟推荐名单经二级学院党总支同意,由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门和学校团委联合审查后,报学校党委确定。
四、公示。对学生干部候选人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
五、选举。公示无异议后,主席团候选人预备人选提交学代会采用差额选举(不少于20%)方式产生。
六、录用。学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主席团成员后,由校学生会正式聘任。
六、校级组织主席团成员选举办法
向上滑动阅览
根据《高校学生代表大会工作规则》(中青办联发〔2017〕9 号)《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基层组织选举办法》《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章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选举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大会主席团领导下进行。
二、经常州市学联、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和校学生会同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七届学生会主席团由5名成员构成,含轮值主席。选举组织工作由大会主席团负责。
三、参加选举的正式代表必须超过应到正式代表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方可进行。选举时,正式代表必须本人投票,因病、因事请假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投票。大会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直接差额选举的形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七次学生会主席团候选人7名,应选5名,差额2名。
四、大会选举设监票人8名,其中总监票人1名;计票人8名,其中总计票人1名。总监票人、总计票人、监票人、计票人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名,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全体会议通过。候选人不得担任选举工作人员。
五、代表对于主席团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也可以另选他人。选票上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六、对候选人投赞成票的,在候选人姓名上方标记栏内画“○”号,不得涂改或用其它记号代替;对候选人投反对票的,在候选人姓名上方空格内画“×”号,不得涂改或用其它记号代替;另选他人的,在“另选人姓名”栏内填写另选人的姓名,并在其姓名上方标记栏内画“○”号。另选人必须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七、选票用签字笔填写,每张选票的学生会主席团所选人数(包括另选人数)应等于或少于5人。等于或少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应选人数的为无效票。填写模糊、字迹不清的选票均为无效票。
八、本次大会选举采用人工计票的方法进行,候选人获得赞成票数量排名前五名,为当选。收回的选票数等于或少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有效;收回的选票数多于发出的选票数,选举无效,应重新进行选举。
九、会场设两个票箱,投票的顺序是:首先监票人、计票人投票,其次代表依次投票。
十、大会正式选举结束后,总监票人按照候选人的姓氏笔画顺序向大会报告计票结果。
十一、本选举办法经大会通过后生效。选举过程中,如遇本选举办法没有明确规定的问题,由大会主席团协商决定。
七、校级学生代表大会召开情况
一、大会的时间地点
2023年3月1日 图书馆紫厅
二、大会的主要议程
1.听取并审议《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六届学生会工作报告》
2.选举产生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三、大会代表名额产生办法
截至2022年11月30日,全校共有学生12483名。经校党委批准同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为134名,按比例分配到各选举单位进行选举。其中,男代表93名,占69%;女代表41名,占31%。其中,非校、院两级学生会骨干的学生代表88名,占65.7%;校、院两级学生会骨干的学生代表46名,占34.3%。
宣传报道链接:
我校召开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https://www.czimt.edu.cn/2023/0302/c114a152263/page.htm


八、校级学生代表大会代表产生办法
向上滑动阅览
一、代表条件:
1.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2.讲政治、顾大局,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良好的品德和责任感,品行端正,积极上进;
3.学习勤奋,成绩良好,上学年学习成绩或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位于班级前50%;
4.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违纪处分;
5.同广大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受到同学的拥护和信任,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议事能力,能够真实充分反映同学的诉求,正确行使代表权利。
二、代表名额及构成:
1.代表名额:根据相关规定,本次大会代表比例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籍在校学生总数的1%。
2.代表分配名额:根据各选举单位在籍在校学生人数和工作需要确定,充分体现代表的广泛性和先进性,具体名额分配见附件。
3.代表构成:由各学院民主选举或校学生会推荐产生,名额分配覆盖到各学院、年级及主要社团,其中非校、院两级学生会骨干的学生代表不低于60%。按照“代表候选人应多于应选人数20%”的规定,提出候选人初步名单。
三、学生代表的选举程序和产生办法:
出席第七次学代会的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人数应多于正式代表人数的20%。主要产生程序包括:
1. 推荐提名。各选举单位推荐提名从基层开始,要动员所有班级和学生积极参与。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根据民主意见,经与团组织协商,按照多于分配名额20%的差额比例,确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2. 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经各选举单位审查同意后,将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返回各班级征求意见,经民主同意后,根据分配的代表名额和代表条件、构成要求以及考察情况,按照多于分配名额20%的比例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填写《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册》,上报学代会筹备委员会。
3. 代表选举。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经学代会筹备委员会审查同意后,各选举单位进行差额选举,产生正式学生代表。
4. 选举结果上报。各选举单位填写《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第七次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名册》。
九、主席团成员和工作部门负责人述职评议办法
向上滑动阅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深化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以下简称学生会)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会议精神,落实《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中青联发(2017)4号)、《关于推动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中青联发[2019]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建立述职评议制度旨在推动学生会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对广大同学的引领,做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会工作人员服务同学的责任感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促进学生会更好服务本校学生。
第三条 述职评议对象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及其工作部门负责人。
第四条 述职评议内容分为日常考评和集中考评,其中日常考评为提交总结材料,从政治态度、道德品行、学习情况,工作成效、纪律作风等方面进行评价,集中考评为现场述职汇报。
第五条 述职评议时间一般在每学期的最后一个月。
第六条 述职评议程序:
(一)日常考评。
述职前,提交本学期工作总结材料。总结材料要根据述职评议日常考评内容,提供支撑材料,能够精准报告本学期重点开展的工作项目以及存在的不足,需要改进的方面等,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
(二)集中考评。
进行现场述职汇报,述职内容要求密切结合学生会功能定位,准确充实、重点突出。参评人员根据现场述职情况,综合考量述职人员进行评价打分。
(三)适度公开述职评议结果。
校团委根据日常考评和集中考评情况形成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分为优秀(100分-85分)、良好(85分-70分)、合格(70分-60分)、不合格(小于60分)四个等次。工作人员述职报告和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广大同学和各组织的监督。
(四)不断改进述职评议方案。
述职人员根据评议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制定改进方案,将改进措施列入下一学期工作计划,认真落实。
第二章 日常考评
第七条 日常考评从政治态度、道德品行、学习情况、工作成效、纪律作风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占述职评议结果的60%。
(一)政治态度方面:
1.理想信念坚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10分)
2.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广大同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10分)
3.自觉遵守团的章程,模范履行团员的各项义务,积极参加“三会两制一课”和团的活动。(5分)
4.每年期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参与率90%及以上。(5分)
(二)道德品行方面:
1.道德品行优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纪守法,品格高尚,乐于奉献,具有全心全意为广大同学服务的觉悟和能力。(10分)
2.在志愿江苏网注册成为志愿者,并经常性参加志愿服务。(10分)
第三章 集中考评
第八条 集中考评由参评人员结合述职人员现场述职情况,综合述职人员思想、学习、工作、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占述职评议结果的40%。
第九条 主席团述职人员得分由教师代表评分(40%),主席团互评(30%)、工作部门负责人评分(30%)三部分构成。部门负责人述职人员得分由教师代表评分(40%)、主席团评分(30%)、部门负责人互评(30%)三部分构成。
第四章 附则
第十条 建立以服务和贡献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对于综合表现代良,认真履职的各层级学生干部,可获得一定的嘉奖鼓励,如评奖评优、外派培训交流活动等可优先推荐。
第十一条 各二级学院学生会可在各二级学院党总支领导和团委指导下,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学院学生会工作人员述职评议办法,并报校学生会备案。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全权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十、校团委指导学生会主要责任人

以上自评公开内容如有不实情况,可发送邮件至江苏省学联秘书处邮箱jssxlmsc@163.com或全国学联秘书处邮箱xuelianban@126.com反映。
THE
END

常州机电学院团委
公众号ID:czimttw
本期编辑 | 校新媒体中心(张怡)
本期校对 | 校团委宣传部(濮成龙)
本期审核 | 季迪非、宗怡、孙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