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区小马路那么多
有一条特别有季节性
每到夏天就分外火爆
这条曾被奢侈品大牌看中
全上海潮人都来打卡一遍的马路
就是横跨静安、徐汇
全长仅800米的乌鲁木齐中路
这里的故事和美食
都多到数不完
随着近期某家店的爆火(具体是哪家店,答案在后面揭晓),乌鲁木齐中路的人气更是夸张,被戏称“队伍从乌中路排到黄浦江”,热闹程度在魔都小马路中数一数二的。
细扒起来,这条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百年马路,从不缺故事。
最初,这里叫做麦琪路(Route Alfread Magy),以旅沪法侨的名字命名。民国32年,以新疆地名改名中迪化路,两年后又改作迪化中路。
一直到1954年,迪化改名乌鲁木齐,这条马路才有了现在的名字——乌鲁木齐中路。熟悉她的人,更喜欢亲切地唤一声乌中路。
乌中路北起华山路,大名鼎鼎的华山医院就在这,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位置曾经是近代上海著名的买办、富商陈炳谦的私家花园“融圃”。
乌鲁木齐中路148弄琪美新村也来头不小,这片建于1941年的新式里弄住宅区,住过曲艺表演艺术家袁一灵、著名连环画家赵宏本、教育家傅统先等一众大佬。
在岁月的剥蚀下,它在路边并不显眼,走进去却别有洞天!被鲜花和绿植包围的小洋楼、藏在小区里的纹身店,让人直呼惊喜。
南面更是美如画,法国领事馆、美国领事馆各占一边,电影艺术家杨小仲以前就住在这个路口。他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导之一,老一辈熟悉的《宝葫芦的秘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兰兰与冬冬》正是出自他手。
当然,仅凭建筑和历史,乌中路并不足以占领网红马路的顶峰,真正让她火出圈的,是与众不同的“潮流烟火气”。
从“魔都冰淇淋天花板”到“上海最潮菜市场”都属于乌中路,今天,我们就带你深度解锁这条小马路。
放眼大上海,火到成为拍照打卡点,甚至吸引来顶奢大牌PRADA合作的菜市场,乌中市集是第一家。
上海人有句话,叫“菜篮子里看形势”,而乌中市集这个“菜篮子”,多多少少代表了乌中路的气质——谁说接地气的同时,不能时髦?
墨绿色复古拱门,搭配浅黄色内墙和绿白相间的马赛克瓷砖,要不是透明橱窗内展现着鲜明的蔬果颜色,很难猜到这里其实是菜市场。
视觉上“身价倍增”的“PRADA芹菜”
2021年,PRADA看中了这个气质独特的菜市场,给菜场内50+摊位的瓜果蔬菜安排上了PRADA包装,然后毫不意外地爆红了,各个年龄层的人都赶来菜市场“买几斤名牌”。
两年过去,乌中市集的打卡热潮消退,但人气依然不低。老阿姨来这里买一把菜,潮人们来这里买一束花,偶尔去二楼的云南菜小餐馆就餐小聚。
生活的气息,藏在菜市场的每一次称重里。
无独有偶,乌鲁木齐中路的“网绿打卡点”不止乌中市集,还有乌中驿站。如果你找不到它,就随便逮住一个路人询问附近的厕所,他/她一准知道:“喏,就是街角那个绿色的!”
没错,在上海,公共厕所也是能成为打卡点的——你时不时就能看到精心打扮的人们在此拍照凹造型。
它的大名叫“乌中驿站”,现在的模样,是经过公开招募改造方案和街区居民投票,在多达9种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的。一楼是公厕,二楼是给环卫工人的休息之所,甚至在最外面有宠物粪便收集箱并放置了可取用的垃圾袋。虽然听着奇葩了些,但被设计为270°转角花园的它,确实配得上沪上“最美厕所”的名号!
尽管乌中路老是以菜市场、公共厕所这种奇怪的方式出圈,但你可别小看了它,这条只有800米长的路,聚集了5家人气冰淇淋店,是实打实的魔都冰淇淋一条街!
Azabuya麻布屋
开篇提到的那家时不时“排队排到黄浦江”的店,正是被称为“魔都抹茶冰淇淋天花板”的Azabuya麻布屋。
这个title并不全是营销,在它还没现在这么火的时候我们就造访过这家店,当时的麻布屋就已经凭借口碑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店里的人气招牌,是2号、3号、5号三种不同浓度的抹茶gelato,性价比极高,抹茶爱好者必须试试!
BONUS
凭借一款高邮咸蛋黄gelato火遍全网的BONUS,最初是藏在陆记蟹行里的pop up冰淇淋小店,一步一步做大做强,成为乌中路上不可错过的网红代表。
茉莉花、开心果、芝士无花果都是好评率很高的口味,和麻布屋相比,BONUS空间更加宽敞,适合在店里一边享用冰淇淋一边小憩避暑。
DUFOUR Cafe & Bar
离BONUS几步之遥的DUFOUR,用现在的流行词来说,很chill。木质色调的双层小店,每张小桌子上还放着一把老底子样式的编织蒲扇。
DUFOUR本身是一家早C晚A的咖啡店,一楼卖咖啡,二楼是酒吧。最近,DUFOUR和博主“可乐没气了”合作,玩起了冰淇淋快闪。
快闪一直持续到8月20号,有三种口味的冰淇淋在售,还可以搭配DUFOUR的茶饮,时髦精们记得冲!
YISID GELATO
今年新开的YISID GELATO,是乌中路上面积最大的一家冰淇淋店,且就开在乌中市集对面,同样也是以绿为主题色。店里有近20种口味的gelato,用料讲究,价格也略微小贵。
ICY Gelato
门面低调的冰淇淋小店ICY gelato,是这一带冰淇淋店中的“扫地僧”,常常有让人惊喜的创新口味,尤其是黄油饼干gelato,强推!
乌中路最神奇之处,在于她的洋气全都渗进了市井烟火里。在这条路上,大饼油条和法国可颂比邻而居,左手边菜场水果店,右手边网红咖啡厅。
就连路边不起眼的杂货店,都是国际化十足的老外聚集地。老板娘操一口流利的英语,还有一个洋气的名字:“Avocado Lady”(牛油果阿姨)。
烘焙店、咖啡馆、时尚集合店……上海潮人们热衷的去处,乌中路全集齐了。
Money Shops
从愚园路火到永康路的Money Shops,瞄准乌中路和长乐路两大网红马路的路口,开出一家全新门店,无论几点经过都是人气爆棚的状态。
在落地窗边享用一顿brunch,或是点上一个招牌布丁作下午茶,270°街景把小资腔调狠狠拿捏!
Mata·Mata
能在乌中路上坚持多年的Mata·Mata,是周边居民口口相传的德式烘焙坊。门面看起来恍若在欧洲街头,但其实是一家定价十分良心的社区型面包店哦。
高分咖啡店云集
SHIMMER、Warming Coffee、hidden track,乌中路上的咖啡店,随便拎一家出来都是高分,走进哪家都不踩雷!
YOSUPER哟嗖噗
全上海拔尖的希腊酸奶店,也在这条路上。新鲜制作的希腊酸奶,配料表只有生牛乳和30多种菌群,质感醇厚到接近乳酪,很适合在减重期当早餐吃!
Tagi.
以各种古灵精怪的趣味原创产品出名的Tagi,在乌中路开了首家线下店。
马克杯、包包、雨伞……随便瞄一眼都能看到很多潮流博主的同款。
3ge3 project
3ge3 project是素然旗下的艺术生活品牌,这里融合零售与展览,打造了一个有趣体验空间。
逛完一楼记得上二楼看看,纯白的空间里散落着不少脑洞大开的物件,趣味十足。
Kate Wood
走在乌中路上,乍一看以为眼前这个是壁画,走近才发现,原来这辆自行车是真的!
上面的创意画出自Kate Wood,一家以木质为主题的杂货铺,店主是一位荷兰人。小到手机壳,大到自行车,各种你想得到或是想不到的木制品,都能在这里找到。
乌中路不长,一路上好吃的却不少,各个地方的美食在这里碰头。走的不是Fine Dining路线,而是轻松日常的小餐馆。
Wine to three酒过三巡
年初才亮相乌中路的小酒馆,以一款招牌麻婆豆腐披萨惊艳四座。
店里满屋子的红酒、白酒和香槟,正应了窗台上那句“喝酒不问度数,酒后不问去处”。
ELI FALAFEL
ELI FALAFEL是上海第一家黎巴嫩餐厅,餐厅临街而设,格局不大,却常常座无虚席,以外国人居多。
放眼望去,墙上的大幅中东风格壁画,异域风情十足。透过全透明的操作间,还能完整地看清大厨制作美食的全过程。
环境之外,类似于餐具细节也做的很到位,满满的中东风情。店里主打黎巴嫩料理,诸如黎巴嫩披萨、法塔西色拉、黎巴嫩特色酸奶等,全上海都很少见!
上金雀华人餐厅
火了多年的上金雀,老板是位香港大叔,店名里的华人餐厅,在他口中其实是“口味放大版”的港式茶餐厅,这一点,“翻下菜单食過你哋就能懂”!
怀念思南路上那家查餐厅的人,不如来这里一试,且不说菜单几乎完全相同,记忆中的炸鸡翅更是完美复刻!
首尔小吃+金狮粉
韩式小吃和螺蛳粉各占一半的店,整个上海大概也就这么一家。
不管是甜辣软糯的玫瑰炒年糕,还是热腾腾的臭臭金狮粉,都是一人食的绝佳选择。
大味鳗
提到鳗鱼饭,乌鲁木齐中路的大味鳗一定有姓名。一层是长条形吧台作为,二层布置了榻榻米,配合着悠扬的背景音乐,给人满满的居酒屋式温暖。
招牌的名古屋鳗鱼三吃,从一吃品尝原味,加白芝麻、海苔等配料组合成二吃,再加入高汤成就三吃,美味三级跳,俘获了不少人的味蕾。
La Vite意大利餐厅酒馆
La Vite开了十几年,依旧不断有新人慕名而来,也是去乌鲁木齐路“扫街”必去拔草的餐吧之一。
餐厅是典型的意大利家庭小酒馆风格,一侧是镶嵌着红色花纹的实木吧台,看起来厚重朴实,另一侧是两人位餐桌,色彩鲜艳的靠垫,简单的小木桌,给人放松又舒适的感觉,很适合下班后和朋友喝酒聚餐。
如果要选一条最能代表上海的路,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答案,或许是郭敬明笔下那条纸醉金迷的南京西路,或许是“宇宙中心”安福路,但乌中路,永远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
一边是潮流中产,一边是柴米油盐,这就是上海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