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希望农户可以理解滞销发生的根本原因,适当调整种植结构合规模,采用多种渠道主动寻找采购商,避免滞销的出现2015农产品滞销的原因,而不是等到滞销发生,再寻找社会的帮助。
最近几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集中报道了蔬菜水果滞销新闻。
2016年6月15日,华商报报道《临潼滞销芹菜0.4元/斤卖不掉 城区卖1.5元属正常》。
临潼滞销芹菜0.4元/斤卖不掉
6月14日重庆日报报道:重庆酉阳县桃花源街道花园村的蔬菜基地里,去年莲白的批发价在5角一斤左右,供不应求。而今年直接跌到了2角,还没人要。
2016年6月14日,视觉中国报道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定远镇正值高原夏菜集中上市季节,菜贱伤农的事件再次上演。据当地菜农介绍,6月中旬以来,青笋从每斤1元开始下跌,至1角、5分……甚至无人问津,最终只得倾倒。
6月13日、14日,《华商报》连续报道了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菜农种植的五六百亩芹菜滞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渭南官道镇还有大片的芹菜成熟待售。
6月13日兰州晨报报道《兰州榆中红笋娃娃菜滞销 无市无价愁煞菜农新鲜蔬菜倾倒河坝》。
兰州榆中红笋娃娃菜滞销
通过对近几年来滞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探寻滞销发生的几个必备条件,并找出各个原因的解决方案,或许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滞销发生的几率。
滞销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
邻居赚了钱 农户盲目扩种
2015年4月全国大葱滞销成灾,山东和河南地区大葱低到两角,连工人工资都付不起,而这一切都源于2014年大葱的好行情。同理,目前蔬菜普遍滞销也源于春节过后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好行情。
所以建议农户在种植前,要对周围的市场做一个大体的判断。如果某种产品去年行情好,导致今年整体种植面积扩大,那么应该适当的减少这种产品的种植,避免风险。
二小农经济下 农户被动营销为主
当市场行情不佳时,批发商采购热情降至冰点,种植户一旦丧失了原有的销售渠道,便会无从下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新农人提供的新的销售渠道,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联系采购商,从一亩田平台的数据来看,利用互联网资源销售农产品,不仅可以缩短销售时间,还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相同产区的销售进度。
今年海南文昌西瓜滞销期间,不少瓜农均表示,市场信息的的缺失让他们吃了大亏。滞销给瓜农们带来的思考,不少瓜农接触到了电商等全新的销售方式和渠道,打开了眼界。
三低端蔬菜滞销概率大
在人们的印象中,白菜和卷心菜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滞销。低端蔬菜更容易出现滞销,这并不是偶然因素。门槛低,种植技术简单,管理成本低,产量大成为种植户的首选。所以当白菜、萝卜等蔬菜因获得相对丰厚的利润后,农户种植积极性远高于管理相对较难的豆角和茄子等蔬菜。
据统计,低端蔬菜发生滞销的概率在70%以上,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差是滞销的主要原因。
四市场整体行情不佳
对于批发商来说,买涨不买跌是行业里不成文的规定。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当一种蔬菜价格持续上涨时,一旦买进后,意味着未来的升值空间和收益都是很大的,所以在蔬菜价格上涨的同时,抢购现象经常发生。但蔬菜价格下滑时,买进和卖出间的差值就意味着亏损,所以批发商不愿意买进更多的农产品时,农户手中的货源也就很容易发生滞销。
2016年6月全国普遍出现的蔬菜滞销现象,直接原因就是蔬菜价格的普遍下滑。据一亩田产地数据显示:近期全国主产区白菜平均价格已经下滑至0.2元/斤,甘蓝价格下滑至0.18元/斤。所以,在整体行情不佳的大环境下,农户应选择主动出售产品,而不应该惜售。
五气候条件异常
从这几年的新闻报道中,因气候因素导致南北地区蔬菜相互冲撞成为滞销发生的主要引发因素。在正常年份中,从南到北,农产品各个地区都具有特定农产品的种植规律,来满足人们一年四季对蔬菜的需求。当气候条件异常,导致农产品收货期提前或者推后,从而造成地区间同一种农产品叠加上市,市场供应饱和后,滞销现象就会出现。
2011年11月山东等多地出现白菜滞销事件,就是因为北方各省和湖南湖北的白菜都在这段时间集中上市,竞争激烈。全国的白菜太多了,收购商收的越多,也就亏得越多。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地里的白菜难逃烂在地里的命运。
展望
从滞销发生的几个必备的条件来看,除了天气因素属于不可控制的客观因素,防范的困难较大。而其他几个因素则属于主观因素2015农产品滞销的原因,通过采取改进措施是可以避免的。希望农户可以理解滞销发生的根本原因,适当调整种植结构合规模,采用多种渠道主动寻找采购商,避免滞销的出现,而不是等到滞销发生,再寻找社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