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在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里“挖”宝,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历史长河中深挖细掘。
今天的“挖”宝,我们先上图——
这两张图片里的物件,就是文章标题里所提到的——老海报、老仪表和木制螺旋桨。而它们共同的主人就是新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教练机——初教6。
就在上周,8月27日,是初教6飞机首飞65周年的纪念日。60多年前,飞机试制捷报频传,一批批飞机、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陆续问世,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史上一个个新纪录。初教6,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一代名机,初教6本就充满了传奇色彩。这大幅的海报、古老的仪表以及罕见的木制螺旋桨,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跟着小飞侠来一一探究吧。
作为教练机,初教6采用双舱布局,前舱学员,后舱教员,前后舱所有操作联动。
无论前舱、后舱,初教6都保持了基础的机械仪表盘的显示——如何“搞定”这些“眼花缭乱”的仪表,是飞行员飞上蓝天的必备功课。
看着这些使用至今的仪表,我们不禁想起了中国飞行员永远的记忆,初教6飞机开车口诀——“注油三五下,口令声音大,舵平刹车紧,油门一厘米,磁电1+2,按下起动钮......”
众所周知,现在飞机的螺旋桨都是金属的或复合材料的。但在最初,航空器螺旋桨却是木质的。你知道新中国第一副木制螺旋桨是怎么来的吗?
▲1963年11月11日,第一批木质螺旋桨桨叶装上飞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1960年8月25日,第一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做出决定,要求刚刚成立的国营惠阳机械厂(现航空工业惠阳)于年底前试制成功安-2运输机(即运5)木质螺旋桨。12月23日,根据主机需要,航空工业局又下达了《关于提前试制雅克-18A飞机用空气螺旋桨的决定》,要求“按照关于加速新型教练机试制的指示,提前试制初级教练机用的空气螺旋桨,把原来安排试制的安-2用螺旋桨的准备工作往后推迟”。
1963年1月24日,航空工业局要求“红专”502(即初教6)型飞机使用B530-Η35木质螺旋桨,其中B530-Η35木质桨叶在1963年试制成功,桨毂由国营新卫机械厂(现航空工业郑飞)长期定点供给,一并装配试验,并于1964年参加发动机长期试车。
航空人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不懈努力,第一副木质桨叶B530-Η35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试制成功,并于1963年9月装在初教6飞机上试飞成功。比预定计划提前半年完成,填补了航空工业在这方面的研制空白。
▲制作中的木制螺旋桨
1963年10月10日,国务院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对工厂的产品图样资料、技术条件、工艺文件和试车、切样、试飞等进行了全面审查鉴定,同意予以验收,批准B530-Η35螺旋桨桨叶转入批量生产。
10月11日,B530-Η35木质螺旋桨桨叶定型会议在惠阳机械厂召开,国务院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主任、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等来到神星厂区,参加定型签字仪式。庆功大会上,空军第六航校派来的两架初教6飞机,装上了惠阳机械厂生产的第一批木质桨叶,飞上了祖国的蓝天。
▲1963年10月11日,惠阳举行第一副木质螺旋桨桨叶定型仪式,国务院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主任、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右)宣读鉴定证书
然而,木质飞机螺旋桨桨叶生产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原材料供应运输困难、木材出材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材料价格昂贵;而且材质性能试验工作量大、工艺过程复杂、室温和湿度控制要求严格、生产周期长、使用寿命短。惠阳机械厂生产的第一副木质桨叶出厂价格为3.8万元,其中木材成本就占1.8万元。而同型号的苏制桨叶价格仅为3000元。由于木质桨叶的这些缺点,国外已广泛采用金属桨叶取代木质桨叶。
鉴于此,聂荣臻副总理早在1962年末即向三机部提出,要尽快研制金属桨叶。1963年4月14日,航空工业局总技术处召集有关单位,就金属桨叶代替木质桨叶问题举行专题会议,就研制金属桨叶和玻璃钢桨叶等问题提出具体建议。经局党组同意,由惠阳机械厂成立一个由20人组成的专门研究小组,抓紧安排试验任务。
惠阳机械厂组织力量进行初教6飞机用金属螺旋桨的研制,并将其命名为“奋发”530螺旋桨。当时国营惠阳机械厂第一副木质桨叶正在摸索试制阶段,新厂房还未建成,技术不成熟、人员不足、参考资料少。经过认真分析,技术人员重新确定了设计原则,采用硬铝实心结构方案。在研制过程中,工厂连闯了风洞、计算、制造、测量设备、试车、试飞、排振等7大难关。
▲惠阳机械厂研制的第一副金属螺旋桨桨叶——“奋发”530
1964年初,工厂开始投入桨叶试生产加工。由于是第一次加工金属桨叶,毛坯和设备条件较差,工人和技术人员都没有经验。为了加快生产进度,工厂提出全厂搞科研的号召,坚持土法上马,土洋结合。桨叶采用自由锻毛坯,余量达40毫米,没有靠模铣,就用手工一点一点抠出来,没有弯曲校正机就用液压千斤顶校正。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加班加点,苦战3个月,到1964年“五一”前,终于制成了3副桨叶,并于6月和7月分别在湘江机器厂(现中国航发南方)、洪都机械厂(现航空工业洪都)进行了对比试验和对比试飞。
为了进一步考验金属桨叶在外场条件下的使用情况和配套性,1965年2月,在空军第六航校进行飞行试验鉴定,共完成了22个起落、飞行了7小时12分,历时12天。最终,实现金属桨叶工作正常,与原木质桨叶相比无显著区别,可以满足初教6飞机的性能和配套使用要求。
1965年5月20日,国务院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奋发”530金属螺旋桨设计定型。第一副金属桨叶的研制成功,在我国航空螺旋桨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从此,木质螺旋桨进入了历史博物馆。
“宝刀不老”初教6
纵横蓝天65载
有传承
也有改进
从军用到民用
一代神机的传奇仍旧在延续
铁粉必看
文图、制作/兰健
统筹/丁译婷 主编/肖瑶
监制/程晓敏
来源/中国航空工业历史博物馆、央视军事、《中国航空工业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