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声不响的,爱奇艺上架了《台北女子图鉴》。
海报就不怎么好看,没想到正片更难看。
桂纶镁应该很久没出来了,原来的文艺女神还有浓浓的滤镜,没想到这次“复出”的角色如此失败。虽说演技可以塑造角色,可是并不能弥补演员本身和角色气质完全的不匹配(我印象中能完美适配任何类型的角色的演员只有一个周迅)。各个版本的女子图鉴都离不开向上爬升和征服的欲望,可是桂纶镁非常性冷淡的一张脸,就是很看破红尘的样子,很难被说服从而进入这个角色。更何况《台北女子图鉴》里好几个男朋友对她都是“一见钟情”,不是说她不漂亮,她是漂亮的让人不敢接近的类型。
其实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问题是出现在演员本身,只是觉得情节很刻意,直到杨瑾华出场,我突然知道了问题出在哪,带入一个风情万种又有工作能力的姐姐(简言之,又美又飒),谁能不爱呢,一瞬间希望主角是杨瑾华。
很漂亮,很精英。
可这才是有情感血肉、异性缘很好的女人。
再对比一下后面出场的曾恺玹,同样都是职场女性,到底哪个更适合《女子图鉴》这个主题。
不是很明白造型师给桂纶镁的造型逻辑,尤其是最后几集这个泡面卷发型,你自己看看这合理吗?
还有这个无敌显脸长的黑长直造型,有种为了配小奶狗弟弟强行扮清纯的不适感。
好了,对于演员本身的评价,是非常主观的,仅就此剧做上述言论。接着还是说说剧本身。我们本身就应该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原版《东京女子图鉴》,主角通过和不同的男人交往,走入不同的人生阶段,从而一步步寻找和接近自我,在东亚社会体系中,这显然是一个相当有争议的做法。如果不能在整个叙事中将动机深入到精神层面,主角就会背负“滥交”的称号。在《台北女子图鉴》中,就充斥着弹幕对主角一集一个男朋友的不理解。东亚社会文化崇尚的是“忍”、是“中庸”,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没有强有力且直白好理解的理由,观众是很难和主角同情的。
《女子图鉴》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主题,我可以说,在我们生活的男权社会,男性可以脱离女性的影响成长,而女性绝对无法脱离男性的影响成长。通过刻画女性和男人、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男权社会不同阶级产生的关系和彼此间的影响,来讲述一个女人的成长经历,是很有意思和意义的故事。而《台北女子图鉴》并没有表现出这其中哪怕些许片段。
如果像剧中主角表现出来的因为男方的控制欲很强、男方不愿结婚、男方太过迁就她、男方太不迁就她等等等等而一再去换男朋友,去等待所谓的“MR.right”出现,而最终这个梦想中的男人也确实出现了,那么这部剧应该现在立刻马上被丢进历史的故纸堆。编剧应该认识到了这点吧,最后没有安排主角和她的发小在一起(对不起最后一集我实在没勇气看完,大概猜了一下),不然腐朽的气味恐怕会穿透电视熏晕每个观众。
新时代的我们是不能接受女人换男朋友吗?当然不是。我们代入一下主角,一个有追求有想法的小镇女生,来到繁华的大城市,追寻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辗转职场的过程中,她逐渐感受到自身的无力感,她在和不同男性(及其背后的阶层)的接触中,似乎找到了无力感的来源,她更迷惑了,是要成为自己,还是成为男权社会的附庸,就像其他女人那样;在一次次和自我意识的斗争中,她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和这个男权社会的相处之道,或者说,她和男权社会和解了。她并不是最强的职业女性,也并不是最贤惠的家庭主妇,她仅仅是一个平凡的女人。——我们要看的不是说教、不是指导片,而仅仅要看一个女人的故事罢了。
说回剧本身,它欠缺的部分恰恰是“女子”和男性社会的交手和斗争,剧集本身只呈现了她和男人们的恋爱日记(夸张点说是流水账也不为过),每个男朋友的出场顺序调换一下也不会有问题,因为女主自始至终都用最初的态度和想法对待和看待每一次恋情、每一个男朋友,说好听点叫纯情,说难听点叫没脑子,人物成长完全没有递进关系,女主平铺直叙的经历了11段感情,从二十岁到四十岁,不忘初心的谈恋爱,这不叫《台北女子图鉴》,这叫《爱情呼叫转移台北版》,还是超长剧集版,就问这有意思吗?
看了一下编剧还是两位女士,那么只能说二位台湾省编剧的格局有待提高,塑造的女主在每段关系中都理所应当的享受着男方的照顾和关怀,男主都塑造的要么帅要么富要么年轻,每次最后女主委屈吧啦的要分手都透露出一丝“作女”的气息,拜托,别再搞臭未婚女性形象了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