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翻看朋友圈,略有感概。毫无疑问,朋友是幸运的。旅居海外,有机会拜访那些历史名城。转念一想,我也是幸运的。那些不朽的艺术,竟能通过某种人际的丝线与我交织。真是与有荣焉。
不过部分照片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兴趣:打卡。
想象一下你在法国,卢浮宫,蒙娜丽莎前,摆出灿烂的姿势,等待着同伴相机的咔擦声。这个情景是虚构的,但我愿意这么比喻。
近日得闲,去了某地的美术馆。游客纷纷,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美术馆里拍照是普遍现象。换在几年前,我大概会批判某些行为。但我已不那么文青了。如今的情况是,这些行为很有趣,值得聊聊。据我观察,美术馆里的拍照大致有两种:
1.拍摄展品2.与展品合影
1. 拍摄展品
揣度是我一向的爱好,在此给出以下几种解释:
1. 被展品吸引,希望拍照保存以便后续欣赏或者分享给友人
2. 记录生活,通过展品的照片串起回忆
3. 来都来了,看不懂也还是拍下来。或许以后就懂了
被展品吸引
很理想的情况,与艺术产生了某种火花。按照我的观念,这一刻作品才算完成。如果还能有知心朋友分享感受,实在是了不起的福分。
记录生活
正如一切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事物。某种特定的气息,某首重要的音乐,能够唤起我们对某段时光的独有回忆。照片亦然。
来都来了
就好像大学里的拍照笔记。没怎么听课,但还是留有学习的念想,便把教学内容拍下来,好似这样能让自己安心一些,勉强有了依靠。那么下课后,是认真依据拍照内容来复习,还是一直堆积在内存的墙角,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上面的类比隐藏着好的倾向:认为自己应该去学习。换在艺术展览中,拍照则意味着有接触欣赏作品的意图。这是值得鼓励的。
“我的”艺术
简单聊聊自己的艺术欣赏观,作为对以上三类的总结。
如何欣赏艺术?
1. 介绍、描述、赏析。各种美术史、纪录片、博客文章.....总言之,一切普及性的知识资源。这很有帮助。但艺术的阐释永远不能代替艺术的欣赏。我并非汉语言文学出身,但我愿意作这样的类比:再深厚的文学史基础,再深刻的文艺批评,都绝不能使人放弃对于文学作品本身的阅读。
2. 居家欣赏。通过艺术的复制品。得益于技术发展,许多原本只能在各国美术馆里看到的经典作品,如今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很多美术馆都推出了馆内藏品的数字资源,也有一些网站在做这方面的聚合工作。如果实在欠缺互联网资源的检索能力,还可以去某些网购平台寻找。与此同时,纸质的画集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普遍价格偏高。还有部分出版社为了满足原真的欣赏体验,结合新型影印技术,将艺术品的高清复制带到大众面前。这些都极大程度上方便了艺术的欣赏。3. 展览欣赏。在我看来,这是最值得提倡的方式,有着非凡的熏陶效果。假如某人平时通过音乐软件聆听勃拉姆斯的交响乐,那么第一次去音乐会现场欣赏时,他一定会大吃一惊。这种类比没有严谨性,但能表达我的含义:展览欣赏与居家欣赏是截然不同的。我愿意详细描述这些差异,可惜目前感想有限,姑且简单聊几点:导览词、艺术氛围、强制性沉浸、有规划的展览布置...
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展览上能够邂逅属于自己的作品。“我的”艺术。在此分享近日逛展的某处感受,作为例证:
铁质的摆件。踱步上前琢磨。是许多长方形铁片拼成的,许多镂空,总体呈心形。表面印着一些旧的影像,黑白的。再看旁边的文字介绍,“力量”。我感到迷惑。
猛然间,我认出其中一张照片。白帽黑色制服,美国的水兵,他正在俯身亲吻一位女士。身后许多人走在街上,模样轻快——二战胜利后的美国街头,人们在庆祝胜利(此时搜索后,我得知这张经典照片名为“胜利之吻”)。
更多记忆向我涌来,更多照片被我认出。都是二战后的欢庆之景,一种感觉弥漫在我的脑海:超越国家、种族、阶层的喜悦,一切陌生都被连结,浸没在生命的胜利中。
伴随着若有若无的思考,某种意义正在被揭示。被拼接起来的“胜利”们,组成一颗心,名为“力量”。寓意仿佛呼之欲出了。但此刻我又注意到那些镂空部分,这些铁片并不是紧密地贴合在一起,而是随意而不规则地组合。等等。铁,为什么是铁呢?心是热的,跃动的,而铁是冷的,机械的。铁几乎是生命的反义词。再看那些老照片上喜悦的面庞:他们胜利了,那么其他人呢?那些被历史镂空的部分呢?我甚至感觉到,这些“空”才是这件作品的“实”。
我没有拍照。我能预见的是,我不再会遇见这件作品。此时一别,便是永别,什么记录都不会有。我并不打算留念,也不觉得惋惜。它已经被完成了。在这些隐秘的感觉、思考与判断中,它已经成为了“我的”艺术。一切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逆的、定格的。艺术欣赏便是如此: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2. 与展品合影
话锋回转,美术馆里的拍照,也有合影式的。大致有两种分类:
1. 面向镜头,偏重于与展品的共存。互动感。
2. 面向展品,偏重于彰显欣赏的姿态。文艺感。
面向镜头
把展品当作旅游景点。我来,我见,我合影。
面向展品
把“欣赏艺术”的行为或者场景作为照片的主题。
作为艺术品的艺术
很显然以上两种拍照行为不涉及艺术欣赏。针对潜在的批判者,我有一些辩护。首先是一个问题:艺术是否只能被作为艺术看待?
艺术在何处?假如我现在请人把“艺术”给我,我可能会收到一幅油画,一尊雕塑,甚至是一场音乐会的门票。可能性有很多,但不可能收到虚空的漂浮着的“艺术”。因为“艺术”作为概念并不实际存在,总要依赖一定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形式就是“艺术品”。在此我也可以进一步断言: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品。既然我们实际能接触的只有艺术品,那不得不思考它的本质。显然,没有任何规定要求艺术品只能具有审美属性,或者只能被当作审美对象。
艺术品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奇观——这与理想的旅游景点有所重合,所以美术展中的合影并不奇怪。同时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很难简短解释,暂且略过),艺术被具有了“上流”或者“高尚”的标签,被赋予了社会价值。那么看似附庸风雅的举动也完全能够解释。其实艺术品还有许多审美之外的特性,衍生出很多有趣的现象。或许以后有机会探讨。
不过话说回来,美术展里的合影,本身也有益于公众的艺术教养。如今的美术馆,往往会规划出打卡地点。这样拍出的照片进入社交平台,有很好的宣传作用。无论如何,先把人骗进来。骗进来多少总要受到点熏陶。骗的人多了,也有利于展方的营收与发展。有人总好过无人。艺术总归是人的艺术。来句不严谨的结尾:开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