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融·和》第六届两岸文化产业艺术展
(唐思瑛篇)
为进一步推动两岸艺术文化交流与发展
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松山湖分会
策办 2023《融·和》第六届两岸文化产业艺术展
并同时举行开展活动项目 :
《艺术大讲堂--大先生开讲》及《陶艺制作与彩绘活动》
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
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指导单位:
东莞市台港澳事务局
东莞松山湖商务与投资促进局
东莞松山湖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局
主办单位:
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松山湖分会
承办单位:
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东莞艺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民革东莞市委员会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
东莞台商子弟学校
青年企业家协会
东莞侨留会
2023《融·和》第六届两岸文化产业艺术展 活动项目
策展人 : 陈涵懿、林右正
大陆参展画家(依姓氏笔画排列)
马映、尹扬华、孙鸿庚、杨宝录、张旭、张怀勇、姚陈橦、袁赤峰、曹丽云、莫金水、郭梅焕、陶六一、黄锦辉、傅进南、谢煜
台湾参展画家(依姓氏笔画排列)
王德亮、李元庆、李沃源、李炯毅、林右正、陈能梨、陈涵懿、柯沛鸿、唐思瑛、黄中泰、萧正一、康佳雯、曾盈齐、詹丽芳
唐思瑛
唐思瑛,字子民,笔名唐山,法号 : 常山、本相,外号坐忘楼主。皈依佛门当代五虎将之一,中国近代十大高僧之一的广慈长老。师从张大千、何仁先、王永华大师等。
1962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祖籍广西东兰县。
1970年随父唐芳能拜见张大千居士遂耳濡目染书画艺术。
1973年保送原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就读电机工程科。
1979年官拜上尉连长,退役回归故里。
1980年随父亲拜见南公怀瑾老师学习禅门佛理之学,专研佛教禅宗公案人物道家、工写合一画。
经历 :
东莞城市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楹联学会 会员
上海弘济书院 艺术顾问
中国扇子艺术学会 会员
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 委员
台湾台北国际文物维护学会 理监事职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暨历史博物馆世界宗教博物馆馆藏 修复师、鉴定师
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文物书画修护传承技艺师
行政院劳工委员会职业训练硏究发展中心 书画文物装裱教材编撰委员
台湾辅仁大学城区部成人部书画教师
信义幼儿园、吴兴国小、仁爱国小书法国画班教师
台北县政府书法国画社指导老师
三顾茅庐雅集(字画文物修复装裱工作坊)主人
唐廊艺术书画文物创作坊、书画、装裱、篆刻、杨式太极拳教师
专长 :
1.传统装裱及西画装框。
2.拓碑、书画文物修复装裱。
3.书法、国画、篆刻研究创作展示。
唐思瑛
《声声催赋惜春吟》
「变」,意谓着生生不息、永生不断,其实只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现象。创作自主,任何作风没有流行或独拿的理由。艺术发展的基本法则一全在一个「变」字,寻求满足内在的世界,并且可以为之着力立命。
艺术本身源自于绝对的精神意识-美感、存善、至真是纯粹自我的产物,是别人无法越俎代庖,自己也无法强词夺理。当时之八九的人无法引起共唱,再多的说词辩解,尽是多余的。美善与真总是离「会心」不远,有时极似「顿悟」的趣味,甚至于被视为另一种「慧根」,
我试求探索书法与水墨之间的结合「字中有画,画中有字」,书与画皆是线条的基本表现,而文字的基本条件在融合「形音义」作为自己的创作理念,任何创作必是先重视自己的想法。艺术的语言是具体诠释主题的本事,与形而上的美感互为表里。反之,不能以心造法或感应融通,将会不自觉地骑牛寻牛,反而丧失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机。
冠中老人一语惊人「笔墨等于零」似有所悟之意 ,他曾引用石涛的偈语:「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书画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呈现,艺术是要把整个身心和最真实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中,而寂寞则是自己心灵上的孤独,然我享受了「孤独」。
割爱与不舍,最不易的是融合,从零开始再归一,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由自己在生活中不断地思考,面对素纸,敬谢答客,我便与素纸对话。提供解答,探索立意,把思绪的轨迹倾注在纸上……日月经天,周而复始,唯有内心潜藏的源头活水,近似参禅悟道,一种自在驰骋的惬意,沉浸其中是无限的快乐及妙用,物我两忘连成一气,如同呼吸一般,就是我生命的有机体。
时在己丑夏宴罢归来草写创作随笔 唐山草笔
作品欣赏
《從來山屿已春深》 96x180cm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60x100cm
《日出红花红勝火》 64x104cm
《湖山清夏不应豊》96x180cm
《高山流水绿意盎然》96x180cm
资料来源 : 唐思瑛
编辑 : 松山湖台商会、东莞艺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