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案例精选 | 山东省S县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群众工作路径
2023-11-21 08:12  浏览:23

编者按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基层党组织应当如何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应当如何谋划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和协调产业建立后的利益分配?本案例中从宣传动员和利益赋予的角度比较了山东省S县两村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有效实现路径,为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作者简介

曾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

李玉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硕士研究生。

一、案例概况

山东省S县位于鲁西南,县内山头561座,低山丘陵738平方千米,占县内总面积67%,是典型的农业县。本文选择的两个村庄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单位的两个核心村庄。在S县着力打造这一片区的背景下,两个村庄都先后承接了大量政府的项目资金和政策资源,在市场环境、地域特点、制度政策、成长周期上都具备一定的相似性。然而在面对同样的资源投入的机遇窗口时,两村在产业选择、运行、利润分配等决策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并由此带来了不同的产业发展结果。

D村全村有1801人,耕地800余亩,土质以片麻岩为主,地势南高北低。2017年,该村承接了产业扶贫项目专项资金,第一书记牵头成立樱桃种植合作社,但由于樱桃品种老化、农户的管理经验较少、产业规模较小和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樱桃种植的效益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该村考虑到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要,又投资了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毛木耳与赤松茸两种食用菌种植项目。同样由于食用菌种植基地的生产规模较小,木耳和赤松茸产出量达不到企业收购的标准,很难打入外地市场,销售渠道成为了食用菌合作社继续发展的绊脚石。D村接连兴办的两个产业都只是依靠政府的扶贫资金“输血”,一直没有形成持续发展的产业。

N村毗邻D村,全村共有728人、1120余亩耕地。2021年,该村基层党组织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N村村支书带着村党支部成员和村民代表接连前往安徽合肥、江苏南通、辽宁丹东等地考察草莓产业技术和发展模式,决心成立圣都草莓专业合作社。随后,该村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种植,并且村支书向村民承诺,出现任何销售风险,支书兜底,以最低10元一斤收购。在承接产业扶贫资金后,该村流转土地、聘请专家、修建大棚、引进种植技术,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目前,N村的草莓在S县市场上份额已占到1/6,N村人均收入从2650元涨至17600元。村产业项目年总产值已达1720万元,带动周边村就业300余人,整个草莓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二、群众工作与振兴有效:基于S县两村实践的比较分析

(一)调查研究:切合乡村社会的工作现实

从D村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樱桃种植项目还是食用菌种植项目,都存在调查研究不足的问题。由于资金主要来源是省派第一书记带来的专项资金,第一书记在产业发展上拥有很大的话语权,然而他对于村庄的土地、气候、村民种植习惯等都缺乏深度了解,又存在两年到期考核的压力,为了尽快作出“可视化政绩”,项目往往在简单调研、参观外地经营模式之后就匆忙“上马”。如投资樱桃产业时,忽视了当地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户从来没有种植过大棚的问题,该村也没有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支持,致使农户总体上对于樱桃种植缺乏经验和信心,从而影响了樱桃产业的发展。而在投资食用菌产业时,又是照搬附近Y县的种植模式,没有对当地的食用菌市场进行调研,忽略了当时已近饱和的市场现状。并且该村由于生产规模小,产量不足以吸引外部收购,而自行销售不仅带来了额外的成本,也让村庄产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致使发展陷入困境。

与之相对应的N村则是另一番情景。该村主要决策人是土生土长的村支书,年轻时曾外出在南方做过水果生意,他不仅对村庄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并且对水果产业有着深入的了解。2013年开始,他多次到各地参观乡村致富的典型,并邀请专家学者对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估,最终形成发展草莓产业的初步构思。随后,他又带领党员前往安徽合肥、江苏南通、辽宁丹东等地考察草莓产业技术与发展模式,最终选择邹城市中心店镇合作社的运营模式。这位支书总结道:“一是要考虑种植的产品是否赚钱;二是要考虑产品是否容易管理,种植技术是否容易掌握。”同时,他积极寻求市场合作,与当地许多超市建立联系,确保该村种植的草莓能够实现产销对接。充分的调查研究让他对草莓种植的可行性和潜在的利润空间有了清晰的认识,为该村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提供了条件。

(二)宣传动员:提升群众工作的实际效能

从D村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两次投资体现的均是第一书记的决策思路,缺乏群众的集体动员和参与。成立合作社吸纳农户是为了对接政策红利,除其中专业大户真正参与经营外,其他人仅仅是“挂名”,不参与劳作。群众对于村庄的发展目标和项目意义也不了解,认为合作社是村干部通过公共资源为自己谋求私利的载体,自己只是土地流转的交易对象和雇佣劳动的“打工人”。因此,D村的农户对于村庄产业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很低,整个村庄的产业发展机遇最终成了大户一人苦苦支撑的负担。

而N村则通过细致的宣传动员让草莓产业发展的规划成为了整个村庄的共同意志。具体来说,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讨论决策。在基层党组织形成初步规划后,村支书将该方案带到村民大会上进行讨论。这个环节为农民提供了参与决策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疑虑。(2)入户动员。党员们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与农户进行沟通和交流,耐心解答农户的疑虑,使农户对村庄产业发展的思路逐渐接受并认同。(3)集体承诺。村集体作出承诺,统一采购草莓苗、购买化肥农药等。这种集体行动展示了对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增加了农户对项目的信任。(4)技术指导。种植过程中,村庄集中聘请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指导,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这样,农户能够获得必要的知识,确保种植过程的顺利进行。(5)信息传达。村庄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的信息都对农户进行了有效地传达,包括产品价格和供需规模等。这样,N村使农户真正了解村庄产业的项目决策和规划,激发了他们对“共同的事业”的认可和支持。

(三)利益赋予:回应乡村振兴工作的价值取向

从D村的产业运行的载体——合作社的运行状况看来,合作社名义上由村集体牵头,事实上村集体仅作为土地流转的工具,并不能从大户经营的收入中分到利益,甚至村集体还要向其进行补贴以推广宣传,打造亮点成绩。由于合作社并不实质性运作,不能提供技术指导、市场对接、集中采购等服务,农户无法利用合作社来集中资源、共享成本、提高谈判能力,并获得更好的市场准入和销售机会,导致D村的农户在村庄产业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收益回报很少,逐渐丧失了参与的热情和信心。

而N村则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合作社运行制度。首先,合作社确立了实质性的股东身份,使农户成为产业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农户作为合作社的股东,有权参与会议,发表对产业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这使农户能够积极参与决策过程,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参与感。其次,合作社通过分红的方式将收益回报给社员,使农户直接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经济利益。这激励了农户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经营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投入度。据统计,许多社员年收入达到了20万~30万元,真正提升了农民收入。此外,合作社还规定了村集体在分红中的比例,确保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村庄公共福利的增加。通过固定比例的抽成,村集体也能够从产业发展中获得一定的收入,进而用于提升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和福利待遇,惠及整个村庄的农户。由此,N村的产业发展形成了正向的循环,农户参与的热情度高,产业发展的势头也就更强劲,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户获得的收益也会增加,这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参与和投入热情。

综上,可以观察到,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成功与否有重要的发生逻辑,就是是否做了细致的群众工作。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党组织能够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意愿和诉求,帮助党组织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和群众利益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通过党组织的宣传动员,群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产业振兴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通过党组织领导下的利益赋予,群众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支持度持续增强,他们对产业振兴的信心和参与意愿大大提升。

原文来源于《中国领导科学》,2023年第5期,约10000字。

推送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如有兴趣,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提取码:aquh)。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内容编辑:卢腾

图文编辑:程竹

审定:姬生翔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