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器材
安防讲堂丨养犬务必“宠”爱有方
2023-11-22 17:32  浏览:20

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活泼可爱的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增添很多欢乐,但如果不对它们加以约束和管理,就会带来噪音、污染、伤人等诸多社会问题。

今天,塘桥派出所社区民警李凯就来谈谈如何文明养犬、“宠”爱有方。

事件回放

10月15日下午,市公安局塘桥派出所接到报警求助,市民张女士4岁的女儿被他人饲养的中华田园犬咬伤,因赔偿问题与犬只主人发生纠纷。

民警现场了解到,涉事犬只是附近居民王老太养在自家院的宠物犬。平日里,王老太每天都会打开院门让狗独自出门遛弯。

当天上午,张女士的女儿在弄堂里玩耍,看到狗狗可爱,便将随身携带的零食喂给狗吃,却在喂食过程中被狗咬伤了手臂。

张女士带孩子前往医院接种狂犬疫苗后,前往王老太家讨要说法,双方就医药费赔偿问题发生纠纷,僵持不下。

掌握充分证据后,民警依据《苏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对王老太进行了处罚,同时明确双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警提示

《苏州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饲养犬只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不得放任犬只恐吓、伤害他人,不得污染环境,不得损坏公共设施,做到依法、文明、科学养犬。

养犬个人携带犬只外出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 为犬只挂犬牌;

(二) 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束1.5米以内的牵引带牵领,或者怀抱、装入犬袋犬笼;

(三) 主动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

(四) 乘坐电梯避开高峰时间,并采取怀抱、装入犬袋犬笼或者戴犬嘴套等措施主动避让他人;

(五) 即时清除犬只粪便。

同时,《民法典》规定,宠物主违反管理规定,没有对宠物采取相关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未注射疫苗、遛狗没拴绳等),从而造成他人损耗的,宠物主应当承担责任。

居民尤其是对犬只有极大兴趣的未成年人,在外遇到无人牵引的犬只时不要主动接触,因不掌握陌生犬只习性,在抚摸、喂食、玩耍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会激怒犬只,被犬只攻击伤害。

民警建议

杜绝不文明养犬行为,需要多方发力、综合施策,从管理、服务、防护等方面解决犬只扰民、污染、伤人问题。

守好养犬第一关

售卖宠物的门店是文明养犬的第一阵地,在售卖宠物时,应明确告知买家饲养宠物需要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完成登记,规范饲养行为。

完善设施益处多

村(社区)、小区物业可根据管理范围内犬只数量,增设宠物粪便箱,方便养犬人及时清理、处置遛狗过程中犬只产生的粪便,减少环境污染。

物业管理处可以增设犬只临时寄存点,在主人无暇看管犬只时,将犬只临时寄存在公共犬笼中,避免犬只逃窜伤人。

防患未然保安全

居民要远离流浪犬只、无人牵引犬只、烈性大型犬只,不要图一时新鲜对陌生犬只作出引诱行为,以免激怒犬只攻击伤人。若被犬只抓伤、咬伤,应当第一时间就医治疗。

居民发现大型犬只、流浪犬只存在伤人隐患的,应及时联系公安机关处置。

ZJG POLICE

供稿:塘桥派出所

美编:黄一帆

审核:吴宇星、王    超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