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履带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链式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安防2023 | 找到问题 面对问题

   日期:2023-12-20 18:49: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4    评论:0    

先说正经事,做一做2023年“安防”市场的预估和分析。这里的安防之所以加引号,是再强调一下,仅限于安防,对很多TO B端业务和智能物联网、数字智能化应用的非安防业务,不包括在内。

| 2023年市场情况评估

2022是疫情管控最后一年后,对各行业市场,包括安防市场产生的影响是比较深的。2022年安防行业的市场规模,我们仍旧坚持原有数据,在6384亿元到6385亿元,同比增长1.6%,维持在一个低位增长、有限增长、缓慢增长的水平。但疫情管控对于市场的影响,深而不远,是短时期的。真正对2023年乃至随后五年内行业市场影响深远的是宏观经济形势、下游用户的需求情况和重点产业的发展状态。

2023年,经济大环境总体平稳,但需求偏弱。具体到与安防相关的产业需求端偏弱,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和G端业务。年初我们曾预计今年市场增长率约在3%-5%,这个数据到年底结合着下游需求看,有些偏高。根据需求端、有财务数据的半年报和季报以及北上深杭等产业集散地企业调研情况综合判断,今年安防行业的市场规模大约在6600亿-6700亿,增长率约为2%-2.5%。这个数据,理论上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因为取样率并不是很高,数据样本不是特别广泛,所以有待进一步考证、订正。

这个数据之所以与部分机构出的数据相差较大,最重要的一点是统计边界。以龙头企业为例,海康、大华、宇视等企业,有部分业务已经完全脱离安防范畴,属于物联网、智能化赛道,而且这些业务占比越来越高。这些龙头企业年营收已经超过1000多亿了,但其中安防部分的占比在逐年降低。如果把年报数据完全归纳到安防,总体市场的情况看似很可观,但完全不客观。第二点是需求端与供给端的重复计算问题。第三点就是部分规模型集成商和中小集成商转型转行在2022-2023年非常多。大的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如数字政企、合同能源管理、交通运营等,小的向家装、智能化配套安装运维、中小商业场景运营等转(甚至一边做视频出入库一边卖保险、卖驾校培训),与技防、科信完全不沾边。而且企业有生有灭,很多统计往往看生不看死,这种“向死而生”的统计结果,只能是越来越大,但真实可靠性有待商榷。

至于安防行业各产品线的具体情况和供需两端的详实数据和增长率,要等到明年二月份后,把数据都收集完再做详细拆解,现在出来的都是骗人的。

好了,正经事说完,接下来随便跟各位同事聊聊想说的几个话题,没什么逻辑关系,就是说说感想。

房地产市场对安防和物联网企业影响有多大

记得2021年写文章,说安防行业增速放缓,就有人留言说房地产放缓导致的。当时还辩论了几句,最后觉得没意思,直接怂成对对对你说的都对。

单就房地产市场的下跌、暴雷对安防行业和智能物联网领域的影响看,没有想的那么大,大可不必危言耸听。住区也好,商业地产也罢,与安防或者说技防相关的设施到底有多少?房产的大钱是不是花在了这里?产品线包括摄像头、门禁、对讲,场景包含停车场、出入口等,也就这么多吧。一个小区,从设备商、代理商到集成商、工程商,几十万撑死。一年有多少新楼盘?每个楼盘都要加装多少设备?算一算数,真不够一个交通项目塞牙缝的。安防的主要客户,从来就不是E端,而是G端。所以房产暴雷真正利害关系最大的是银行,是直接从业群体,是水泥、钢筋等建筑建材行业。

但多年来靠土地经济维持基建的地方政府出现财政问题,对地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暂缓或者干脆停滞,才是对安防这个TO G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这也是上边说的需求偏弱的原因之一。这是连带关系,要硬说有关系,也行。不过经济大环境不光是房地产有泡沫,还有很多水分要挤出去。房产不过占了GDP总量的6.1%,而且比例还会不断降低,所以说安防受这个影响巨大的逻辑,说不通。

安防到底还行不行

前些日子在一个群里讨论过这个问题,有些感慨。我们直接从业的,都对短期比较悲观。但间接从业者,比如软件平台的、AI的反而比较乐观。这个问题要分开看。直接从业者看短线,间接从业和研究机构看长线。短时间内,在技术、设备、需求都没有突破性增长,存量资源已经趋近饱和,G端投入不会有较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不乐观是一定的。但反者道之动,物极必有反。现在的增长缓慢,是基于第一波、第二波项目已经做完,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才造成的需求没有大规模提升。但技术的发展,一定是一直向前的。AI大热,但实际应用情况并不佳;AIGC大火,但在安防还没有找到让效率提升N倍的场景和通道。等到这些技术都成熟了,能真正的实现工程化落地了,第三波需求也就应运而来了。现在的多警种联动、警力调配、基层社区管理、远程监管、危险因素预警、司法系统智能化等等,都是需要AI介入来提高效率,进行革命性改变的。所以继平安城市和雪亮之后,一定会有新的大项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由科技提升带动的市场提升,是必须也是必然。但这个周期多长,现在看不好判断,至少要等AI和算力洗完牌后再说。

现在乃至未来几年,不是创业的好时候。这在去年写的东西里已经有过论证。现在也不是巨头渗透的好时机。阿里在下行,华为几进几出也保留了云端偏软的安平业务。格局如此,特性如此,基因更是如此。

大厂未来会如何

这个话题也是前几天刚跟几个券商研究机构的同事讨论过。在未来三、五年内,大厂的规模到达一定水平,增长率一定会在低位徘徊,这点基本是业内共识。看事情要看基本盘,对于创新占比而言,传统的视频、射频和软件业务,还是几个大公司的基本盘。新业务占总营收比不过30%多一点。上边说的G端业务短期内的低位,E端业务市场需求度不那么强烈,SMB业务面临客户群体艰难的情况,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彻底好转,所以低增长在情理之中。这需要的不是别的,是时间。只要自己不犯致命性错误,慢慢等着创新业务的成长,等着主营业务随着技术和大环境一同前进,我个人对长期还是比较乐观的。所以也买了点股票,就当长期投资吧,短期简直不忍直视。

大厂也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也不能神话。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管理的方式就会有潜移默化的改变。比如管理效率,比如内耗,比如畏手畏脚,比如面对客户群体心里定位的变化,这都是实打实的客观问题。面对外部压力,企业会谨慎,可谨慎不代表就是沉默,因为沉默就是默认嘛;面对人员众多,管理更加精细,但精细是否卡到点上很重要,否则就变成了反作用力;面对增长的业务压力,营销团队往往不会顾及公司的核心战略而做短平快的收入从而造成在下游客户、用户的负面形象;等等问题不一而足,就不一一举例了。所以企业总是边改边做,边做边改,发现并解决问题,就会持续进步。一旦形成惯性,就会很麻烦,也就是上边说的自己犯错误,可能是企业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技防不会也不能网安化

说起这点,还是要谨慎些,但又不能装哑巴。最高主管单位人事调动比较正常,但各专业有各专业的特性,不能拿着旧思维去做新业务。网安与技防,几个大厂在监管层上看,本质的区别应该是在数据所有权。安防单位只负责开发和建设,最终的应用和数据湖是在甲方和终端用户,这点和互联网企业差别太大了。所以加强监管,应该是在用户端而非上游。而且在监管的同时,不是一味上枷锁,不是只管不理。既要管,又要理。监督的同时,也应该在顶端层想到市场、企业的发展和诉求。这是双向作用的,而不是只输出不输入。

说人话 做人事 不懂不装懂

前些日子各个微信群里都在传格隆汇创始人格隆的一个微博,内容如下:

我觉着吧,对一个事情要发言,尤其是比较有名的人物,还是应该负责,并且真懂再说,否则跟狗叫唤没什么区别。一个搞财经和管理的来说这个事情,很奇怪。当然,搞金融和财经的,也有的是高人,我就一直推崇机构调研部门的同事,他们那是真懂。反观这哥们儿,纯就是出来带节奏的。

第一点错误在于混淆安防与智能物联网。他说,安防的应用占人工智能应用的53.8%。问题在于,数据从哪里来的?姑且说这数据是准确的,那这些专利,有多少是用在安防,多少用在数智领域?是不是在给企业贴标签?你就是做安防的,你的所有专利、软件、硬件都是用在监控。这纯粹是在故意混淆边界,说他管中窥豹都是抬举他,可能是真不懂,也可能是真坏。

第二点错误在于对安防行业的基本知识一塌糊涂。他说,安防就是盯人。大哥,什么年代了,还有你这种出土文物。安防的范畴,一直都是人、车、物。客观主体是人,但到了安防领域,一个个体对城市、片区管理的作用,微乎其微,基本忽略不计。现在都大数据年代了,还拿着南方报系和白左那套尊重个人隐私来偷换海量大数据的概念,土不土?除非你是高危人群,属于易燃易爆炸的群体,否则你在那儿怕什么,抖什么,叫唤什么?

第三点错误在于只谈自己关心的而不谈成果和贡献。金融人脸,防了多少诈骗和民事纠纷?安防设备的大规模应用,每年减少了多少起治安和刑事案件,对破案有多大帮助?安防的出发点确实在公安,但到了一定量级,却做了很多不是公安但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的事情。放下这些都不谈,直接把把安防应用定义成侵人,把金融应用定义成侵财,还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关于这个问题吧,原来写东西说了好多次了。当你发现一个人装逼装到了你的专业领域,而这个装逼犯纯属带节奏,什么都不懂时候,你就特别想笑,特别想跟他说,对对对,您说的都对,一加一就是等于三。这不是笑话你的专业知识,而是笑话人品,太TM差了。

结 语

一直都怕写年底总结,因为一写不好就写成无病呻吟了。年底确实会让人有种莫名的感觉,总觉得这一年就这么过完了?这辈子还有多少个年头?前几天看汤老师离世,更有这种感慨。

不过好在都能自我调节,总会想着明年或许更好,霉运一扫光,新年发大财。市场周期,与这个同理。去年、今年我都不是很乐观,但是每次去企业,跟奋战在一线的大佬和老板们聊完后,又顿觉人生充满了希望。还是向好看,还是要相信。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很多事情不是咱们来操心的,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掉、不掉队就行了。否则他们、我们都不信了、都不行,岂不要一锅粥了?

-往期内容阅读-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