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文章谈到过,智能化自动化转型的后果和应对措施是:职业升级,职业转移,职业保留三个路径。其实这三个路径都是需要配套服务,让这个过程的阻力更低的。
因为职业转移和职业升级,是有不小成本的,一种成本是信息成本,一种成本是教育成本。信息成本主要就是指,我们决定转行去什么职业什么岗位,需要清楚整个就业市场信息,社会各个行业的就业供需情况,就业的资格条件信息,薪资待遇的信息,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到底处在什么水平的信息——就大概是需要这些信息,更详细的在上一篇文章里写过了,职业转移和职业升级的信息成本问题怎么解决呢,就是靠“就业市场统计”和“就业市场信息和行业需求信息向学校和社会的传导机制”来解决。
职业升级其实主要讲的是以前工作是纯人工操作的,现在职业升级后需要靠信息系统或智能系统或机器系统来“人机配合”着完成工作,需要培训和学习对信息系统、智能系统和机器系统的操作或故障排除维修保养或合作共事的。
再来说说职业转移或者职业升级的教育成本。对于有些职业转移来说,是向下的兼容,从高到低的,比如从制造业转移到低端服务业,但是对于有一些职业转移来说,是需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技术的,是有难度的,因为是否能学得会这些新的知识、经验、技术、能力,可能还需要初中、高中、中技、职高或大学的学校教育打基础。而有的人就算有学校教育打基础,也有可能还是学不会新的知识、经验、技术、能力。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天赋异禀,能迅速把学校教育基础和新的知识、经验、技术、能力学会,业务能力甚至不逊于科班出身的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很大的个体特征差异性。
一个真正具有创新度、自由度、包容度、繁荣度的“公正社会”,是在一个每个人拥有同等机会的平台上,通过“知识、经验、技术、能力”的竞争筛选,以能力论英雄,而不是以其他那些不完全有效的指标来分配宝贵的就业机会。比如完全只依据原始文凭学历来分配就业机会,其实并不能高效、全面、公正、没有漏网之鱼地搜寻到合适的人才。所以职业竞聘的筛选机制其实应该改革和调整成以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为最主要的筛选标准,具体怎么改革和调整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调研和制定标准,但是完全只凭借原始文凭学历来筛选人才,肯定是非常不利于职业转移和职业升级这2类人的,由于我们国家现在产业升级转型,肯定会有更多更多的人走上职业转移和职业升级的道路,他们可能会中途学习新的“知识、经验、技术、能力”来致力于“转行”,我们不能忽视这部分人的“生路”,不仅要在职业竞争筛选机制上更公正、更合情合理,更要多替他们提供转行的配套服务。
比如,假如一个人要去考技术证,但是由于他的学历限制,他甚至没有资格条件去考这个证,那这条可能很适合他的“生路”就这样断了。所以我们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放宽考技术证的资格条件限制,或者假如考这个证需要一定时间的学校教育,我们能不能在他们上学攻文凭上进行更便利灵活的设置,比如不限定学习时长,只限定学习成效和结果,还有就是能不能在他们上学攻文凭上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以及这个上学攻文凭的配套服务能更便利化和更人性化一点(并不是指放松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是既注重成效,又不那么囿于形式化,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差异还是很大的,我们还是要记住那句“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比如学校能不能既注重教学水平,又能够价格亲民,且服务机构地点能多一些,使人们能够触达。)还有比如,考技术证能不能把考试内容革新得更能测试出真实技术水平一点,以及就业市场能够更加认可这些技术证,不要让人们觉得考了也没什么用那种。
其实,只要我们获取的信息是足够的,真实的,实时的,就业市场的供需是能慢慢达成总体平衡的,因为所有人都根据有效实时真实信息在做适应性调整,并且因为多元生态所以总体平衡。为什么要降低职业转移和职业升级的成本呢,因为降低转移升级的成本,才有“可行性”呀,不然就会阻碍困难重重,中国政府不是在致力于解决群众困难吗,这是民生大问题,因为普通人的就业和收入息息相关,收入和消费息息相关,消费和企业的生产又息息相关,光解决企业生产没用,关键是要扩大收入,而扩大收入要考虑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未来可能需要经历职业转移和职业升级的人数有很多很多,所以,需要未雨绸缪地专门针对职业转移和职业升级进行制度设计。
当然,我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配套措施需要专业人士充分调研之后,再经过社会意见征求,达成共识之后,才能慢慢推出,这也需要时间,我们需要保持耐心。并且我建议大家都来头脑风暴一下,看看我们还有哪些工具、办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群体智慧肯定力量更大,因为群体更了解他们自身有什么需求。说了那么多废话多都还没到2000字,我不行了,实在是水不出来了,就这样吧,我也太追求每篇的字数一致性了,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