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对快消行业的影响,已从产品的定价策略沿袭到渠道分层及供应链分层。于信达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铮看来,普罗大众的日常消费品牌,不该把品牌力和价格挂等号。“总有企业误认为,是不是应该卖的贵才能彰显龙头地位、品牌溢价能力?可实际上,品牌力可以散播在每一瓶、每一件里,卖的多一样是品牌力的体现。”
类比过往形象产品的高定价,如今物超所值、挤破溢价泡沫的论调下,通用品类的白牌产品亦再次走红。而在马铮眼中,所谓白牌红利,是品牌地域化、消费者长期理性、渠道效率崛起之下的阶段性现象。“白牌红利给很多中小创业者的厂牌更多展示机会,可并不意味着不用做品牌建设——一个品牌需要靠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等,从厂牌海量竞争中脱颖而出。”
“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种社会文化映射和价值取向。”
在近几年将研究视角更多往渠道变革迁移时,马铮亦意识到,“很多改不了的问题都是内部问题。”当商家面对渠道的碎片化,消费者注意力的分流,不同渠道对应不同人群,生产端应对其尽快捕捉、拥抱。包括“供应链也要分层。过去一个单品打全国。现在每个主播卖的品都不同,渠道当品销合一,才可能卖得动。”
作为当前最受追捧的直播间,董宇辉的新号首播便带货超1.5亿元。但这位“顶级销售”却说,“消费让人幸福,消费主义让人痛苦。”
“商业本身充满了风险挑战。”马铮总结道,“人性追求好的商品+好的价格,市场不再完全以价格来评判品牌力。从业者当拥抱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而不能刻舟求剑、小马过河、掩耳盗铃。”
谈价格:低价不等于低品牌力,白牌红利不代表可以不做品牌建设
Q:您在《2024 年度食品饮料策略报告》中提到,“品牌的目的是为了更高效率的实现销售,而不是涨价。”但如今依旧有很多酒饮品牌将涨价作为一种经营策略。如何理解“更高效率的实现销售”?
马铮:品牌设立的初衷首先是提升自己的辨识度,诞生记忆符号,降低用户的筛选成本,提高筛选效率。第二个目的是为品质背书,涵盖了信用责任。
过去很多年,我们看到很多品类品牌可以较为轻松的实现涨价,可能是换了包装或升级配方,消费者也享受了更高的品质的商品,但整体来说,有一部分“价格”的涨幅可能已经超越了“价值”的涨幅。即使高端品的价格可以作为品牌力的表征,也不能一味地通过价格上涨来表达品牌诉求。涨价的出发点还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而非涨价本身。品牌端的投资机会来自“放下”品牌地位,“忘记”品牌溢价,让合作伙伴获利,赢得消费者认可
Q:如何看现在流行的白牌产品红利?
马铮:我们目前聊的“白牌”,叫“厂牌”更合适。毕竟它们也有名字也有工厂,且在特定范围内拥有一定知名度。所谓品牌,则在更大范围内拥有知名度。所以品牌本身存在着区域概念。
不同品类的品牌价值链差异较大。有些品牌具有社交属性,比如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可能已经想好了要买什么酒去什么场合,对品牌的决策先于实际购买动作。但比如买瓶装水,往往并不是必须指明哪个品牌去买,通常是看到水的陈列,再花费较短的时间决定买哪一款。
另外,长期看消费者是理性的,消费者知道购买商品是为了在特定场景下完成某种任务。如此背景下,伴随从纸媒到电视到移动互联网的渗透,让用户更容易对品类、特定功能产生认知。随着供给丰富化、甚至高端化趋势,从供不应求到产能过剩的过程中,环境对消费理念的潜移默化影响,让不少用户在商品选择上,倾向于先品类后品牌。
从渠道演变看,高效率渠道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能卖得动白牌产品。无论是拼多多、抖音、快手还是线下的社区团购、量贩零食店、会员店,这些高效率渠道知道消费者要什么,他们就卖什么。
因为过去二三十年,很多渠道经营货架为主,包括所谓的零供博弈,品牌商把流通商的货架作为品牌展示的地方,即便商品卖的不好,也会通过渠道费用把它留在货架上陈列,导致货架不完全是以动销为核心。
而很多消费者愿意购买的白牌,可能因为暂时规模还比较小,被排斥在传统货架或者货架电商之外。可如今它们被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即卖得好上架、卖不好就下架的渠道接纳。比如主播直播讲解商品,消除购物疑虑,解决信息不对称,让用户敢于购买一些厂牌。
所以品牌的地域化、消费者长期理性、渠道效率崛起之下,产生了白牌红利。
但长期看竞争主要还是靠“品牌”。我们常说始于产品,成于渠道,胜于品牌。如果厂牌没有上升到品牌心智,那么厂牌的竞争可能还会处于红海之中,较难脱离大量的厂牌竞争氛围。
当然,白牌红利给很多中小创业者的厂牌更多展示机会,在此过程中若能做好产品研发、品质,持续服务好高效率渠道背后的人群,那厂牌会逐渐积累实力成为“品牌”。总之,白牌红利并不意味着大家不做品牌了,大家还是要把牌子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
Q:在白酒领域,很多人还是觉得价格是最能彰显品牌的,所以建议头部酱酒一定要做千元价格带的产品。可现实中可能成交价能到千元的酱酒大单品没有几个,您觉得这是供应端还是需求端的问题?
马铮:很多是因为品牌还没到支撑千元价位带放量的阶段。新品牌做市场时间短,在C端消费者可能一部分认,一部分不认,这需要时间。
定价的策略由企业自己把握,但成交价还是以消费者+渠道+品牌等多方市场决定。选一款产品定高一些,对品牌形象拉高确实有一定帮助。形象产品定的高,让外界知道企业是有好酒的,也可以满足用户对特定品牌高端产品的需求。至于能够放量的价格带,较大概率是结合了自身品牌张力、渠道建设、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再加上供给端对特定时期价格带趋势的判断。
2020-2021年的酱酒比较热的时候,行业第一名的价格大概率决定了其他品牌定价的天花板。比如行业龙头卖一瓶的价格,那消费者可以买几瓶别的牌子的酒,在质量也不错、大曲坤沙、老酒勾调的前提下,付出和行业龙头一瓶差不多的对价。作为酱酒品类红利,即便品牌张力没有达到比较高的价位带,但酱酒品类“天生高贵”的印象,使得其能够与较高的价格层级相匹配。
当然市面上也有很多定价两三百,甚至几十块的酱酒。他们在2021年通过流通渠道分销进入烟酒行,较足渠道政策,配合酱酒的扩容红利,分销商也愿意代理。如今在相对有压力的消费环境下,有些品牌可能就有点吃力了——毕竟同价位段的酱酒里,它可能不是第一选择。
Q:大众酱酒是伪命题吗?
马铮:工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成本。坤沙、碎沙对耗粮率、人工消耗都会有不同的影响。而从消费者角度看,好酒的饮用标准往往指向口感丰富、饮用舒适。那坤沙、碎沙其实都可以满足这类需求。
行业谈大众酱酒,并不必要执着于坤沙、碎沙的概念。它是一种工艺,和最终饮用口感、舒适度并不完全挂钩。
做大众酱酒就要弱化坤沙、碎沙概念,高粱打碎了出酒率比较高,而拿整个高粱去煮的,出酒率低一点。可之后还有勾调等环节的工艺,也能改善提升口感。结合成本、定价规则,在百元价格带,是可能出好的大众酱香酒的。
如果一款酱酒的销售链路短,信用背书高,则可以考虑做坤沙的大众酱酒。但如果销售链路长,渠道有高加价需求,也可以考虑做碎沙。
Q:您之前也提到,“新中产对价格较高的面子消费需求有所回落,但消费行为仍然存在品质红线。”这个品质红线的界限该如何判断?对于品牌而言,如何确定自己在红线内而非红线外?
马铮:这并没有量化标准。从咖啡看,用户习惯了现制咖啡,比较少再回去喝速溶咖啡。因为用户通常不会把消费品的功能诉求降到很低的状态。
用户固然会寻找平替,但谁都想要好的,不代表谁到想要贵的。大部分消费者购物是为了物有所值或者物超所值,而不是冲着品牌溢价的价格去买。品牌到底能为用户提供怎样的价值,比如高端品牌如果是为了满足用户社交场景的面子消费,那它能解决这个场景需求就值相应的对价。
更多普通大众日常消费的产品,在过去一段时间提价相对容易,是因为用户在追求品牌化的过程中,市场经历了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的过程。而如今回归品质,且又要求便宜。那这些品类中就会出现品质红线、品牌溢价价格部分的回落。
第三个维度看,低价不等于低品牌,不等于变LOW。一些碳酸饮料品牌、洋快餐品牌当年刚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普通人月工资只有两百,吃个汉堡七八块。对照如今汉堡和月工资的对比,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这些洋快餐、碳酸饮料的品牌力下降了。
因此我们当反思,品牌不该和价格挂等号。尤其是普罗大众的日常消费品,总有企业误认为是不是应该卖的贵才能彰显龙头地位、品牌溢价能力。实际上,品牌可以把品牌力散播在每一瓶、每一件里,卖的多一样是品牌力的体现。卖的太少定价再贵也不一定证明品牌力。很多消费品应当反思初心不该为了贵,而该是消费者认可。靠一瓶瓶喝出来,实现品牌诉求。
Q:这一年休闲食品持续降价,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吗?
马铮:休闲食品降价主要压了三部分。一部分是品牌溢价的价格部分,因为消费者来某个渠道购物更多是为了品类,对品牌注重度弱化。那品牌费在该渠道不用投放或较少投放,自然节省了费用。
另一方面是渠道层级少,渠道加价率降低,品牌可以把这部分让利给消费者。还有则是渠道效率提升后,品牌给更多的订单去供应链,订单量变大后,采购、仓储、配送各环节都能实现降本。站在用户角度,这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提供好吃不贵、更加丰富的选择。
至于趋势是否会持续,单独看价格层面,目前还不好判断幅度还能有多大空间。因为如今价格已经卖的很低,各个环节利润比较有限。但在更多的品类中,可能会出现类似休闲食品的硬折扣改造、降本趋势。
Q:饮料里新出的不少大包装产品很受青睐。白酒、啤酒里却不断出小容量产品。这是怎样的消费心理所致?
马铮:每个品类发展阶段不同。大包装更多是分享装,或者无糖茶的大包装缘于用户把它变成更日常基础的消费,比如一瓶900毫升的无糖茶可以满足一上午的饮用需求。但喝无糖茶和喝啤酒的场景不一致,小包装的啤酒偏向于满足就餐便利诉求。从一个品类的成熟度看,产品容量既可能做大也可能做小,还是要代入消费场景判断。
谈渠道:适应新渠道的变革过程会有痛苦,但不能刻舟求剑、小马过河、掩耳盗铃
Q:之前大家谈新消费可能更多是产品、品牌创新。毕竟传统印象里,大家对于渠道还是一种低利润的物流搬运形象。您在研报中提到,整车红利减少渠道成本下,量贩零售门店的前置仓价值,以及预售模式红利下的社区团购价值。相比狭义产品的创新,渠道创新的天花板会更高吗?
马铮:商品的供给端有制造、品牌、流通、零售等环节。过去我们常研究制造和品牌环节的厂家,流通和零售实际是我们研究主阵地的下游。如今更多涉入零售研究是因为我们看到了零售的变革。像国内电商,由于人口特征、互联网和物流系统的发展、城镇化加持,已经较为领先。而线下的社区团购、量贩零食、泛品类折扣店、会员制超市等零售业态也较为丰富和高效。因为不少品类在线上是无法跟线下做同纬度的竞争,很多即时消费、体验消费等需求还是线下能更好满足。
用户购物往往关注钱和时间两种因素。同样的品牌不急用,那可能会倾向于花更少钱等待,但如果是快递费占比高、看到就想要的冲动型需求,且线下客单价也不高,还可满足逛一逛的体验,那线下即时零售的近距离消费,能满足线上给不了的需求。
Q:之前走红的美妆集合店关闭了一批,是否说明线下零售的创新没有想象那么轻易成立?
马铮:核心还是看供应链的深度、成本管控能力和前端体验。开店型的生意想吸引顾客来,大多是体验好、产品丰富和性价比,渠道的认可度高。一个产品评判它“好”,除了产品创新力还包括定价合适等方面。
Q:休闲食品领域,自己开专卖店和进入量贩零食集合店的两种模式,会此消彼长吗?
马铮:如果用户对品类认知高于品牌认知,那品牌集合店把好吃不贵的东西集合的优势就比较大。而品牌专营店和集合店模式就不同,一个追求品牌和研发——大部分产品打自己品牌,用户购物驱动冲着品牌去,进这家店的目的就是冲着品牌去,是品牌的打法,需要相应毛利支撑。而如今大家去集合店的目的,跟逛超市一样。是为了逛品类,再决定买哪个品牌。对于品类属性高、客单价偏低的产品,集合店追求规模和效率,主要依靠周转。
两种商业模式都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不能说谁一定强,需要分消费者群体看,类似于大家去奥特莱斯和品牌专卖店都能购买到想要的衣服。
Q:现在产品的价格非常透明,消费者可以随时对比价差。但也是如此,新老渠道也常常因此产生矛盾。“让客户购买的时候更便宜”是否是一个新渠道存在的根本?对于“老”的渠道商,他们该如何生存下去?
马铮:核心是消费者到店买东西是为了什么。如果不是当天要用的,那线上可以两三天到货的,产品和服务又好,也能满足用户。
很多渠道商总疑惑自己是不是要学其他人,其实不用模仿——如果自己的商业模式满足不了用户需求,而同行可以,自己当然会有压力。至于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谁能更好满足,这些问题从业者不要问别人,应问自己,问自己为什么解决不了用户需求。是因为商业理念还是供应链改革、多渠道利益平衡等原因。
再言之,商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风险挑战的事情,需要拥抱创新,拥抱新一代消费者购物行为的需求,不能刻舟求剑、小马过河、掩耳盗铃。需求变了,可能会有更好满足新需求的供给出现。
Q:“消费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种社会文化映射和价值取向。”这个判断您是因何有感而发?
马铮:在漫长的人类发展中,消费本身是个新词。consumption在英文里最早还有肺痨的意思,后来衍化出对消费主义的探讨。董宇辉也说,消费让人幸福,消费主义让人痛苦。
我们看到国家几十年来物质供给明显丰富了,不同地区、年代供给侧需求侧都在快速提升,我们的信息化水平、生产供给情况、产品丰富度的成长速度较快。
也是由此带来了明显的消费、渠道分层。这里的分层是一个纯粹的商业词汇,因为过去一直也有分层,只是物质不够发达分不了。现在供给侧丰富了,才会有消费分层,再带来渠道分层——用户可以选择在小红书还是京东还有社区团购买。对商家而言,面对渠道的碎片化,消费者注意力的分流,不同渠道对应不同人群,生产端也应尽快捕捉、拥抱不同渠道。由此供应链也要分层,过去一个单品打全国,现在渠道分化了,比如有的主播卖夏威夷果,有的卖青豆。在品销合一的前提下,才可能卖得动。
如今很多厂家的产品在主流销售渠道有压力,因为后者的人群在分流。假设人群去某个线下空间的频次下滑,那继续出现在该空间的陈列意义就会弱化。包括原先分销到夫妻老婆店的模式,也受到了高效率渠道的竞争。同期,厂家拥抱新渠道时,面对价盘平衡被破坏的风险,也需考虑在不同渠道间寻求利益平衡。
从内部看,以前一个产品跑全国,供应链不用分层,销售体系也是适配原有销售渠道的。如何调整内部人员适应新渠道,变革过程会有痛苦。对老板而言,就算知道某块渠道不太行,可那边是自己原先的主战场,又不能放弃。只能拿不同产品去试验,了解了新渠道再慢慢转型。因为新渠道量没有原先渠道大,只是成长增速快,因此突然实施决定性转变可行性较低。但人群既然来到新渠道,厂家不做也是掩耳盗铃。
我们希望助推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共赢,而非对立。有的省区经理会觉得,一些新渠道会更替,所以不甚在意。可厂家应当研究人群为何选择了新渠道,不该排斥它。
退一步说,就算拒绝一类渠道,厂家也不能拒绝渠道背后的人群——很多改不了的问题都是内部问题。放眼看,一些百年大品牌经历多少轮渠道变革才实现了全渠道的高市占率,而我们有些企业还没达到百年品牌的规模,还需要依赖渠道。
人性追求好的商品+好的价格,市场不仅仅以价格来评判品牌力。厂家也会不断内部优化拥抱不同渠道,由此孵化出更长久生命力的品牌。
文/林辰
信达食品团队介绍
马铮,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资产评估师,曾在深圳规土委从事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曾任职国泰君安证券销售交易部和研究所,2020年加盟信达证券组建食品饮料团队,团队成员以产业资深人士与顶级名校培养为主。产业理解接地气,立足长期,重视估值和安全边际的思考。
团队愿景:顶流认知、资源和能力,扎实做有温度的产业研究,努力实现金融实业双向赋能。
团队价值观:不懂不说话,深度破万卷,慢慢走出来。
个人公众号:走出来的食品饮料研究。
张伟敬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法学、经济学双学位,金融行业工作两年,随后进入白酒行业十三年,先后在泸州老窖、杜康、舍得酒业从事一线销售工作,在高端酒、次高端、中低端价位均有实际操盘经验,产业思维强,酒圈资源丰富,对白酒行业趋势有独到理解,尤其擅长分析次高端酒企竞争格局。
唐有力
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15年的快消品行业经验,10年一线白酒销售经验,对高端白酒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擅长根据现有数据和市场动作推演酒企未来的市场策略。
娄青丰
金融硕士,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覆盖速冻食品(深度研究 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立高食品),和调味品(深度研究 安琪酵母、天味食品,熟悉 海天味业、千禾味业、涪陵榨菜、颐海国际、宝立食品、日辰股份)。
赵雷
食品科学研究型硕士,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随后2年留美在乳企巨头萨普托从事研发和运营。覆盖乳制品(深度研究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妙可蓝多、天润乳业)和食品添加剂(深度研究百龙创园、嘉必优)。
程丽丽
金融学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覆盖休闲食品和连锁业态(深度研究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洽洽食品、盐津铺子、甘源食品、劲仔食品等),深度研究零食量贩业态。
赵丹晨
经济学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覆盖白酒(深度研究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舍得酒业、酒鬼酒、洋河股份、今世缘、酱酒板块)。
满静雅
英国华威商学院管理学硕士,海外留学及工作经验获得国际化开阔视野。具备三年头部房企战略投资的从业经验,擅长从产业的视角挖掘上下游发展机会。2021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2021/2022年新财富团队核心成员。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食品饮料团队,主要覆盖白酒板块。
王雪骄
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硕士,美国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双学士,覆盖啤酒(深度研究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和饮料(深度研究农夫山泉)行业。
特别鸣谢:胡隼,食品饮料特邀顾问,上海交大MBA,快消从业30年,曾在银鹭、雀巢、统一、魔爪等公司从事高级管理和市场营销工作。熟悉奶酪制品、能量饮料、包装水、即饮咖啡、植物蛋白饮料、即食粥等,具有丰富的品类创新、品类管理和产品升级经验。
特别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为食品饮料研究的自媒体平台,仅记载微信公众号的观点与见解,不代表任职机构的立场。本微信公众号所载内容并非给他人所做的操作建议。本微信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微信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转载自财经网 观业 | 信达证券马铮:低价≠低品牌力,消费理性+渠道效率崛起带来白牌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