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滤池(AF)在与活性污泥工艺(AS)联用进行生物处理时,通常是在高负荷活性污泥法之后作为生物处理单元,相当于A-B法中的B段,但AF无需设置二次沉淀池,其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少,定量反冲洗后将反冲洗废水送至初沉池进行处理即可,因此AS-AF处理流程具有简短、高效的特点。
在只用AF 进行生物处理的情况下,其前面应进行强化一级处理,为此研发了Actiflo 工艺。
Actiflo工艺是一种很紧凑、高效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它能够有效地去除悬浮固体、硫和COD。它集合了加重絮凝和斜板沉淀的优点,悬浮固体去除率达80%以上。由于AF对前处理的要求比较高,常规的一级处理﹣﹣普通沉淀池出水往往不能满足AF进水水质的要求,因此采用Actiflo工艺。
(1)基本原理
污水首先流经细格栅去除颗粒污染物,然后向其出水中投加金属盐(铁或铝盐)混凝剂使一些溶解性的物质如磷和有机物转化成絮凝沉淀颗粒。根据具体情况,混凝剂或加入管道中,或加入混凝池中。
经初步混凝的污水进入喷射池中,池中加入微砂,使其完全混合于水中。砂为普通的石英砂,其颗粒为60~180μm。水由喷射池连续地流入,向其中加入有机聚合物混凝剂。混凝剂与微砂结合使初步颗粒形成大的可沉淀絮凝物。絮凝是在缓慢搅拌中形成的,可防止絮凝物被破碎。
絮凝后出水被送入斜板沉淀池中,其中絮凝物由于微砂的加重作用而加快沉淀,这就可使该池中的上向流速比普通沉淀池大30~80倍。在废水处理中这一工艺的典型上向流速为80~120m/h。水通过斜板最终从出口处的溢流堰流出。
污泥与微砂从斜板沉淀池底部抽出,并用泵送回水力旋流分离器进行砂、泥分离。分离的微砂再送回喷射池中予以回用,而污泥则单独处理。
(2)优点
Actiflo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①紧凑。加重絮凝沉淀池的总停留时间不足15min,向上的水流速度按在斜板顶部的水表面积计算,达到130m/h。
②反应时间短。惰性微砂逗留在絮凝池,一旦混凝剂加入,混合器启动,水流混合开始,它便立即反应。
③灵活性。Actiflo可处理的水量范围为设计能力的10%~100%,药品消耗率取决于进水。
④出水浓度稳定。不管进水情况如何,出水的悬浮物浓度几乎保持不变。
⑤污泥的可处理性。污泥具有良好的脱水性,可使其增厚且易于浓缩和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