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规律,在产品高复杂度、大规模生产的行业,一再出现:
终端产品龙头企业,拉动供应链体系,培育上游产业巨头。
果链:富士康、立讯、东山、歌尔等等,
华链:京东方、比亚迪、蓝思等等,
迪链:弗迪动力/电池、比亚迪半导体等等,
还有米链、疆链、宁链、高铁链、C9X9链、055链......等等
链主振臂,群雄莫不响应。
人形机器人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电机、减速机、传感器、算法等关键领域高速发展,技术上即将到达引爆点。
但产业发展,除了技术,还需要在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等方面形成正向循环,才能健康发展。
本田的阿西莫(Asimo,名字来自阿西莫夫),于2022年正式宣布退役。
波士顿动力,贡献了无数顶级论文,于2020年底被韩国现代收购。
无论技术多么让人惊艳,只要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终究逃不过被淘汰的宿命。
技术服务于产业,反之不然。
而汽车产业,无论是产业规模、资本密集度,还是智力、技术密集度等方面,都与机器人产业“天作地合”。SCARA、多关节机器人应用最多的领域,就是汽车产业,机器人“四大家族”莫不如此。
所以,马斯克开发人形机器人,并不是心血来潮。
当下看似笨拙的Optimus,只要在加州Fremont、得州奥斯汀成规模上线操作,哪怕动作再简单,假以时日,又将形成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
到时候,消费者每购买一台特斯拉,就为Optimus分摊一份研发、生产经费。
方兴未艾的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奶牛”。一旦量变达到质变,人形机器人将进入更多的产业。
人形机器人,相比传统的机器人,在汽车生产领域有什么优点?
SCALA、多关节等等,在某些领域仍然会有一定优势,短期内不会完全淘汰。
但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性,以及未来潜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开发、生产、柔性化的效率提升,将远远超过传统机器人。
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论是规模、专利、供应链体系,还是软件、关键原材料等等。
世界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而且应该培育世界级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公司、产品、理论体系。
(关于近期有人唱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后续,昆投促将给出观点)
有人会说:传统能源汽车,难道就不会使用人形机器人上产线?
能用,但在资本性开支、更新现有遗留生产体系等方面,包袱太重、步伐太慢。
关键,相比硬件的调整,思想体系的改变更为困难。
还有,别忘了工会。
君不见,德意志,大众公司老迪斯Diess,只是希望力挽狂澜,在新能源领域跟上中美的步伐,就被集团工会推上“断头台”。如果有人要提机器换人,估计要被工会“五马分尸”了。
(当然,传统产业链、产业工人的阵痛,无法避免;但墨守成规,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的病,只能用发展的药来治)
我们看到,中国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已经开始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结合,必将拉动电机、减速机、传感器、算法、芯片、AI等上游领域。
本文开头提到的产业规律,将再一次产生效力。
2023年,全球汽车总产量约8900万辆,中国约为300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949.5万辆,其中出口491万辆。
2023年,中国汽车整体保有量约3.17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约1445万辆。假设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不增长,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40-50%(行业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将很快超过10%,基础设施和产业将进一步加速发展。
看看美国队的情况。
2023年,特斯拉全球产量约185万辆,交付181万辆,除此之外,美国名气最大的三家新势力,2023年成绩单:
Rivian:生产57232辆,销售50122辆,市值相当于2021年上市时的10%,
Lucid:生产8428辆,交付6001辆,股价从高点下跌了94%,
Fisker:交付4700多辆,而且官司缠身,市值还剩2亿多美元。
顺便,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幅度,有兴趣的,可以和比亚迪、问界/华为比较一下看看。
在人形机器人这一局,你觉得谁会赢?如果美国没有使用盘外招。
期待你的看法。
昆山市,位于上海、苏州之间,连续20年保持全国百强县No.1。
在机器人产业方面,昆山具有雄厚产业实力,库卡、川崎、柯玛、思灵等机器人本体、零部件、软硬件企业相继落户昆山。发达的半导体、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产业,为各种机器人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人才储备。
欢迎全国、全世界机器人产业的企业,来昆山投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