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是传统农业大县,被誉为中国青山羊之乡,特有美食单县羊肉汤,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单县羊肉汤,自清朝便被誉为“中华第一汤”,从街边小店到老字号品牌,历尽沧桑,却始终保持着活跃的生命力。
2023年,单县羊肉汤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90亿元,带动群众致富增收20亿元,剑指百亿!
百年历史,道地美食,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传承经典,打造富民强县的区域品牌?
2024年3月5日,单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羊肉汤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魏传永主持召开单县羊肉汤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工作推进会。旨在按照“3566”的发展思路,放大优势、补齐短板,不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进一步推动单县羊肉汤产业高质量发展。
单县羊肉汤品牌打造过程,是“挖掘资源优势——导入相关产业——带动全民参与——强化理论指导——高位监督落地”的一体化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形成“新质生产力”,勇于探索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形式。相较新兴产业,农业等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是短板,对新质生产力的需求尤为迫切。以县域特色产业的现代化模式为新质生产力,带动县域经济实现量和质的全新突破。
基于当地黄河故道羊特色资源优势,聚焦上游青山羊养殖规范化、规模化。依托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等高级院校,成立单县青山羊产业研究院,开展青山羊遗传育种繁殖研究。推动湖西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设立博士后资源拓展专项,开展青山羊繁育、基因库建设、饲料与营养调控等科研项目,推进产业技术升级。
单县本地具有“八大文化”“四大高地”的优秀中华文明基因,基于“长寿之乡”的优势元素打造“单县羊肉汤”细喝慢饮的自在文化、独有的早餐文化,推进“单县羊肉汤博物馆”建设,让单县青山羊地标更具价值。
依托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日活动,活化单县羊肉汤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极与汉服、国潮元素相结合,吸引年轻人在饮食娱乐当中切身感受单县羊肉汤的魅力。通过“单县羊肉汤连锁门店”与单县青山羊预制菜,单县青山羊与单县羊肉汤“双品牌”相互赋能、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产业如何导入?
区域特色产业要想持续发展,除了做“一把手工程”,更重要的是民众的广泛认可和参与。
单县羊肉汤产业原本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百姓的日常饮食和鲜活实践。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户参与青山羊的养殖,单县政府出台养羊专项补贴、贴息贷款、养羊保险等扶持政策,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推广模式,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规模化率达到30%以上。
注册“单县青山羊”“单县羊肉汤”集体商标、“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主体,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为支撑的产业链品牌体系,出台品牌单县羊肉汤加盟扶持政策,大力推行“直营+经销+大区代理制”模式。把品牌“装进自己的口袋”,也让老百姓的加盟有一条可复制的成功路径。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百亿级县域产业,核心是抓牢新质生产力,促进土特产的“两山”转化。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石,在县域产业的发展中,新质生产力即不断挖掘土特产本身的内在价值,以全新的形式打造市场受欢迎的产品,实现农产品背后的“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
1、突出单县的生态环境价值,推广绿色健康的县域文化。
2、建立完善的可追溯生产链,全程有6道检疫检验程序,32道品控把关。坚持0添加,坚决杜绝病死羊、注水肉、添加剂。
3、坚持特色和差异化。不断将单县羊肉汤的独特工艺、特色吃法以新的工业化技术融入产品,推出罐装预制羊肉汤等新产品,提升品牌的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如何检验产业落地?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