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业发展规划
通过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发展思路的梳理,立足村庄产业基础条件,构建村庄产业发展规划框架,并通过产业基础摸底、产业价值评估、产业方向选择、产业系统规划、闲置资源盘活、产业运营管理6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来阐述产业规划的主要内容。
乡村现有土地、房屋、产业、自然人文等资源,和所在区位、经济、社会等内外部基本条件,决定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导向。基于村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以及外部影响因素,从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区位交通、旅游资源、农业因素、基础设施6个方面对村庄产业发展基础进行摸底。
[二]产业价值评估
乡村项目打造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够创造长足、健康的经济效益,因而具备一定特色产业的村镇,或具备优良的资源、管理、环境、人才、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的村镇,更加具备发力基础,能够相对容易地通过产业链整合、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及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通常来看,“空心村”或新村搬迁之后的废弃旧村往往具备更便捷的开发条件,因为闲置的农宅、土地等资源更容易进行资产流转,这将大大减少项目前期的工作难度。而未来乡村项目的成功打造,将既有利于避免闲置资源的浪费,又能使得偏僻、废置、无人居住的村落焕发新生。不论是农业产业规模化、结构化升级调整,还是农旅融合,都需要项目地具有优良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好的区位和交通代表了好的市场对接性和通达性,不仅有利于农副产品的贸易与流通,还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与稳定发展。乡村项目打造需要“三生空间优美”,三生即生产、生活、生态。生态环境优良、乡土风味浓郁、建筑风貌独特的村落,具备天然的、原生态的、保存良好的乡土气息、村落格局和建筑风格,能够称为项目
“三生空间”打造的重要载体。
[三]产业方向选择
根据地域特征、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结合乡村产业兴旺的总体要求,以成功案例为参考借鉴,形成6个村庄产业发展方向。
[四]产业系统规划
根据资源、开发综合条件、开发价值判断设计合理的总体战略定位,将特色产业发展、旅游业融合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乡村社会生活提质升级、乡村文化传承与自信树立作为进行通盘考量,理性确定最大的而又最科学的发展定位。2. 发展策略
(1)特色鲜明——保持地域、产业、生态、风貌特色
①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针对山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应体现“山谷”、“水乡”“乡野”特色。针对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应体现特色“乡味”、“民俗”等地域特色。
Ø规划要点:多用地方材料、符号,体现地域特色,注重整体格局和风貌的打造,格局自然,风貌整体和谐统一,体现特色。
②保持鲜明的产业特色。乡村土地肥沃,农、林、渔等传统农业资源丰富、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应当把所在地的产业优势糅合进去,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或“农”,或“林”,或
“渔”,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
Ø规划要点:产业规划与地域规划结合。
③保持鲜明的生态特色。乡村项目的打造,必须符合“现代化生态农村”的建设目标,必须保证在乡村自然区的生态涵养,注重生态农业基地的开发及绿色产业体系、乡村生活体系的打造等方面,都能使乡村保持鲜明生态特色。
Ø规划要点:景观多用自然,注重小品等景观打造。如在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循环经济等都要注入“生态”理念。
(2)文脉鲜活——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
①提炼元素: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项目地文化传统。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文化。
②文化传承:对历史文化丰厚的项目地,应注重保护历史、传统文化,做好传承、挖掘文化要充分,形成乡村的文化认同。
③品质提升: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系统打造,形成文化品牌,增强竞争软实力。
④重塑精神:对于文化资源匮乏或是新建的项目,应注重文化培育和打造,在现有建设的基础上发展,逐步形成自身文化特色。
(3)三产融合——统筹区域产业规划保障发展动力
①一二三业融合: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项目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乡村发展的有力支撑。
②现有产业升级: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产业,不要凭空创造和引进新的产业。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挥人气与资源集聚优势,拉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构建合理的产业集群,打造竞争优势,扩大产业影响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4)宜居宜游——留住生产力,扩大消费吸引力
①挖掘旅游题材:乡村项目的开发建设,旅游不是核心目的,但拥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撑,乡村发展将会更有生命力。可将山水风光、地形地貌、风俗风味、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作为旅游题材。
②打造共享配套:乡村项目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满足基础生产、生活需求以外,还应做好三个服务:A.注重服务社会事业。设施建设要与镇区结合,共建共享,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整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B.注重服务经济发展。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成为整合资源、集聚创新、特色产业的“新载体”。C.注重服务周边村民。统筹布局、互联互通,完善补足城乡服务设施体系,促进服务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
③留足发展空间:对接区域市场需求,尤其大城市周边,旅游产品策划考虑外溢的功能需求。
(5)活力构筑——聚集人气,防止空村鬼镇出现
①打造活力型街区:要结合棚户区改造等,打造一些有活力的早餐、夜宵、娱乐街区等受大众欢迎的有活力的街区。
②提升冬季的活力:北方地区项目选择考虑弥补气候条件等因素,积极发展全季节旅游,增加冬季项目。
③注重夜经济打造:增加夜晚的商业和文化活力,打造具有魅力的夜色景观,增加乡村夜生活、夜消费活力。
盘活闲置资源包括土地、房屋等,闲置资产流转是获取乡村土地、房屋等资源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的有效手段,也是乡村项目开发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农村闲置资产流转,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利于帮助农民增收。乡村闲置资产流转能够唤醒沉睡的闲置资产,发挥资产价值,进而实现一定收益。资产流转的本质是农民资产的使用权出租。当代乡村体系中,许多农民由于出外务工等原因离开本乡、本镇,造成拥有的土地、房屋等资产闲置浪费,土地、房屋等资产的财产权、收益权得不到有效体现。闲置资产流转,就是在资产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出租其使用权来实现闲置资产的价值。即资产的所有权的权属不变,依然归农民所有,而流转只是将其资产的使用权进行出租、出让,农民作为资产的所有者,可以租金、分红等方式获取收益。资产能否顺畅流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租方的务农效益,因而,只有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条件下,保障长足的经营效益,才能确保项目有能力兑现其对农民租金承诺及分红利益,才能够让农民自愿参与到资产的流转中来。
【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根据新《土地管理法》第4条、第9条等有关土地权属、用途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规范标准,土地分类按所有权分类,可划分为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两类;按用途分类,可划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2021年9月1日实施的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最大的亮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是指集体所有的、经国土空间规划(如尚未制定国土空间规划的,则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确定)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的建设用地。而农村农村集体建设经营性用地,是指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农村建设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者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举办企业所使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如过去的乡镇企业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土地所有权人拟出让、出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提出拟出让、出租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规划条件,明确土地界址、面积、用途和开发建设强度等。市、县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产业准入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根据上述条件以及各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内容要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发建设应以国土空间规划(或村庄规划)为依据,提出建设用地的规划条件,包括界址、面积、用途、退距、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指标要求。
根据规划关系要点、产业发展思路、产业发展规划、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等内容梳理,结合村庄发展实际,构建以产业发展诉求为基础、问题识别为前提、关系统筹为导向、思路策略为破题、项目策划为核心、建设管控为约束、运营盈利为重点的村庄产业规划技术路线框架,以期为村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思路借鉴。
—————————————————————————————
作者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城市规划与旅游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首批创新创业导师,甘肃省乡村旅游及民宿协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规划研究工作。丨杨 斌
硕士,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陕西省土地学会理事,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战略发展与策划部部长。长期从事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片区开发、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实践工作。
硕士,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甘肃观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空间规划所所长。长期从事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乡村振兴、旅游规划等实践工作。硕士,甘肃观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主任规划师。长期从事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乡村振兴、旅游策划等实践工作。硕士,甘肃观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规划师。从事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乡村振兴等实践工作。博士,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长期从事国土空间规划、历史文化保护、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规划研究工作。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旅游规划、城市设计、乡村振兴等研究实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