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参与行业会议,主题是会展业合作交流,众多发言人中我听到了熟悉的内容。\n \n发言人代表某外资展览集团的中国公司,介绍了集团的全球业务及中国业务。内容让我顿感熟悉,因为大部分的外资会展集团都是类似情况:\n海外本土有展馆,作为物业方运营展馆,对外租赁展馆,也有自办展。\n \n同时大部分会展集团也会延伸出搭建、餐饮、媒体和出版等业务。外资会展集团进入中国的主要是其自办展的业务,有些集团还会依靠产业延伸的媒体业务,在华开展相应业务。\n \n这种类模式其实很占优势。尤其是利用媒体资源从行业内容上引导行业和展会项目,是一个国际市场与国内相结合的最好载体,对于展览的专业内容呈现具有重要作用。\n \n利用全球布局的展览生态,满足行业内客户的需求,内销外贸多条线发展。\n \n优势之外,最熟悉的也是外资品牌的痛点。在看似优势的条件之下,痛点也应运而生。话语权在谁手,属于海外还是国内?谁对中国市场更了解更深入?文化差异怎么克服?\n \n不要觉得文化差异是小事,一旦碰到问题了非常影响工作效率,更大的会影响公司深远的重大策略。是全球布局为重,还是以中国市场的潜在发展为重?是以内容为王,还是以抢占市场为根本目的调整更接地气的打法?\n \n这些问题,如同悬在外资会展集团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考验着它们的决策智慧与应变能力。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它们凭借自身强大的资源与经验,试图在中国这片充满潜力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然而,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却让它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n \n同时,随着中国本土会展业的迅速崛起,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国本土企业凭借对本土市场的深刻洞察以及灵活的运营策略,正在逐步缩小与外资企业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外资品牌若不能在保持全球视野的同时,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提升自身的本土化能力,就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n \n因此,对于外资会展集团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如何平衡全球布局与本土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其在中国市场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抉择。\n#展览会 #展览主办方 #会展策划 #会展管理 #会务公司 #会展 #展览 #展览执行 #展览展商 #参观观众 #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