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将成就绿色未来。6月11日—14日,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下文简称“碳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这也是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展会上,六大板块近600家企业带来的千余种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向社会诠释,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低碳科技正迅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加速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图景已逐步展现。
一直被认为低碳转型“老大难”的传统能源企业,在本次碳博会上,纷纷拿出了亮眼的成绩单。申能集团是上海唯一的主要从事电力、燃气等生产供应和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管理的企业。展会上,申能以“赋能更多可能”为主题带来了企业能源低碳转型的最新成果。
走进绿色“生”能展区内,可以看到一张巨型绿色先锋电力版图,从代表海上风电“上海速度与高度”的临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到“十四五”期间海南首个获得核准的海风项目——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底,申能股份的新能源项目遍及全国18个省市,权益装机容量达455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约28%。
除此之外,现场人员还介绍,申能已经探索形成“三纵三横”产业群,建立制氢、储运、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三条高端产品制造业务线。其中在氢能板块已实现有上海氢能基地、省外氢能应用一体化基地以及多场景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在储氢方面,申能的储氢瓶已经实现90个大气压。
实现能源替代是一条转型路,让发出来的电用得恰到好处也对“减碳”有益。在国家电网展台,立体展现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模型吸引了很多观众的驻足观看。这座蓄能电站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巨型“充电宝”,创造了储能能力,装机容量,地下厂房规模和地下洞室群规模四个“世界第一”。水电站每年能节约燃煤近50万吨,同时减少碳排放量百万吨以上。
国家电网大力持续开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发挥电力系统的“稳定器”“调节器”“平衡器”作用。据介绍,目前在用抽水蓄能站26座,装机容量3046万千瓦,在建有36座,装机容量达4743万千瓦。
“这是老港基地,全球最大垃圾焚烧厂、医废焚烧设施就在这里……”在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城投集团”)展区,工作人员介绍着。这块沙盘展现了基地的全貌布局,与印象中固有的“工业风”不一样的是,整个沙盘以绿色为主色调,树木分布郁郁葱葱,树林周边还分布着风电设施,乍一看还以为是大型农场。上海城投集团作为专业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不断协同擦亮上海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的历史成就、核心优势和发展潜力。在本次展会上推出12个绿色低碳专区板块和30余个展项。
在另一边,上海城投集团带来的碳中和污水处理厂模型也颇具亮点。模型地上部分集合了公园、剧场、图书馆、游乐园、消防站等设施,而这个“未来污水厂”藏在了地下。工作人员介绍,污水厂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将集成水源热泵、污泥页岩发酵制氢、电解水产氢、高层水力发电等多种技术,对污水及其中的污染物资源进行最大化地回收、利用,并用来反哺周边的社区。
此外,上海城投集团上海城投集团低碳管家数智平台(CDP)亮点也在展会首次亮相,平台包括“碳排因子数据库、碳减排技术管理、碳资产实时核算和数字孪生展示”4个模块,是上海城投集团“双碳”工作数字管理中心。
城市数字化运维离不开数据中心的支持。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火热,带来全社会对算力的需求激增。如何推动各种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成为现实问题。在网宿科技展台,3台“浸没式液冷数据中心”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最大的一台单相浸没式液冷机柜前,打开面板,一层薄薄的液体覆盖在服务器上。
网宿科技旗下云宿科技工作人员介绍,传统服务器运行时会散发大量热量,带来不小的能耗损失。这种浸没式液冷方式通过液体流动与散热器内部表面摩擦,起到高效散热作用,可以帮助数据中心节能降耗。使用新的液冷技术,IT设备运行能耗将比过去减少10%到20%。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落地上海嘉定云计算数据产业园,打造了上海第一座全浸没的数据中心。
在层出不穷的高新产品,一片原生态的麦田显得更加吸引人的眼球,激起了观众对自然本源的向往。这是江苏农垦集团与百威亚太的一个合作项目——探索“碳中和大麦”,通过土壤健康管理、减少化学品使用、增加田间生物多样性等在内的多种方法,努力让2023年完成播种的16万亩土地8万吨大麦实现碳中和,推动智慧农业的低碳实践。
人们喝的啤酒也能打上“碳中和”标签。百威亚太相关负责人表示,百威在中国的多家啤酒工厂已成为碳中和工厂。当前,他们正将目光投向包装、物流、智慧农业等供应链环节,关注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碳排放。大麦是啤酒产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他们希望从源头育种环节开始减碳,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的解决方案。
“一支口红的‘碳索’之旅”是欧莱雅带来的主题展览,走进展台,可以直观感受口红这一消费品的减碳路径:在上游,“可持续原料采购”从源头入手降低环境影响;在中游,苏州工厂实现碳中和;在消费端,绿色包装、低碳运输、绿色建筑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一支口红完成碳中和。
穿越“碳中和时空隧道”,可以看到,2019年欧莱雅中国率先成为集团首个实现所有运营场所碳中和的市场、2022年欧莱雅北亚运营场所实现碳中和等重要历史时刻。绿色科学、可持续包装、低碳运输、绿色建筑……欧莱雅展台从“生态圈”的角度展现消费品背后的碳中和故事。
碳中和没有局外人,需要人人参与,未来也将人人受益。除口红、化妆品、啤酒等,展会现场出现的由回收塑料瓶做成的衣服、眼罩,由废弃饭盒制成的碳中和中性笔……一些似乎微不足道的生活消费品,都让人觉得自己离碳中和并不遥远,自己也能参与到实现宏伟目标中。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请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