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
作者:上启艺术
特邀作者:一树 Arbre
尺寸:14cm x 21cm
页数:306页
语言:中文
展览《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发生于深圳变迁中的城市边缘,鳌湖方二“旧村”一排已经失去居住功能、社区居民搬离并被转变为展场的带状客家房屋。项目弃用自上而下的命题思路,转而尝试一种“开放”的方式,将参与者、物与展览空间聚合,借由在特定“家屋”场所共同编排的流动故事线,重新显现家、身份和日常的意义。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展览序言
上启与一树 Arbre 合作制作了与展览同名的展后画册《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画册延续展览将“群体表达”作为原点与初衷的思路,分为主册和两本附册,叙事逻辑互相独立,读者可以自行选择阅读顺序。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三册摊开内页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三册摊开背面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主册开篇以展览前言和展示策划逻辑的思维导图引入,诠释展览机制。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展览和画册的概念,特别设计了“导言”板块,由上启和一树 Arbre 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展览理念和画册叙事。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主册内页“思维导图”
展览重视叙事重构,《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主册因此延续展览强叙事的特点,以由若干关键词组成的“叙事链”作为主要的内容板块。
关键词链条的谱写和串联基于 6 组参展作品和其创作理念,以及上启与参展人的对谈。
词组聚焦“内与外”、“传与应”两个母题,通过比较“中心”与“边缘”、“本土”与“外来”、“新”与“旧”等相异概念,探讨以下命题:日常生活实践和艺术体制之间的关系、信息的传递与媒介的嫁接、个人的与集体的之间如何实现对话与共鸣。
△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附册《布展日记》内页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的附册之一《布展日记》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叙事,从现场工作团队的视角,以图文形式分别记录了4月24日到4月27日这四天内发生的的布展轶事。
区别于常规的展览实践记录,笔者运用参与式观察的方式生产书写,在问答式的互动中深入挖掘现象之下的个体思想流动,并从对话中提取单个词组或短句,关注单个主体(参展人)的发声。同时,为了体现群体多样性,讲述不同视角的故事,《布展日记》还记录了除参展人和布展团队以外人员(如电工、木工、清洁团队、印刷厂人员等)的工作内容。
另一本《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的附册——《闪现——临时剧场》,是依托同名开幕式活动的二次书写。作为展览场地的客家老屋曾经十分繁荣、拥挤,如今则成为废弃的房屋,因此,有感于“物是人非”,开幕式活动命名“临时”,定调“闪现”,在展览开幕现场打造了一日“临时剧场”。
该册叙事基于“剧场”该空间的话语秩序,借用现实中“剧目”连续登场的形式,利用现场图片和文字(包括创作理念、剧本原稿、对谈等),按照实际表演顺序转录了展览开幕当天6场表演活动。
画册的装订灵活处理,摊开画册,读者可以看到主附册子分别固定在三个版面,阅读互不干扰。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画册主要选用相对平滑的白牛皮纸提供愉悦的阅读体验,而考虑到展览场地的“老屋”特质,以及附册《布展日记》整体的抽象设计,主册的作品照片板块和《布展日记》则采用颜色偏黄、有粗糙质感的艺宣纸以作特殊化处理和区分,加强文本营造的视觉画面。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画册的封面和封底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画册的封底画面拍摄于展览现场,主封面截取了该画面中位于展览场地后方一栋民居墙体的的瓷砖。用特定方式将三本册子翻开,可以看见“延长的墙砖”。
主册的设计基于记忆的生产机制,仅仅提取瓷砖的主要颜色并以渐变处理。通过将处理后的单色作为主册的分隔页,发挥记忆联想的效应——在视觉上陌生化展览场地的同时,又让读者产生一种源于展览实地的既视感。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主册分隔页
虽独立于主册,但两本附册皆大量采用单色处理图片的办法,颜色或基于展览主视觉海报的元素,或提取自现场照片,在视觉上与主册呼应,形成印象的环路。
△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附册内页
了解更多展览内容,请点击图片▽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
主办:再饷美术馆
出品:瑞思文化艺术中心
总策划:杨勇
项目统筹:张巧依、蒋国远、蔡晓雯
项目执行:上启艺术
画册工作团队
概念:上启艺术、一树 Arbre
设计:蔡丽娜、阮晨洁
编辑与校对:Meisi、麦文希、刘佳欣、高航
编辑:麦文希
设计:蔡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