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生活常识 健康知识,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最有效的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全球的研究发现,在影响个人健康与寿命的四大因素中,生物学遗传因素占15%,环境因素占17%,卫生服务占8%,生活方式与行为占60%。如果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80%的心脑血管病、80%的Ⅱ型糖尿病、55%的高血压和40%的恶性肿瘤。
人人健康,才能全民健康。这就是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原因。
一、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维护身心健康和社会文明,并形成生活习惯的行为方式。早在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就指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这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内涵。在现代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提倡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具备良好的健康素养,自主自律地塑造上述的健康行为。
二、公民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对减少疾病负担有何作用?
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最经济的健康策略。以英国2003年开展的减盐干预行动为例,当时项目总共投入1500万英镑,其带来的成效是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减少6000人生活常识 健康知识,年节省医疗费用15亿英镑。而世界银行2012年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流行报告指出,我国50%以上的慢性疾病负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行为风险进行预防。
三、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是什么状态,存在哪些问题?
应该说,总体水平还较低。很多公众维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不强,缺乏基本的养生保健常识,不知道如何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常见慢性病。据有关调查,我国仅11.2%的居民能够保持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很多居民有吸烟酗酒、经常熬夜、久坐不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营养失衡、药物依赖等不良生活习惯,成为诱发慢性病甚至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四、如何在社会上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多用公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让健康知识入脑入心。其次,要推广适宜的技术和方法,开发各类健康支持性工具,使广大群众日常的健康行为可操作、易感受,行为效果可感知、可量化。
五、国家在制定政策方面可以起到哪些支持引导作用?
近些年,国家通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培养了大批的健身指导员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在科学引导和带动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通过健康城市建设、健康细胞工程建设等载体,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群众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必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