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履带  减速机型号  带式称重给煤机  链式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金融博览》│2023年中国银行业展望: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01-13 17:40:4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97    评论:0    

党的二十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未来中国银行业要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既要善于抓住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战略机遇,又要坚持把着力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以增强金融服务供给、加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立足点,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模式。2023年将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尽管内外形势仍有不确定性,但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格局不变,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将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前景光明。中国银行业应把握战略机遇和发展窗口期,巩固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锻长板补短板,构筑更具发展韧劲、稳定性更好、经营能力更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银行业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与银行业

高质量发展的两层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独具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根本上要求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对此,应重点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决定了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应该看到,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国际银行业出现了过度金融化、脱实向虚、资金空转、监管套利等严重问题,拉丁美洲、东南亚及东欧等陆续出现不同程度的银行业危机,欧美国家也出现了银行机构破产倒闭潮。面对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未来中国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银行业发展模式,把发展重心放在服务国计民生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求银行业高质量发展。1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不仅经济总量规模持续增长,而且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明显加快,金融监管体系更加完善,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10年中国银行业持续稳健经营,具备了较强的规模体量效应,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过去10年间,银行贷款年均增速为13.1%,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同时信贷结构合理优化,制造业、普惠小微及绿色贷款三大领域占比逐渐提升。截至2022年6月末,制造业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占比分别为9.4%和10.6%,绿色贷款占绿色金融比重超过90%。同时,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国有四家银行入选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G-SIBs)名单,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有10家中国的银行机构。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蓝图,明确了发展方向,中国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但未来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

需要关注的三大议题

之所以高度重视和加快推进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既是为了构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银行发展体系,更好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也是为了加快补齐银行业发展短板、增强发展韧劲和稳定性的内在要求。因此,展望2023年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重点把握好三大议题:

其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与经济转型需求多元化。目前,中国银行业机构数量较大、体系较为健全、规模也较大。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显示,截至2021年末,国内共有460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业总资产344.7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158%。但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将产生更多的金融服务需求。银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供给,扩大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加快解决金融服务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从数量、速度转向质量、效益。

其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从追求数量型增长转型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更加强调银行业资产规模合理增长、金融资源优化合理配置,重点聚焦制造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面对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的产业结构及新的金融生态,同时国际形势发展急剧变化,更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金融稳定性,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更加立足实体经济发展。

其三,立足国内发展根基与稳步开拓国际市场。10年来,中国银行业加快融入全球化,海外投资布局加快,海外分支机构数量稳步增长,海外资产规模明显增加。截至2021年12月末,中国银行业在海外近7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截至2022年6月末,中国对外金融资产约9.16万亿美元,其中对外净资产为2.08万亿美元。未来推动高水平开放必然要求银行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既要立足国内发展,同时要争创更多世界一流银行,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企业“引进来”,增强国际金融竞争力。

实现银行业高质量

发展的四点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发展方向。对此,将银行业监管、经营和运行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局,巩固提升过去10年银行业改革发展成果,聚焦经营能力建设、防风险机制建设及实证研究,深化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建议从四个方面做好下一步工作:

第一,坚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一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着眼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服务国家战略、国家利益,强调银行业的政治站位。二是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金融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服务好国家民生建设工程、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推动金融服务的普惠化、大众化和均等化。三是把握好综合化和国际化两大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际化促进综合经营质效提升,维护保障国家海外经济利益。

第二,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供给,强化综合经营能力建设。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到,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绝不是简单地将资产规模做大,单纯地追求业绩数量增长,而是强调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最大化利用好金融资源,优化提升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强调正确的发展导向,既要重视组织体系建设,规范公司治理架构,准确定位银行、保险、证券投资、股权投资、投资银行、租赁等各类金融牌照的功能及作用,建立健全服务国家战略的长效机制,满足各类企业市场主体和居民部门金融服务需求,又要坚守稳健经营、合规经营的底线。

第三,强化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筑牢防范金融风险的屏障。一是加快推进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根据国内外实际情况变化及银行业自身发展,积极推进现行监管法律法规制度修订、补充和完善,为统筹发挥金融监管有效性和促进金融监管规范化提供保证。二是健全金融牌照监管机制,审慎管理各类金融牌照发放和业务许可,加强评级管理和压力测试,加大并表管理、风险管理、股权管理等综合治理,完善风险隔离机制,防范交叉业务风险、关联交易风险。

第四,聚焦银行业实证研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从国家金融治理和国家能力建设的视角出发,构建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体系,突出银行业研究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国际视野,拓宽银行业综合经营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二是结合定量与定性、实证与案例等不同方法路径,突出中国特色、中国模式,聚焦银行集团内外联动、内外经营及普惠金融、财富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子领域,提出更具针对性、可行性及前瞻性的对策研究。

展望2023年国内国际发展形势,既存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同时蕴藏更多发展机遇。随着中国防疫政策的调整优化,经济社会活力有望加快恢复,各项规划及改革举措将加快落地,必将为银行业发展创造更加积极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对此,坚定落实好二十大精神是银行业重中之重,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银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补齐金融业短板,加强公司治理建设,夯实发展根基,筑牢风险防范屏障,加大服务支持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科技自立自强、制造业升级、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1期

投稿邮箱

jrbl2011@163.com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