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履带  带式称重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长三角医疗器械资质数量分布及生产企业空间布局

   日期:2023-08-16 15:47:3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8    评论: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五大城市群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9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方案有利于充分释放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红利,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本文就长三角城市群一市三省医疗器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01

医疗器械企业生产及经营资质数量分布情况 

1.生产批件年度获批情况

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国家药监局共披露医疗器械生产资质批件6339个,共计6063家企业。其中可生产一类、二类及三类的企业分别为4143家、2461家及431家。2020年一类、二类、三类器械生产批件均出现大幅增加,分别同比增加76.2%、61.6%和77.8%。

图1  长三角区域医疗器械生产资质批件年度分布情况

2.生产批件月度获批情况

2023年1月至7月,国家药监局共披露医疗器械生产批件577个,共涉及558家企业,其中可生产一类、二类及三类器械的企业分别为224家、298家及49家。生产批件获批数量总体呈现每月递增趋势。

图2  2023年长三角区域医疗器械生产资质批件月度分布情况

3. 医疗器械经营批件月度获批情况

2023年1月至7月,国家药监局共披露了41112个医疗器械经营资质批件,共计32250家企业,其中可经营二类和三类器械的企业数量分别为25891家和15084家。经营资质获批数量除3月有明显增幅外,每月基本持平。

图3  2023年长三角区域医疗器械经营资质批件月度分布情况

02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空间分布情况

1.城市分布情况

从空间分布看,各省产业集中度较高,江苏省集中在苏州市,浙江省集中在杭州市,安徽省集中在合肥市,上海市集中在浦东新区。

图4  长三角医疗器械资质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2.园区分布情况

从园区分布看,以医疗器械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中,江苏省最多,安徽省最少,其中国家级园区中,江苏省拥有28个,上海市6个,浙江省4个,安徽省暂无。

图5 长三角地区以医疗器械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分布情况

江苏省以医疗器械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主要集中在苏州市,有33个,占全省园区数量的30%。此外,长三角区域仅有的两个国家级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均在苏州市,分别为2022年由工信部认定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苏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集群及2020年由科技部认定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苏州高新区医疗器械创新型产业集群。

图6 江苏省以医疗器械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分布情况

03

创新医疗器械区域发展情况

创新医疗器械指国内首创、产品性能或者安全性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根本性改进,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的产品。

1.城市分布情况

自2014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实行)》发布以来,全国共有205款创新医疗器械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其中长三角一市三省有81款,占比39.5%。从长三角省市表现看,上海市表现最为突出,共有37款产品,其次为苏州市和杭州市,集中度相比生产资质呈现进一步加强的特征。

截至2023年6月,广东省共有获批创新器械资格证34件,涉及企业26家,主要集中在深圳市和广州市,分别为17家和4家。

图7 长三角区域创新医疗器械城市分布情况

2.创新医疗器械类别分布情况

从创新医疗器械类别分布看,无源植入器械最多,如静脉支架系统、锆铌合金股骨头等,其次为医用成像器械和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

图8 长三角区域创新医疗器械类别分布

3.获批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发展情况

81款创新医疗器械上市批件分别由60家企业获得,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4家,专精特新企业13家,A股主板上市企业4家。优质企业培育潜力大。

图9 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企业发展情况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与转化联盟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与转化联盟”是由《药学进展》编委会协同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等权威国家级行业学协会、药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盟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欧生命科学联盟等人才组织等共同发起成立,南京生物医药产业链专班指导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赋能平台;联盟集聚“政产学研医金介”全产业链顶级专家,30个聚焦生物医药创新领域的分支机构,形成了由政府园区、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临床机构、金融资本、监管部门、行业媒体组成的创新生态圈。

▲关于联合成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与转化联盟”的决定

1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与转化联盟” 秘书处办公室

联盟前瞻思考、全局谋划,以提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协同解决产业链的“卡脖子”环节为目标,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整合科技与产业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创新型机构策源,海内外专家智库的作用,促进产业发展与成果转化,形成技术赋能、临床赋能、金融赋能、生态赋能的服务模式。联盟连续三年承接“南京国际新医药与生命健康创新投资峰会”,开展了三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风云榜”权威评价,涵盖12个赛道,20万人次参与,起到了“树立创新标杆,厚植创新土壤”的作用。联盟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超百场,推动了学术交流、技术突破、企业孵化、人才培育和产业升级。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与转化联盟”副会长单位

2022年在南京市政府支持下,联盟发起成立民办非企业实体“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转化中心”,旨在整合区域临床资源,创建面向长三角地区,辐射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临床研究示范基地。现已有14家国际领军跨国公司、超百家创新型企业入驻中心,50家临床试验头部机构担任中心理事单位,协力打造“医企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