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采购方式  甲带  滤芯  气动隔膜泵  减速机  减速机型号  履带  带式称重给煤机  无级变速机  链式给煤机 

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的价值意蕴

   日期:2023-08-31 14:35: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本站编辑    浏览:23    评论:0    


一、产业学院的内涵

政策层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明确其建设的目标是“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建设内容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开发校企合作课程等要素。该政策文件将产业学院定义为一种系统变革重塑、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

理论层面,1988年覃晓航在论文中提出了“产业学院”的概念,这是我国关于“产业学院”的最初表述。与此同时,产业学院的雏形也已逐步出现。产业学院在内涵上主要有校企联合体、二级学院、办学机构等阐释。徐秋儿指出,产业学院是由高职院校和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上形成的产学研一体化校企联合体。李宝银认为,产业学院是以行业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科技研发、文化传承等为共同目标指向而构建的融入行业、企业元素的二级学院或机构。朱为鸿等认为,产业学院是一种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宗旨的新型教育机构。沈希指出,现代产业学院的三个鲜明特征是人才培养理念更加注重质量和效果、办学主体关系更加突出企业的教育实体作用,以及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紧密、协同和灵活。李名梁等则认为现代产业学院是以政策为牵引,协同共享多种资源,形成服务于现代行业产业的创新型育人模式。

实践层面,产业学院可追溯到英国所倡导的产业大学。英国于20世纪末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将产业学院定位为一种远程学习组织,通过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产品和服务。其出发点是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2003年台湾工研院建立了首个产业教育学院。随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也先后主动对接支柱产业,开展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功能层面,国家在推动产业学院建设的同时,也在推动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模式与载体,如职业教育集团以及现场工程师学院等。多种模式与载体既存在联合多方资源、互通共享、协同育人的相似性,又在运作机制和主体功能上存在差异。其具体建设任务与建设目标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种模式与载体的功能相似性与差异性

二、现代产业学院的价值

1.有利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一是现代产业学院贴近区域产业、企业和市场的真实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规划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和规范。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增强了人才培养规格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二是产业学院提供真实工作场景与生产系统,让学生感受到产业集群良好的发展前景,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三是产业学院融合了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领域的知识类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建设产业学院,可实现四方获利:第一方是政府,以获得更多人才留在当地就业、助推本地实体经济发展为动力,为校企合作提供组织、制度和政策保障;第二方是行业协会,具备组织产教对接的主动性;第三方是企业,通过合作招聘到适用人才,支撑企业工艺革新和技术进步,激发了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第四方是职业院校,通过“引产入院”获得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增强了产教融合意愿。

3.有利于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只有基于产业链来规划发展职业教育,才能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一种模式和载体,可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实施涵盖人才培养的多元办学任务,以形成学校教育与当地产业资源的良性互动、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的交融格局。

(文章来源:《教育与职业》)

关注



  

转 发 是 一 种 美 德  




注意: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08326号-18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