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云集热议新能源关键矿产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9月20日-22日,由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主办、关键矿产责任倡议承办的“2023年可持续矿产供应链国际论坛”(SMISC Forum)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强采矿业治理,构建供应链伙伴,驱动新能源转型”,聚焦采矿业ESG和矿产供应链合规管理面临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共同探讨挑战和机遇,寻找解决方案。
本论坛四大亮点是:
唯一性:中国唯一专注采矿业ESG和矿产供应链合规管理的专业性、国际化论坛;
国际化:邀请了来自三十多个国家超过六十位重量级嘉宾担任发言嘉宾;
专业度:聚焦采矿业和矿产供应链管理中经常遇到的人权保护、劳工实践、职业健康安全、供应链管理、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等重大挑战展开研讨;
全产业链:论坛嘉宾和议题覆盖关键矿产的采矿、粗炼、精炼、加工、制造、终端和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
本届论坛得到了中英合作国际林业投资与贸易项目(InFIT)、中德可持续发展中心(CSD)、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国际劳工组织(ILO)、世界黄金协会(WGC)和中南大学等合作伙伴以及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论坛邀请到商务部、外交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非洲大湖区国际会议秘书处(ICGLR)、日内瓦安全治理中心(DCAF)、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英国驻华使馆、瑞典驻华使馆、德国驻华使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研究所(BGR)、刚果金矿业部、世界黄金协会(WG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南大学、武汉大学、负责任商业联盟(RBA)、国际锡业协会等众多全球矿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发展援助机构、标准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等的领导和专家与会,搭建起了专业、高端、权威的可持续发展对话平台。
论坛为期两天,覆盖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立法、政策和规则现状和趋势、采矿业的ESG风险与规范化治理、新能源矿产供应链的韧性与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采矿业与人权保护、在矿产供应链中推动体面劳动、采矿业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与低碳未来和负责任采购推动供应链治理水平提升等热点话题。论坛还分享了采矿业ESG和供应链尽责管理的前沿知识、工具和良好实践,矿产供应链各利益相关方坦诚交流、深入沟通,聚焦可持续发展议题,携手推动关键矿产供应链高质量发展。
论坛在主旨发言环节邀请了联合国秘书长大湖区特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大湖区国际会议等国际机构以及政府部门官员,分析研判国际规则趋势和各发达经济体关键矿产战略,聚焦全球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政策趋势、矿产供应链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非洲大湖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机制等重要议题。
在成果发布仪式环节,论坛展示了行业尽责管理成果,展现了行业组织、国际组织等近年来在标准开发和互认、企业能力建设、良好实践案例等进展。仪式上还揭晓了2016年中国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元年”以来,行业上下游企业在致力于应对供应链中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方面取得的成果。华友钴业总裁、关键矿产责任倡议联合发起人陈红良作为企业代表宣读了《关键矿产供应链高质量发展联合行动倡议》,向行业企业和各利益相关方发出了协调行动的倡议,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
“高端对话:采矿业ESG风险治理与本地化发展”,该环节邀请国内外领先矿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深入剖析源头矿山的ESG风险与挑战,分享了行业企业在尽责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理念,介绍采矿业规范化治理的工具与方法。华友钴业总裁陈红良、紫金矿业集团副总裁谢雄辉、天齐锂业高级副总裁熊万渝、艾芬豪矿业全球执行副总裁周超、英美资源集团可持续发展总监以及云南锡业董事张扬参与了该环节,共话采矿业ESG风险治理与本地化发展,探讨上下游合作治理新机制。
通过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圆桌论坛”,会议探讨如何构建新能源矿产供应链的韧性与伙伴关系。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德国联邦地球科学和自然资源研究所(BGR)等嘉宾参与了本环节,嘉宾的热情参与再次凸显了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需要上下游企业和各相关方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开展联合行动,采取系统性的方法识别、防范和减缓供应链直接或间接相关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通过本环节的讨论引发对什么是恰当的负责任采购的思考,促使各方反思不当的风险退出策略引发的负面影响。
9月22日,本届论坛还将组织四场主题研讨,共同探讨工商业与人权、关键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生物多样性、供应链有效合作等。
主题研讨一聚焦《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分享工商业与人权发展的最新国际动态,介绍中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展示业界实施人权尽责的实践,探讨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方法、工具和经验。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关键矿产责任倡议(RCI)、智利瓦尔帕莱索天主教大学、武汉大学、中兴通讯和挪威养老基金(KLP)等嘉宾深入探讨如何加强实践,提升采矿业的人权保护。
主题研讨二由国际劳工组织与关键矿产责任倡议(RCI)联合主办,围绕劳工关系进行讨论,帮助企业了解负责任劳动行为,并通过分享跨国公司在劳动关系领域的案例和中资企业在海外劳工关系方面的良好实践,探讨企业在劳动关系方面的主要挑战和需求。
主题研讨三分为矿业探索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实践与低碳转型的可行路径与自然解决方案两部分,分别由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联合主办,聚焦当前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的热点问题。
主题研讨四由中德可持续发展中心(CSD)、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联合主办,围绕2023年6月欧盟通过的《新电池法案》,探讨如何有效应对新规带来的影响,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开展有效合作,打造负责任的电池供应链。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能源转型成为了全球共识,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国对新能源关键矿产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采矿业和矿产供应链中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相关议题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推出或更新了关键矿产战略,还纷纷出台或酝酿出台包括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新电池法案“)、《关键矿产原材料法》、《可持续发展尽责管理指令》、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德国《供应链尽责管理义务法》等一系列供应链人权和环境尽责管理立法,强调能源的公平转型和绿色转型。
在此背景之下,采矿业和矿产供应链的ESG治理需要应对更多的难题,国际多边机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强化供应链尽责管理能力、提升透明度,识别、防范和降低可能带来的严重社会、环境和治理风险。中国作为全球关键矿产资源主要投资来源国、最大的进口加工国和初级产品出口国,在全球关键矿产价值链构建和治理中发挥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方认识到,构建上下游协作治理的合作伙伴关系,是预防和缓解供应链社会、环境、治理风险的关键所在。如何汇聚全球产业链不同环节、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凝聚共识、推动协调行动,这是第二届可持续矿产供应链国际论坛的初衷和目的,也将是未来新能源关键矿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挑战。
![](https://img.taotu.cn/ssd/ssd4/56/2023-09-21/56_fd4ee2cd1fa5a6987dfb7929757e69cd.gif)
号外!读数一帜视频号更新啦
???点击观看
![](https://img.taotu.cn/ssd/ssd4/56/2023-09-21/56_b945f6e99382711d8827db6ae8f915ec.png)
![](https://img.taotu.cn/ssd/ssd4/56/2023-09-21/56_b5f093b6b0badd0d81aafc11d474ab4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