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24日,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科学技术厅、量子科技产学研创新联盟、中电信量子集团主办的2023量子产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顺利召开。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科技行业盛会,量子产业大会以“协同创新 量点未来”为主题,展示最前沿的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成果的同时,邀请了来自量子信息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量子产业发展之路,促进量子产业协同创新与合作共赢,推进量子科技产业生态建设。
本文汇聚主论坛及战略分论坛各产学研专家观点,总结量子科技在我国科技创新、经济效益、产业赋能、国际竞争层面的重要意义,分析国家层面对量子产业的扶持政策与发展策略,提出我国量子产业发展趋势判断及相关思考。
量子产业大会重要观点解读
1. 量子科技的应用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领域
上海技术交易所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孙正心指出,目前美国正在制定“量子管制”措施用以遏制中国量子科技发展,拜登政府提出对于量子计算机的出口管制内容应涵盖量子计算机的潜在用途,而不是仅仅基于处理能力来限制该技术。
对于量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并不是成熟技术的成果转化,虽有失败的风险但也充满了原始创新的机会,吸引世界强国纷纷抢先进场,展开激烈角逐。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目前对量子技术的“卡脖子”方向已经从软硬件本身,逐步扩大到对产业潜在应用的管制。量子信息将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前沿领域,是强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2. 量子信息技术带来颠覆性变革,推动科技创新走上新台阶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王书华博士指出,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量子科技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
发展量子科技等创新技术,将有望让我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量子信息技术为解决传统经典技术发展问题提供新方案,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分别打破传统计算能力、通信安全、测量精度的瓶颈,推动“量子产业化”的同时,也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其他重要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产业量子化”。
3. 量子信息应用逐步拓展,驱动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张海懿指出,随着量子科技的不断突破,应用场景逐渐向纵深拓展,将成为驱动各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关键点,实现“产业量子化”。
从量子科技的各关键领域分别来看,量子计算可以大幅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效率,为各行各业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量子通信可以实现高度安全的信息传输,为国家安全、金融交易、个人隐私等领域提供保障;量子测量和传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物理量检测,为科学研究、工程建设、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服务。现阶段,量子信息主要应用领域为通信与信息传输、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教育、金融、能源电力、军工国防、生物医药。
量子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1. 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将引领发挥示范作用
鼓励央企、国企、大型民企积极评估本行业量子技术应用的潜在场景和发展前景,通过协同创新等方式,在量子科技领域基础研究与创新应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推进一系列合作,培训引进相关人才,组建应用探索团队;鼓励大型企业与研究机构组建联合创新中心,开展量子技术创新应用探索。
2.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量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欧美量子科技产业重心正在由大学、国家实验室向企业转移,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和技术覆盖面均高于我国,我国现阶段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融合相对有限,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程度不足,需将产学研三者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实现从知识到产品的转化,全面赋能量子产业上中下游同步发展。
针对量子隐形传态核心组件、量子计算机研制、量子芯片互联等量子科技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应积极推动量子产业发展和量子科技前沿技术研发,加快量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设立国家和地方两级量子产业供应链短板产学研攻关专项计划,引导高校院所的研发优势资源与企业市场主体的合作和融合,打造具备规模化推广效应的产学研合作的资源平台。
3. 进一步加强对量子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扶持
给予量子产业相关企业、人才、投资有关政策倾斜的同时,应进一步规划量子产业园区发展策略及扶持政策,整合国家实验室等战略资源及当地量子技术创新资源,以“集群效应”作为牵引,集聚量子产业与智能计算、生成式AI、6G等战略新兴技术产业,打造多元化创新产业集群,推动创新产业互融互通与应用落地。以合肥量子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作为标杆,未来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同步探索具备区域特色的量子产业园区创新集群,打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孵化加速、产业集聚”的量子产业发展路径。
总结语
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应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量子信息科技的研发和应用,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组建联合创新中心,共同开展量子技术创新应用场景探索。政府可加强对量子产业园区建设的扶持力度,打造多元化创新产业集群,推动量子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落地和发展。
本文作者
彭淇
一级分析师
暨南大学硕士,从事通信行业用户体验、产品管理、产业研究工作,近年来专注数字生活、5G、量子等领域。
崔立鹏
一级分析师
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近期主要从事大模型、量子相关产业等领域相关研究。
编辑制作
多媒体服务设计团队
制图:李银鑫 | 编辑:王凯雯
审校:董智明、刘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