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taotu.cn/ssd/ssd4/56/2023-11-09/56_cd03e4c315c01e82188f22b426eef8a2.png)
国际动荡局势对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王安建1,3,王春辉2,3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作者介绍:王安建,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经济地质、资源经济与资源战略研究。
当今,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资源供需与贸易格局,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面临着重大挑战。锂、钴、镍、稀土清洁能源资源供应链竞争日趋紧迫,重要矿产资源“国内供应严重不足、海外来源单一和输运通道受制于人”的三大短板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文中分析了全球主要能源资源供需新形势、新挑战和国内面临的多重考验,面对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新形势,中文提出了“夯实基础增强国内资源供应”和“推动境外资源来源多元化”的应对策略。研究成果为我国发展政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1.1 油气资源供需与贸易的“四圈两系”格局或将发生重大调整1.2 锂、钴、镍、稀土清洁能源资源供应链竞争将趋紧2.1 重要能源资源国内供应能力低,对外依存居高不下2.3 境外能源资源运输能力较低,输运通道安全缺乏保障3.1 夯实资源基础,有效增强国内能源资源供应弹性3.2 科学制定国家全球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推动境外资源来源多元化3.3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础,坚定不移推动全球能源资源治理体系建设摘要: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向现代化建设跨越的关键发展阶段,能源资源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当今世界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之大动荡。欧洲正在发生的政治、军事危机加速了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变革,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资源供需与贸易格局。现今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供需“四圈两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清洁能源矿产供应链竞争日趋紧迫。除煤炭和稀土等能源资源外,中国重要能源资源国内供应严重不足、海外来源单一和输运通道受制于人的三大安全短板一直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大国竞争背景下,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趋于更加复杂。文章就提高国内能源资源供应弹性、科学规划境外能源资源开发布局、积极推动能源资源全球治理,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能源资源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和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5.13亿吨,占全球进口量的31%,对外依存度72%;天然气进口量为1698亿立方米,占全球进口量的19%,对外依存度45%;新能源矿产锂、钴和镍的进口量(金属量)分别为6.29万吨、10.1万吨和134万吨,分别占全球总进口量的66%、81%和90%,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65%、85%和92%。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持我国庞大数量境外关键能源资源安全供给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和谐的贸易格局。当今世界正面临冷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之大动荡。欧洲正在发生的政治、军事危机加速了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变革,深刻影响着全球能源资源供需与贸易格局。近30年相对稳定的国际规则正在受到持续的侵蚀,金融、货币、能源、资源、科技甚至相关产品相继被政治化、武器化,以及受法律保护的国家和个人资产安全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阵营化、集团化和“去全球化”对现有全球治理体系有效和合理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国竞争背景下,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正在增加,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趋于更加复杂。有关中国能源资源安全问题,中国学者在资源、政治、经济、外交、环境、科技、气候变化以至于体制、制度和政策方面都做出了详尽的分析和解读,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意见建议。在新的全球治理体系建立之前,国际局势的大动荡难以避免,新形势下中国能源资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是中国学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入手,着重讨论了我国能源资源供应风险及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地球形成演化动力学过程造就了现今世界能源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了世界各国能源资源需求迥异,超越国家边界和意识形态的能源资源分布受地学规律支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应有尽有或完全满足需求,通过贸易互通有无是当今世界国际贸易的基础。讨论全球主要能源资源供应和贸易格局的均衡性、稳定性和有序性,对于探讨动荡国际环境下的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问题具有十分必要。1.1 油气资源供需与贸易的“四圈两系”格局或将发生重大调整石油和天然气作为相对优质、低碳的重要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比近60%,一直是各国能源安全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发现与开发,北美和拉丁美洲已经形成供需平衡和略有富余的态势,欧洲、亚太地区和中国油气供需缺口持续增长,中东地区、俄罗斯和非洲油气资源一直扮演供应者角色,并构成了全球油气资源“四圈两系”的贸易格局(图1)。
图1 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供需格局(2021年)“四圈”是指中东-亚太贸易圈(Ⅰ)、俄罗斯欧洲贸易圈(Ⅱ)、美洲贸易圈(Ⅲ)和非洲-南欧-南太贸易圈(Ⅳ)(图2);“两系”系指美洲贸易圈(Ⅲ)的油气供需一体化体系和其余3圈的油气供需分离体系。尽管各贸易圈之间有部分重叠,但是贸易数量较小。油气供应和需求市场相邻、输运设施完备、输运通道通畅和价格经济是“四圈两系”稳定贸易格局形成的基础。供需一体化的美洲贸易圈在现有油气供需体系中比较稳定,供需分离的其他3个贸易圈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显现出明显的脆弱性。
图2 全球石油(a)和天然气(b)贸易的“四圈两系”以俄罗斯-欧洲贸易圈为例,俄乌冲突以来,欧盟相继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限购、限价、限运,并寻求俄罗斯之外来自中东、美国和非洲的油气供应,已经开始改变现有全球能源资源供应和贸易格局;特别是经由波罗的海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遭到破坏,俄罗斯在亚洲寻找新的市场已成定局。如果冲突持续并且没有相互妥协的解决方案,全球油气贸易格局的改变将成为必然。1.2 锂、钴、镍、稀土清洁能源资源供应链竞争将趋紧世界银行将锂、钴、镍和稀土等17种矿产定义为清洁能源矿产。事实上,发达经济体在21世纪初开始就已经把该类资源列为关键矿产,并将其供应问题提升到关乎国家安全和全球新能源产业制高点争夺的战略高度。全球清洁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极不均衡。以锂、钴和镍为例,欧盟、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是全球重要消费国(地区),供应则主要来自俄罗斯、非洲和拉丁美洲,空间上供应和需求基本处于完全分离状态(图3)。
图3 全球锂、钴、镍供需格局(2021年)全球清洁能源资源贸易格局已经形成,但其稳定性和有序性仍面临严峻挑战。①全球锂资源贸易圈已经基本形成了亚洲-澳洲和欧洲-美洲2个主要贸易圈,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主要锂资源供应国分别与2个不同的贸易圈发生密切关系(图4a)。中国和澳大利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锂资源进口国和出口国。②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钴资源贸易体系,中国则与全球钴主要供应国刚果(金)形成了中国-刚果(金)贸易圈,中国对刚果(金)钴矿资源供应高度依赖。由于南非、刚果(布)、莫桑比克均有不同数量的钴矿产出,其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形成一个较小的贸易圈(图4b)。③全球镍矿资源供应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加拿大和俄罗斯。表面看来中国似乎具有全球最大、最完整的镍产业链,但其上游镍矿和镍铁供应高度依赖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凸显了其上游资源供应链高度集中的脆弱性(图5)。④中国是全球稀土重要供应国。近年来美国泛国家安全概念,持续推动新稀土项目开发,尽全力压缩中国稀土供应链、产业链发展空间。目前,中国稀土供应全球占比已经由2018年的90%,下降到2021年的60%。![](https://img.taotu.cn/ssd/ssd4/56/2023-11-09/56_231f04941b21234a17377d2bba17af8a.png)
![](https://img.taotu.cn/ssd/ssd4/56/2023-11-09/56_254ede3423a4076302477ee9555cb2b9.png)
图4 锂(a)和钴(b)资源全球贸易格局(2021年)
图5 全球主要镍产品全产业链贸易关系(2020年)
本文来源:覆盖区找矿,原文来源:王安建,王春辉.国际动荡局势对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1):72-80,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2110200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作者辛苦原创。
本平台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https://img.taotu.cn/ssd/ssd4/56/2023-11-09/56_c642f0d676d02072abfc28e28cd80e4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