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20年1月由陈池波等人发表在国内期刊农业工程学报上以及2023年2月由郝爱民等人发表在国内期刊农村经济上。
摘要:
由陈池波等人发表的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与省际比较分析: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产业兴旺、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产业延伸、功能拓展、业态丰富、利益联结、城乡融合等5个维度构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省际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表1)
表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评价指标构成及权重
陈池波等人借鉴韩磊等构建中国农村发展指数的赋权方法,以均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即同级指标具有相同权重。采用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CR)来比较各维度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作用发挥。采用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来观测各维度间离散度。结果显示:(1)2013至2018年间,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波动上升,由0.481增至0.516,且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特征,地理梯度特征明显。(2)各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优势维度和潜力维度均表现出较大差异,且5个维度中未见绝对优势维度,不同路径均能有效推动融合。(3)从各地区维度间贡献率发展来看,东、西部地带维度分散,中部地带维度收敛,差异化发展趋势已然呈现。陈池波等人建议进一步跟踪中国各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改进“三农”统计方式,实现部门数据对接和定期公开;结合该研究提出的评价体系找准比较优势,发展优势维度,培育潜力维度,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选准符合地方实际的融合路径。
由郝爱民等人发表的农村产业融合、数字金融与县域经济韧性:探讨县域经济韧性的内涵及其理论意蕴,构建适用于中国县域的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产业融合和数字金融的视角解释县域经济韧性的来源。郝爱民等人基于演化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重塑、产业创造、创新激励和人力资本扩散等四个层面,探讨农村产业融合赋能县域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并从产业资源配置的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适应能力、变革能力等四个维度构建县域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县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表2 县域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表3 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结果表明:
产业融合具有提升县域经济韧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为抵御冲击、分散风险的冲击抵抗能力提升,且表现为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和变革能力提升;研究还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深化产业融合的溢出效应,进而强化了产业融合对县域经济韧性的提升效能。为此,增强县域经济韧性的关键是顺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县域经济发展要盘活存量资源、补给流量资源,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在产业间、城乡间的配置。
创新点:
陈池波等人认为目前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的探讨,有关融合水平测度的研究为数不多且存在不足:
(1)从评价维度来看,过于聚焦经济和社会效应。
(2)从指标体系来看,由于数据采集的局限性,跨地区比较存在较大障碍。
(3)从赋权方法来看,所采用的专家打分法与熵值法均存在不足。
有鉴于此,陈池波等人构建一套现有统计条件下可测、跨区域可比的评价指标体系。
郝爱民等人研究尺度上选取县域。
“郡县治,天下安”。
相较大都市,县域经济在中国的渗透程度更深入。
发展格局下,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价值链重构等国际外部冲击,叠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国内供给冲击,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郝爱民等人将县域经济发展韧性与农村产业融合、数字金融联系起来。
县域经济产业布局、创业就业、生活消费、民生保障等短板弱项进一步凸显,如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韧性,以应对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冲击,是确保县域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其城乡融合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保障,这对中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双循环的启动以及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心得:
国内学者通过构建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TOPSIS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倾向得分匹配法、Logit模型、扎根理论、SRM-W分析模式对国家总体、行政区范围内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横向、纵向评价研究。陈池波等从产业延伸、技术渗透、功能拓展、组织创新4个方面重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现有统计条件下跨时空农村产业融合度水平比较提供新方案。然而如今很少有对县域尺度上农村产业融合评价及其延申的研究,因此,亟需结合国内学者相关研究文献和研究方法,在全面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基础上,构建一套县域尺度上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原文信息:[1]陈池波,李硕,田云.中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与省际比较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21,37(02):326-334.[2]郝爱民,谭家银,王桂虎.农村产业融合、数字金融与县域经济韧性[J].农村经济,2023,(02):85-94.
DOI:[1] 10.11975/j.issn.1002-6819.2021.2.038
声明:本推送内容为课题组对论文的理解,因水平有限,难免出现错讹。敬请各位专家、同学批评指正。
来源:土地系统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