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核心观点:
1、海外成本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国内豆粕基差已经大幅下跌,预计国内豆粕基差已经见底,进一步下跌空间较小。
2、美国单产虽小幅上调,但整体美国供需平衡表维持偏紧,预计美豆下跌空间有限
3、国内豆粕交易的核心仍然在于巴西天气,如若天气持续恶化,投机资金将会卷土重来。
内弱外强,国内豆粕压力何时缓解?
本周国内豆粕基差仍然疲软,以周度来看,天津地区基差下跌50元/吨,日朝地区下跌达到80元/吨,大连地区下跌90元/吨,华东基差下跌60元/吨,华南地区跌幅略低,仅下跌20元/吨,不过,广西基差不再继续下行,周度上涨10元/吨。从全国市场来看,华南市场率先企稳,且南粕北运的空间在缩窄,我们倾向于国内豆粕基差的下跌周期已经濒临尾声,基差可能已经企稳见底。
美国农业部小幅上调大豆单产,虽然仅上调2500万蒲产量,但其他未进行调整,导致结转库存增加,这与此前市场预估产量进一步下调不一致,最终导致美豆收跌。在现货疲软的情况下,供需报告的小利空,吓退了国内期货市场的投机多头资金。周四报告后,国内豆粕期价大幅下跌,全日下跌超过90元/吨。
客观看待美国的供需平衡表,虽小幅上调单产,仅从美国供需来看,我们认为当前的供需格局仍然偏紧。从压榨的角度来看,在当前豆粕高价,且生柴对豆油的需求能持续的情况下,国内压榨目标完成的难度并不大。
核心仍然在于出口,目前出口较慢,但存改善可能,核心在于巴西北部的天气可能会导致明年2-3月可供出口不足,且阿根廷本就无大量可供出口量,最终美豆的出口目标有可能达成。如此来看,美国大豆价格并不具备大幅下跌的空间。
从长期的展望来看,业界仍然认为新的南美产季阿根廷和巴西的总计产量将增加3000万吨,而世界需求乐观预估增加2000万吨,如此来看,大豆的供应确实会走向宽松,但目前的宽松预期依赖于巴西产量不遭受较大的损失。
目前南美的产量不确定是客观事实,天气仍然是主要的主导,这就意味着大豆价格不可能在当下崩溃,真正的下跌可能需要等待天气的大幅改善,或者更晚直至巴西和阿根廷产量明确。
且我们需要重视的一点在于,阿根廷产量回归并不意味着其会成为价格下跌的主要驱动,由于去年的大减产,阿根廷库存已经降至低点,其首要目标是补充国内库存,如果价格过低,他们并不会积极向国际市场抛售大豆。
驱动远期市场价格的核心仍然在于巴西供应,而我们从近期的巴西南美大豆销售报价来看,巴西的大豆贴水已经明显拒绝继续走低,且巴西国内机构看涨大豆贴水。本周巴西明年五月船期港口大豆报价贴水大幅上涨25美分/蒲。
且从国际豆粕价格上看,在CBOT豆粕上涨之后,港口豆粕贴水仍然持稳,这表明国际市场的豆粕需求仍然稳定。
在上周的周报中,我们认为观察国际蛋白强势与否的另一指标在于欧洲菜粕,本周欧洲菜粕价格继续上涨,德国港口报价318美元/吨,较上周的305美元/吨上涨13美元/吨。且从黑海地区至中国的葵粕报价来看,均有所企稳,并未进一步下行。
如前文所述,如若国内豆粕基差已经见底,市场的交易核心仍然在于期货盘面,主导的仍然是巴西的天气。如若巴西天气持续得不到改善,投机资金很可能会卷土重来。
附图:巴西天气预报
(GFS模型显示,未来一周巴西北部降水仍然偏少)
(欧洲模型显示,未来一周巴西降水有所改善)
(GFS模型显示,未来一周巴西气温明显偏高)
(GFS模型显示,第二周巴西气温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温区间)
关于我们:
AgRadar Consulting (天津诚瑞有道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北京、在伦敦设有办公室的专业农产品咨询公司,主要业务领域覆盖国际大宗粮食采购、国际国内农产品咨询、企业经营风险管理咨询等。
中国粮食进口市场是一个规模庞大、需求稳定的长期繁荣市场,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中国年进口大豆规模超过9000万吨、油脂超1000万吨、玉米2000-3000万吨、小麦、大麦超2000万吨。AgRadar致力于帮助中国粮食上下游产业链掌握全球粮食市场动态、降低采购成本、对冲市场风险。
AgRadar利用全球化的产区资源,致力于将具有性价比的全球粮食资源进口至中国,满足生产商、贸易商的需求。
免责声明:《AgRadar全球大豆观察》坚持独立、审慎原则,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使用者不能依靠本报告取代独立判断。对使用者依据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AgRadar全球大豆观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