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走进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检测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的是一番忙碌的场景:1号2号新能源实验室、整车实验室3个单体地上部分正在紧张有序施工,年底将完成基建工程,明年上半年完成设备安装并建成启用……这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21年8月,莱芜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是山东省入选的4个产业集群之一,莱芜高新区用改革创新的力量让这个“头号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
02
注重顶层设计,绘就产业发展“ 好蓝图 ”
莱芜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先后被认定为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绿色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工业互联网园区”。站在新时代发展新起点的莱芜高新区,抢抓济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历史机遇,紧扣“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省会城市副中心”发展定位,擘画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蓝图,出台了《莱芜高新区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三年建设发展方案》,提出以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为动力,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创新高地为总目标,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工控装备、重大成套设备三大细分领域,以全产业链思维谋划产业发展,构建从上游关键基础零部件到中下游整机制造及售后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
除了出台产业发展方案,莱芜高新区还成立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工作小组,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具体负责协调各方统筹规划、部署相关产业促进措施,举办各类论坛、峰会、研讨会,集聚八方资源,共商产业发展良策,擘画产业蓝图。今年3月22日,由莱芜高新区管委会协办的第三届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4月24日至25日,莱芜高新区支持1家科技公司承办了全国“2023灌区和农村供水数字化建设高峰论坛”;5月31日,举办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金融助企”政策宣讲会暨政银企担座谈会;9月8日,与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共同举办了高端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莱芜创新服务中心授牌仪式……
03
精准扩容增量,引进产业发展“源头水”
莱芜高新区打破平推平拥的产业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发展路径,创新确立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思路,从产业现状、优势分析、招商方向、目标企业、重点招引项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分析,形成了产业链“招商图谱”,全力突破一批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推进产业全链条、联动式发展。此外,莱芜高新区还实行招商引资“揭榜挂帅”比拼机制,定期晾晒招商实绩,在全区形成了“抓项目、兴产业、比贡献、立新功”的浓厚氛围。
一个龙头带火一个产业。总投资1535亿元的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目前已有18个配套项目签约入园,其中4个项目入选省市重点项目,目前有5个整机整车项目已建成投产,未来整个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将形成“汽车零部件+整车+物流”的全产业链条、年产值3000亿元规模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了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这个“龙头老大”,中关村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全部建成,总投资216亿元的38个已签约落地项目正蹄疾步稳推进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璀璨群星”。
04
精助推提档升级,增强产业发展“ 含金量 ”
企业是产业的支柱,企业强则产业强。莱芜高新区改变“多而全”的传统做法,实施“强企赋能”工程,瞄准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精准聚焦,通过“三个一批”的办法,助力企业转型提升、迭代升级,打造“硬核”企业,挺起了产业发展的脊梁。
系统化培育一批。建立智能制造装备潜力地标企业培育库,每年滚动筛选10家企业重点扶持,着力培育若干自主创新能力强、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前景好的标杆企业。1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8家企业获评省级瞪羚企业;13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这些企业撑起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四梁八柱”。
智能化改造一批。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向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动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建设,深入推进“机器换人”,促进产品、企业、产业全面升级。截至目前,已有17家企业获批济南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3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认证。
品牌化提升一批。培育了一批新品、名品、精品、优品,企业的品类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9家企业获评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2家公司的产品被认定为山东知名品牌;1家科技公司荣获“2022年度中国储能行业十佳配套供应商奖”。
05
实施创新驱动,强化产业发展“ 硬支撑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莱芜高新区积极推动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依靠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园区为目标,针对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并筹建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大力支持企业围绕智能制造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展活力更加充盈澎湃。
创新平台日益健全。围绕完善创业孵化体系,在济南药谷设立了总面积4130平方米的离岸孵化器,让创新团队“拎包入住”,形成了“济南研发+莱芜制造”“济南孵化+莱芜转化”等联动发展模式,目前该孵化器已全部饱和。此外,依托总面积5万平方米的高创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累计孵化各类企业230余家。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以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单位为动力,积极开展企业创新综合评价,参与企业达到600家以上;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现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96个,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38家;推动成立的四方联动市域产教联合体,成为全市4个、全省26个首批入选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单位之一。
八方英才纷至沓来。制定完善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若干措施等政策,建设启用了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莱芜高新区成功获评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培育国外科学院院士6人,现拥有市级以上人才40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51人。
发展无穷期,改革无止境。站在新起点上的莱芜高新区,将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坚定的信心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向高而攀、向新而行。
来源于学习时报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高新区供稿)

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平台所用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点

分享、在看与点赞
收藏、关注最新资讯别错过~
